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0)
2023(6016)
2022(4859)
2021(4562)
2020(3768)
2019(8641)
2018(8198)
2017(15248)
2016(8068)
2015(9173)
2014(9112)
2013(8624)
2012(8180)
2011(7507)
2010(7838)
2009(7577)
2008(7761)
2007(6946)
2006(6205)
2005(6099)
作者
(23345)
(19514)
(19028)
(18481)
(12455)
(9069)
(8809)
(7334)
(7329)
(6928)
(6698)
(6553)
(6297)
(6290)
(6120)
(5886)
(5630)
(5567)
(5540)
(5477)
(4873)
(4713)
(4679)
(4567)
(4339)
(4332)
(4174)
(4168)
(3966)
(3755)
学科
(34119)
经济(34034)
管理(25741)
(23023)
(20583)
企业(20583)
方法(14012)
数学(10808)
数学方法(10671)
中国(10060)
(9698)
(9195)
(8929)
(8336)
业经(7906)
理论(7850)
(6605)
银行(6601)
(6594)
金融(6594)
(6357)
(6068)
教育(5814)
(5655)
(5495)
贸易(5486)
(5338)
(5336)
财务(5327)
财务管理(5314)
机构
大学(124223)
学院(119623)
(49818)
经济(48772)
管理(44532)
研究(40937)
理学(38095)
理学院(37621)
管理学(36957)
管理学院(36715)
中国(31466)
(26750)
(26558)
科学(22987)
财经(20366)
(19848)
中心(18755)
(18533)
(18143)
研究所(17740)
(17504)
师范(17379)
北京(17254)
经济学(16659)
(16235)
财经大学(15209)
业大(15176)
(14813)
经济学院(14774)
(14399)
基金
项目(76723)
科学(61093)
研究(57682)
基金(57205)
(50652)
国家(49744)
科学基金(42212)
社会(38842)
社会科(36518)
社会科学(36508)
基金项目(29340)
(27744)
教育(27151)
自然(25587)
自然科(24962)
自然科学(24953)
自然科学基金(24551)
(24103)
资助(23237)
编号(22655)
成果(19980)
(17985)
重点(17428)
国家社会(16762)
教育部(15983)
(15952)
课题(15841)
(15690)
(15312)
人文(15303)
期刊
(59121)
经济(59121)
研究(39932)
中国(27599)
(21619)
学报(19286)
管理(18249)
科学(17253)
教育(16628)
大学(15453)
(14865)
学学(14027)
财经(11396)
(11356)
金融(11356)
(9874)
农业(9756)
经济研究(9750)
技术(8860)
业经(8332)
图书(7580)
问题(7531)
(6209)
世界(6033)
(5874)
理论(5711)
书馆(5654)
图书馆(5654)
统计(5613)
(5546)
共检索到19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庆娟  张金成  
作为文化的内核,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着个体员工重要的态度和行为。本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和界定了"工作场所儒家传统价值观"(CTVW)的内涵与维度,并通过三项实证研究对CTV W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一的测量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以关系和谐为核心的儒家关系导向,其下包括尊从权威、接受权威、宽忍利他和面子原则四个维度,CTV W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建构效度。研究二的效用分析表明,CTV W能够较好地预测员工的公平敏感性与组织公民行为,CTV W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研究三的差异分析表明,具有不同社会历练的员工具有不同的儒家传统价值观,CTV W量表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晓薇  
生产偏差是反生产行为的一个重要类别。本文分析了儒家价值观对生产偏差的预测效应,及工作满意度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通过对362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等统计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生产偏差可分为工作破坏、消极怠工、退缩行为三个因子,儒家价值观对生产偏差的三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工作满意度在儒家价值观与消极怠工、退缩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在儒家价值观与工作破坏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轩  
儒商,是在实际商业活动中践行儒家价值观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们秉承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努力实践着"义"与"利"的均衡。工具理性的泛滥造成西方经济组织和个人对于成本与收益之间过于线性化的要求,而金融风暴无疑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理论假设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剧再现。全球经济不能再单独依赖于这种片面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道德的价值观系统,具有东方思想文化底蕴的儒商理念,亟待重视和发扬。文章通过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将"义以生利"作为研究儒商的切入点,尝试用现代计量方法来验证儒商精神(义)与企业绩效(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是否真的能够"经世致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食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迈克尔·罗宾逊  李怀印  
自1900年以来,韩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经历了根本性的改变。尽管如此,当代韩国问题的观察家在解释其政治模式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组织的特殊性时,一直强调儒家传统的重要性。韩国人对待政治和社会权威、人际关系、社会流动以及教育的态度,都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儒家作为一个政治的、社会的和准宗教思想的实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聂婷  张伶  连智华  
文章在对中国内地及澳门地区505名在职员工及124名主管的配对调查基础上,验证员工个体的工作预期对其工作适配度、职业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调节效应。通过统计分析,文章发现:工作预期能够调节工作适配度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工作预期越高,工作适配度越会加强员工的职业价值观;工作预期也能够调节工作适配度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工作预期越高,员工越容易展现出组织公民行为。同时,文章也部分验证了工作预期在工作适配度、职业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调节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丽娟  丁蕾  夏茵  
儒家价值观影响中国人的面子消费观。根据儒家经典学说,本文界定儒家价值观为"仁、礼、义、信、忠、孝、中庸",将面子消费观从"个人"、"家庭"、"朋友圈"、"职场"四维度区分,探讨儒家价值观对面子消费观的影响和"中庸"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儒家价值观的部分因子会影响面子消费观,"中庸"对其有调节作用。研究补充了相关理论,对企业把握消费者的面子心理、满足顾客的象征型消费需求有实际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李万利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三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刘曼  
文章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儒家传统对企业雇佣策略和员工权益保障的影响。从2012年全国第十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儒家文化中"君子以义为利""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等思想显著影响了企业雇佣策略,提升了员工权益保障质量。具体来讲,企业所在地区儒家文化强度越大,其员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和社会保险购买率越高,员工培训投资力度越大,且更有可能设立工会。进一步检验表明,儒家文化改善员工雇佣保障的积极效果在"弱司法保护"地区表现更突出。这意味着儒家文化和司法保护两种不同力量在加强员工权益保护中有一定替代性功能。文章还发现,全球化竞争削弱了儒家文化对员工雇佣保障的积极作用。文章不仅从传统文化角度拓展了对新兴市场国家"弱制度"情境下员工权益保护影响因素的理解,也从微观企业层面深化了对儒家文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认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国营  王思远  田袁果  
居高不下的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关系到中共建党第二个百年远期目标的实现。传统文化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价值和功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文章以2012—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即地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改善其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显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改善税收结构及促进创新等渠道影响收入差距。同时,儒家文化对收入差距的改善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及受其他文化冲击较小的地区更为明显,地域上则呈现北方地区更明显的特征。文章从宏观层面揭示了儒家文化改善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为共同富裕建设中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赵阳  
将核心价值观践行与政治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连为一体,并为政治行为提供一整套价值原则和规范,是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的主旨。其倡导为政以德,彰显政治价值准则;主张以民为本,凸显政治价值取向;推崇廉洁奉公,树立政治价值规范。这其中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展现了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魅力,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丽娟  高玉平  
本研究探讨儒家价值观对终端市场"买卖"双方关系的影响并建立概念模型。六个重要的儒家价值观是"仁、义、礼、忠、孝、信",这六个儒家价值观和"中庸"思想一起影响着"买卖"双方建立商业关系。由于买卖双方利益角度差异,指导交易的核心儒家价值观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消费者更多认为"仁"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观,而零售商方则认为"信"是交易中传统的价值观,各儒家价值观影响"买卖关系"的逻辑也会有差异,我们将在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建立顾客关系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满福  
儒家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内核和灵魂。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形塑力,由此也成为了新时期发展职业教育的不容忽视的文化基质。对儒家为主的价值观进行辩证的分析和省思是新时期职业教育价值观建设绕不开的时代课题。继往以开来,要在接续传统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激扬职业教育发展文化新动力的同时,培育和构建起以"立德、立人、立诚、立技、立言"等"五立"为纲的新时代职业教育价值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娟  李宝库  张小强  
在我国农村地区,儒家价值观作为一种内隐性因素影响着农民的购物行为。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价值观、购买动机进行因子分析,探究儒家价值观、购买动机、农民彩电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验证V-M-BBI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模型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于企业进行农村市场细分和品牌价值观的传递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