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2)
2023(14427)
2022(12519)
2021(11677)
2020(9977)
2019(22006)
2018(21622)
2017(41521)
2016(22591)
2015(25235)
2014(24775)
2013(24774)
2012(22516)
2011(20297)
2010(20065)
2009(18121)
2008(17663)
2007(15285)
2006(13234)
2005(11333)
作者
(67688)
(56366)
(55939)
(53029)
(35537)
(27173)
(25170)
(22331)
(21454)
(19898)
(19011)
(18928)
(17840)
(17676)
(17354)
(17150)
(17136)
(16824)
(16112)
(15844)
(14346)
(13619)
(13442)
(12804)
(12645)
(12483)
(12425)
(12293)
(11307)
(11296)
学科
(87635)
经济(87526)
管理(67982)
(63845)
(52980)
企业(52980)
方法(42950)
数学(37502)
数学方法(37161)
(23602)
(23453)
中国(22889)
(20469)
业经(19642)
地方(17580)
(16956)
贸易(16942)
(16400)
农业(15986)
(15783)
技术(15219)
环境(14468)
(14439)
财务(14377)
财务管理(14354)
理论(13992)
(13681)
企业财务(13627)
(13415)
(12662)
机构
大学(321582)
学院(318125)
管理(128681)
(123628)
经济(120964)
理学(113358)
理学院(112046)
管理学(109998)
管理学院(109461)
研究(105392)
中国(76549)
科学(69413)
(67896)
(59302)
(55713)
业大(54115)
(53469)
研究所(49432)
中心(47708)
农业(47024)
财经(45106)
(45028)
北京(42145)
(41299)
(40783)
师范(40271)
(38409)
(36567)
经济学(36535)
商学(34039)
基金
项目(230085)
科学(180129)
基金(168125)
研究(160726)
(149536)
国家(148299)
科学基金(126701)
社会(101834)
社会科(96489)
社会科学(96464)
基金项目(90657)
(89973)
自然(85623)
自然科(83673)
自然科学(83648)
自然科学基金(82183)
(76235)
教育(73300)
资助(68271)
编号(63709)
重点(51494)
(49890)
成果(49583)
(48342)
(48077)
创新(45028)
科研(44712)
计划(43636)
课题(43409)
教育部(42325)
期刊
(127611)
经济(127611)
研究(88680)
中国(59997)
学报(59818)
(52249)
科学(51566)
管理(45183)
大学(44195)
学学(41864)
(41137)
农业(36118)
教育(32108)
技术(24811)
(23766)
金融(23766)
业经(21776)
财经(21347)
经济研究(21046)
(18894)
(18232)
科技(17534)
图书(16884)
问题(16540)
业大(16272)
(16051)
理论(15296)
技术经济(14796)
商业(14730)
资源(14418)
共检索到449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海云   焦学赛  
工作场所运动旨在提升员工健康水平,这类“积极休息”行为将不仅产生健康效应,还将促进工作场所的社会有效性,提升员工关系绩效。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文从员工生理与心理角度探讨工作场所运动对员工关系绩效的影响及共情的中介作用,从外部情境视角分析了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6家企业的343名办公室员工与32名直接主管调查所得的有效配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作场所运动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关系绩效;共情在工作场所运动与员工关系绩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不仅调节了工作场所运动与关系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而且调节了工作场所运动与共情之间的关系以及共情的中介效应。因此,管理者应当思考如何搭建、设计、优化与创新健康管理体系及框架,员工应当积极参加工作场所运动,通过增进身体、情感和认知资源提升关系绩效,最终提升工作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燕  陈维政  
本文从员工健康管理的视角探讨了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控制,分析员工健康管理对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影响,并对企业实施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和配套措施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以期为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薇  
本文建立在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及扩大和建立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的基础上,从员工情绪的视角,探讨了变革型领导促进工作场所中员工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两个研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一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变量进行测量,采用92名企业员工的时间间隔数据;研究二扩大了样本来源,采用356名来自不同企业员工的截面数据。研究结果得出: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高激发积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场所员工学习;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变革型领导与高激发积极情绪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高激发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员工情绪智力对高激发积极情绪与员工学习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高激发积极情绪对员工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丽  鲍红娟  杨春江  毛承成  刘伟姣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了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和员工离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310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新生代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所感知到的乐趣程度越高,他们想要离开组织的意愿越低;同时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提高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场所乐趣,有利于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嵌入程度,进而降低员工离职意愿。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付景涛  王一鸣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工作场所欺凌影响员工绩效规避目标导向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2个机构的340名员工进行了三阶段纵向研究,发现工作场所欺凌对绩效规避目标导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内部地位感知在工作场所欺凌与绩效规避目标导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不仅负向调节工作场所欺凌与内部地位感知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工作场所欺凌通过内部地位感知影响绩效规避目标导向的间接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宇寰  张明玉  李爽  蓝媛媛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本文以自我损耗为中介变量,以人际敏感特质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以中国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306名员工及其直属领导为研究对象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下,工作场所无礼行为负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2)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自我损耗的直接关系;(3)人际敏感特质正向调节工作场所无礼行为与员工建言行为的间接关系。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扩展无礼行为和建言行为的研究视野,同时对于促进企业领导者减少组织中无礼行为的发生、提升员工建言的积极性、提高决策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晨慧  马志强  朱永跃  
厘清如何在企业工作场所数字化进程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引入员工职业敏捷性、组织创新文化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工作场所数字化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三阶段跟踪调查收集473份有效样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数字化通过激发员工职业敏捷性,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组织创新文化正向调节员工职业敏捷性与创新行为间正相关关系,并且正向调节职业敏捷性在工作场所数字化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唐汉瑛  龙立荣  
员工建言虽然有益于组织发展,但是对员工个人却并不总是有利,建言行为对员工自身发展的影响取决于管理者对建言的态度和回应。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并且更多研究探讨忽视和负面评价等消极领导因素在员工建言积极效应实现中的阻碍作用,而较少探讨谦卑领导这样一种积极领导因素对员工建言积极效应发挥的促进作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群体卷入模型的视角,探讨管理者的谦卑领导行为在员工建言与工作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并检验组织自尊在其间发挥的中介作用。收集湖北省和江苏省多家企业的367对有效的上-下级配对数据,采用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谦卑领导在员工建言和工作绩效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作为建言对象的管理者谦卑领导水平越高,员工建言对工作绩效的积极影响越强;②谦卑领导在员工建言与组织自尊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管理者的谦卑领导水平越高,员工建言对组织自尊的积极影响也越强;③组织自尊在谦卑领导与员工建言交互影响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即员工建言既可能出于对组织利益和发展的关心,也可能出于对自身群体身份和地位信息的寻求,而具有谦卑领导特征的管理者更可能对员工建言持开放态度并给予积极回应,有助于向建言者传递组织对其努力和价值的尊重、重视和认可等有关群体身份和地位的重要信息,增强建言者的组织自尊,进而激发其后续努力工作的动机并做出良好绩效。此即"谏者有为"效应实现机制的一种解释。探讨谦卑领导在员工建言与工作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既是对近年来研究者呼吁探讨领导反馈在员工建言效应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已有研究的有益拓展。研究结果可以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启示,提醒管理者应重视建言行为在员工激励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鼓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建言,还要对员工建言进行积极倾听和回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伶  连智华  聂婷  
本文基于社会角色理论,以工作—家庭促进为切入点,探索了社会支持对员工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并且揭示了人格特质通过工作—家庭促进机制的中介发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1795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自我效能通过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分别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同时,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而外倾性人格仅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至于通过工作—家庭促进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关系的积极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伶  连智华  聂婷  
本文基于社会角色理论,以工作—家庭促进为切入点,探索了社会支持对员工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并且揭示了人格特质通过工作—家庭促进机制的中介发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1795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自我效能通过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分别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同时,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而外倾性人格仅通过家庭—工作促进的中介对家庭支持与工作绩效之间产生调节效应,至于通过工作—家庭促进对上司支持、同事支持与家庭绩效之间关系的积极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  侯琳钰  
本文以20家企业的467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和Bootstrap方法验证了个人-组织契合和心理契约破裂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敬业度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员工敬业度;个人-组织契合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契约破裂在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即与高心理契约破裂水平相比,低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境下个人-组织契合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个人-组织契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的强弱受到心理契约破裂水平高低的影响,即与高心理契约破裂相比,低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境下个人-组织契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作用更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  侯琳钰  
本文以20家企业的467名员工为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和Bootstrap方法验证了个人-组织契合和心理契约破裂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员工敬业度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员工敬业度;个人-组织契合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契约破裂在个人-组织契合与员工敬业度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即与高心理契约破裂水平相比,低心理契约破裂的情境下个人-组织契合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个人-组织契合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的强弱受到心理契约破裂水平高低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龙  余彬彬  郭名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以来自12家企业的330名员工为调查样本,探讨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情景下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成就动机越强,组织自尊对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反向刺激效应就越强,同时组织自尊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也越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林小燕   侯楠   纪昱光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健康促进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个体能量的中介作用及特质感恩的调节效应。以63个团队348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两时点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促进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能量在健康促进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员工特质感恩不仅正向调节健康促进型领导与个体能量之间的正向关系,还进一步调节健康促进型领导通过个体能量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滨  周伟  庄璇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犯罪率大幅上升的今天,如何对人们心理健康实施科学、合理化地干预,是保证人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从而为促进国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推动力的重要途径。运动作为一个心理健康干预项目,不仅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塑造美丽体态,更重要的是,能潜在引导人们形成积极乐观、阳光活泼的心理认知与思想。特别是从方法视阈来看,运动对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杨颖编著的《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由健康层面出发,详述了体育运动在强化人们心理健康状态中所起到的良好影响与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相互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对人们研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有宝贵理论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