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8)
- 2023(3539)
- 2022(2940)
- 2021(2734)
- 2020(2137)
- 2019(4820)
- 2018(4474)
- 2017(8592)
- 2016(4556)
- 2015(4847)
- 2014(4552)
- 2013(4585)
- 2012(4194)
- 2011(3914)
- 2010(3848)
- 2009(3399)
- 2008(3267)
- 2007(2831)
- 2006(2515)
- 2005(2343)
- 学科
- 济(19871)
- 经济(19841)
- 管理(15972)
- 业(14432)
- 企(10660)
- 企业(10660)
- 方法(10434)
- 数学(9232)
- 数学方法(9173)
- 农(5941)
- 财(5236)
- 中国(5082)
- 业经(4643)
- 农业(4230)
- 制(3487)
- 环境(3455)
- 学(3446)
- 贸(3395)
- 贸易(3388)
- 人事(3328)
- 人事管理(3328)
- 划(3294)
- 易(3292)
- 技术(3186)
- 理论(3057)
- 地方(2876)
- 务(2869)
- 财务(2866)
- 财务管理(2863)
- 银(2860)
- 机构
- 大学(65549)
- 学院(64265)
- 济(30687)
- 经济(30217)
- 管理(28027)
- 理学(25113)
- 理学院(24848)
- 管理学(24498)
- 管理学院(24390)
- 研究(19914)
- 中国(15637)
- 财(13702)
- 京(13017)
- 财经(11242)
- 农(11026)
- 科学(10922)
- 经(10433)
- 经济学(10166)
- 中心(9827)
- 江(9557)
- 业大(9500)
- 经济学院(9327)
- 所(9116)
- 财经大学(8607)
- 农业(8572)
- 研究所(8328)
- 经济管理(8245)
- 商学(8012)
- 商学院(7938)
- 范(7880)
- 基金
- 项目(47246)
- 科学(39386)
- 基金(37616)
- 研究(33804)
- 家(33162)
- 国家(32913)
- 科学基金(29438)
- 社会(24695)
- 社会科(23582)
- 社会科学(23580)
- 基金项目(20004)
- 自然(18829)
- 自然科(18519)
- 自然科学(18517)
- 自然科学基金(18247)
- 省(16783)
- 教育(15733)
- 资助(14765)
- 划(14405)
- 编号(12637)
- 国家社会(11393)
- 部(11349)
- 教育部(10228)
- 重点(10227)
- 创(10092)
- 人文(10070)
- 发(9565)
- 制(9542)
- 创新(9418)
- 大学(9071)
共检索到94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倪丹 张梦怡 郑晓明
众多企业已引入正念训练以期提升员工效能,但近来研究发现,正念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消极影响。本文基于特质激活理论,旨在探讨工作场所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的双重效应。通过对一家高新技术企业862名员工进行多时点的问卷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场所正念通过同情他人减少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并通过自我宽恕增加了员工的人际反生产行为;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调节了工作场所正念与同情他人、自我宽恕的关系以及上述中介效应;感知到的团队合作性越高,正念对同情他人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强,而正念对自我宽恕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越弱。本文揭示了正念对人际反生产行为存在双刃剑效应,研究结果启示企业应辩证地看待正念及其人际效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穆鑫岩 毛日佑 王婕
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所的应用不断加深,其逐渐演变为员工工作的协作者,人工智能的使用对员工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仍需深入探索。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分别从“温度”和“效率”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团队建设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使用人工智能开展工作的全职员工开展三阶段的问卷调研,通过对收回的360份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职场孤独感没有显著的影响;(2)当团队建设较强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的正向影响较强,而当团队建设较弱时,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心理可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3)团队建设越弱,人工智能使用通过职场孤独感对员工社交性网络闲逛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4)团队建设越强,人工智能使用通过心理可得性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的间接效应越强。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人工智能使用对员工影响的理解,为组织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的同时,规避其潜在的消极影响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雨峰 张世伟 潘楚林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构建年龄多元化对企业绩效双刃剑效应分析框架,以我国186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组织中员工的年龄多元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年龄多元化对代际接触质量和企业绩效具有"U"型影响,代际接触质量在年龄多元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多元化友好型HR政策和年龄包容型HR政策正向调节了年龄多元化对代际接触质量的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作对非工作的边界跨越行为,可能引发的个体反应并不确定。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本研究检验了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双刃剑模型,包括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和削弱路径。基于449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一方面可能通过激发员工的被信任感而实现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引发员工的角色超载导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下降。另外,员工的工作身份可能强化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经由被信任感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而缓冲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借由角色超载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削弱路径,即工作身份越强,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被信任感而促进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而工作身份越弱,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角色超载而导致工作幸福感的降低。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影响效应,同时也对企业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管理实践有所启迪。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作对非工作的边界跨越行为,可能引发的个体反应并不确定。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本研究检验了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双刃剑模型,包括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和削弱路径。基于449份员工调查问卷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一方面可能通过激发员工的被信任感而实现员工工作幸福感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引发员工的角色超载导致员工工作幸福感的下降。另外,员工的工作身份可能强化来自领导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经由被信任感影响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路径,而缓冲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借由角色超载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削弱路径,即工作身份越强,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被信任感而促进工作幸福感的提升,而工作身份越弱,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越能通过提高角色超载而导致工作幸福感的降低。本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的影响效应,同时也对企业的非工作时间工作电子通讯管理实践有所启迪。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丰义
投机是把双刃剑唐丰义前些日子,听到一则“新闻”:某公司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暴利行业的转移”问题。研究认为,从炒股、搞房地产、炒期货到炒债券,大凡弄潮儿莫不狠发一笔。下一轮暴利行业该是什么?作为企业,“逐利”在情理之中。就该公司而言(不管传闻真假),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华亮 郑莹 张庆垒
研究基于整体公平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探讨关系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整体公平感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北京等12个城市22家企业的274名员工为样本,通过结构方程建模选择最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关系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关系行为对整体公平感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整体公平感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整体公平感在关系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关系行为不仅直接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效应,而且还会通过整体公平感的中介作用间接的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负向效应,关系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双刃剑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亿馨 苏勇
责任型领导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51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入手,经由下属责任意识和下属依赖两个中介变量所代表的不同路径,从正反两方面探究责任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检验核心自我评价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责任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双刃剑影响效应,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双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莉 罗瑾琏 张芹
组织创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员工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离不开员工对职业意义与信念的体会。然而,职业召唤在刺激员工创新行为过程中具有两面性。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角色理论,探索了职业召唤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剑效应。本研究以中国创新型企业236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路径分析和Bootstrap检验结果表明:职业召唤既可以通过工作繁荣推动创新行为,又可能通过工作负荷阻碍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是上述双刃剑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当内部人身份感知高时,职业召唤对工作繁荣发挥促进作用,工作繁荣在职业召唤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强。当内部人身份感知低时,职业召唤对工作负荷发挥抑制作用,工作负荷在职业召唤与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弱。本研究为企业如何指导员工职业信念与价值管理及有效创新管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攸立 李游
在我国组织中,上下级关系对其组织成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辱虐管理这种领导行为的频繁出现会对上下级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面对辱虐管理时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这对组织中的成员来说是一个难题,同时也需要研究者从理论层面来探究应对方式。根据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从下属视角出发,构建以工作退缩行为为抑制机制和以关系经营为促进机制的双重中介模型,并引入自我效能感这一调节变量,检验了辱虐管理对上下级关系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辱虐管理一方面会导致员工工作退缩行为,进而恶化上下级关系;一方面也可能引起员工的关系经营,进而促进上下级关系;自我效能感对辱虐管理与工作退缩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辱虐管理与关系经营之间的关系,即对于高自我效能的员工,其更可能用关系经营的方式来应对辱虐管理,从而改善上下级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辉 肖宇婷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解释水平理论,构建了以角色模糊和工作自主性为中介变量,上级响应性为调节变量的远程工作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运用SPSS 23.0和MPLUS 7.0软件对254份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角色模糊在远程工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负向中介作用,工作自主性在远程工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并且工作自主性比角色模糊的中介作用更大;②上级响应性负向调节远程工作与角色模糊的关系,同时正向调节远程工作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③上级响应性负向调节角色模糊在远程工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正向调节工作自主性在远程工作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且上级响应性对工作自主性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更强。研究结果丰富了远程工作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同时对企业有效实施远程工作安排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牛莉霞 乔亚凡 夏文德
工作繁荣是近年来备受商界与学界重视的研究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不同压力类型与工作繁荣之间存在关联,而对压力下工作繁荣的个体差异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提出了绩效压力对工作繁荣的双刃剑效应,并强调了组织支持感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了经验取样法,对82名新生代员工连续5个工作日的410份有效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绩效压力能诱发员工情感反刍进而降低工作繁荣,也能激发员工问题解决沉思进而提升工作繁荣,组织支持感可以削弱情感反刍对工作繁荣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问题解决沉思对工作繁荣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光
科技是重塑金融业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快速兴起,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层出不穷,对金融业的巨大影响不可逆转。与以往不同,本轮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对金融机构转型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监管带来了重大影响和挑战。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科技使得金融参与机构更加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红丹 郭利敏 罗瑾琏
基于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CAPS理论),本研究对双元领导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认知和情感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探讨。采用Bootstrap法,对278份员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双元领导一方面通过提升员工认知紧张水平,降低员工任务绩效;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员工工作活力,导致员工任务绩效的增加。进一步地,双元领导通过认知紧张和工作活力两条路径对员工任务绩效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正。此外,中国人传统性不仅显著调节双元领导与工作活力之间的关系,还显著调节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工作活力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间接作用,即中国人传统性水平越低,员工工作活力在双元领导与员工任务绩效间的间接作用越强,反之越弱。然而,中国人传统性对双元领导与认知紧张之间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本研究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拓展了双元领导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研究,并为企业管理者有效运用双元领导风格提供实践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