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60)
- 2023(8285)
- 2022(6973)
- 2021(6847)
- 2020(5491)
- 2019(12711)
- 2018(12594)
- 2017(23762)
- 2016(12695)
- 2015(14074)
- 2014(13633)
- 2013(12920)
- 2012(11502)
- 2011(9935)
- 2010(9472)
- 2009(8027)
- 2008(7177)
- 2007(5614)
- 2006(4390)
- 2005(3530)
- 学科
- 济(44954)
- 经济(44907)
- 管理(35399)
- 业(31572)
- 企(26749)
- 企业(26749)
- 方法(25345)
- 数学(22833)
- 数学方法(22450)
- 财(12423)
- 中国(11928)
- 农(11618)
- 业经(9625)
- 理论(9315)
- 务(7980)
- 财务(7949)
- 财务管理(7933)
- 农业(7773)
- 教学(7770)
- 技术(7708)
- 地方(7636)
- 企业财务(7529)
- 贸(7409)
- 贸易(7398)
- 学(7336)
- 制(7306)
- 易(7224)
- 和(7111)
- 教育(6820)
- 环境(6760)
- 机构
- 大学(155704)
- 学院(154413)
- 管理(64673)
- 济(62027)
- 经济(60842)
- 理学(57197)
- 理学院(56593)
- 管理学(55499)
- 管理学院(55197)
- 研究(43917)
- 中国(33208)
- 京(30625)
- 财(28232)
- 科学(25063)
- 中心(23157)
- 财经(23080)
- 江(22238)
- 范(21813)
- 师范(21611)
- 经(21359)
- 业大(21051)
- 经济学(19571)
- 农(19268)
- 所(18321)
- 北京(18260)
- 经济学院(17861)
- 师范大学(17712)
- 财经大学(17673)
- 州(17421)
- 技术(17289)
- 基金
- 项目(115714)
- 科学(93496)
- 研究(88334)
- 基金(85489)
- 家(73040)
- 国家(72415)
- 科学基金(64691)
- 社会(56974)
- 社会科(54063)
- 社会科学(54052)
- 基金项目(45652)
- 省(44985)
- 教育(44033)
- 自然(41281)
- 自然科(40394)
- 自然科学(40386)
- 自然科学基金(39658)
- 划(38145)
- 编号(36163)
- 资助(33623)
- 成果(27718)
- 部(26804)
- 重点(26058)
- 创(25467)
- 课题(24485)
- 教育部(24158)
- 国家社会(24141)
- 发(24115)
- 创新(23663)
- 人文(23394)
共检索到216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茂荣 黄健
在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工作场所学习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研究领域。然而,如何界定工作场所学习是该领域的根本问题。受个体认知学习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少人将工作场所学习理解为"非正式学习"、"与工作相关及为了工作的学习"或"发生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而忽视了它"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学习和依靠实践学习"的本质特征。根据"基于实践的取向"的思想,工作场所学习可以被重新界定为发生在"工作实践场"中的学习,它重在发展参与工作实践所必需的胜任能力,并且参与实践本身是创造、获取、转化和重构"实践中的知识"以及维持实践、变革实践的方式。对这一概念的反思、追问与再构,有助于对工作场所学习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涛
工作场所学习核心概念的准确界定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并正确的指导实践领域的工作。应该在整个社会经济变革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工作场所内涵的变化,在动态中对其进行理解,把握工作场所的时代特点。对于工作场所学习这一概念的研究,目前成果较为丰富,很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却也都有不足之处。只有在正确理解工作场所学习各种要素、概念之后,才能对这一概念有深刻的把握,并能够清晰廓清工作场所学习作为一项研究领域的基本边界。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基本概念 解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薇、杨现民等人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梳理了工作场所学习内涵的演化与转变,阐释了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并构建了基于学习元平台的虚实结合工作场所学习环境,最后通过实证案例研究验证了学习效果。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和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到注重个体之间的交互,再到强调组织中的学习过程,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书涵
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研究领域,工作场所学习日益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工作场所学习:有效实践的策略》系统探讨了工作场所学习概念、工作场所学习策略、工作场所学习课程模式和工作场所学习的管理,有利于成人教育和学习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拓宽了成人学习理论的研究范畴和学术成果。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终身学习 研究领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云绍辉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个人、团队、组织在解决问题和改善绩效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工作场所学习的特征体现为非正式性、经验性、合作性、环境制约性,工作场所学习的形式最早被划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但目前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有两种不同的视角,即关注沟通与信息技术层面的促进因素与关注工作场所学习的原始驱动力。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体现为有助于提升工作满意度,并对生产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特征 形式 影响因素 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Ronald L.Jacobs 李宇晴
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工作场所学习。关于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学习,一直以来形成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提出了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性框架,框架包括三个互相作用的变量:学习的场所、在发展和传授学习经验时所制定的计划的程度和学习过程中培训者、推动者和其他人的角色。本文还讨论了这一框架对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理论建设和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概念框架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浩 王柏权 魏志慧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场所自然成为学习的重要空间。一般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时间比学校学习的时间还要漫长,因此,对工作场所学习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个体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生涯的发展;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场所学习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和实现其持续性发展;当社会的经济和结构处于转型阶段,工作场所学习更成为促进个体和组织适应环境变化和主动创新的重要措施。借在美国学习的机会,笔者访谈了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著名学者雅各布斯(Ronald L.Jacobs)博士,他在访谈中论述了多个与人力资源开发专业相关的问题,并认为工作场所学习与绩效咨询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实践领域,他整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潮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多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白滨
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范畴,在成人教育、企业培训、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都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研究者对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的认识千差万别,不利于在同一话语体系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本研究吸收了不同领域学者的观点,试图从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理论的视角建立一个工作场所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工作场所学习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实践认识论 学习理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敏 崔铭香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持续学习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艺萌
工作场所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革新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Illeris的"工作生活中的学习"整体模型,结合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构建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场所学习模型,解析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四个关键要素,重点关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即实践、交流、规划与反思的融合过程,以期为学校有效支持教师的工作场所学习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胡国庆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终身学习、泛在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绩效提升、人才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研究主要围绕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学习策略、类型划分、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回顾、梳理、整合我国工作场所学习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学习研究 本土化 研究视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志伟 杨月圆 李婷
我国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结构大变革的新时期,大批新生代农民工由农村流入城镇。为更好地实现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场所学习提出了强烈诉求。本文拟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场所学习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流动中工作场所学习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场所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瑾劼
在信息技术普及化、全球化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人类已逐渐远离机器的轰鸣声,昂首步入以"知识型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在此背景下,"工作活动"方式、意义及价值的实质性变革不断地重构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的关系。以"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为代表,凸显后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反传统、反制度化、重过程、重情境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职业教育结构和职业学习范式发起了有力的冲击。试图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透过工作场所学习梳理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间关系的演进历程,从而揭示当下职业教育回归工作世界的历史诉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世界 工作场所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丽 桑宁霞
工作场所学习有效默会的过程中,潜藏着三组关系,即师傅与学习、师傅与徒弟、徒弟与学习,在这三组关系中,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相互对立且相互建构的关系。协调及超越实现对立双方的创造性生成,抓住主要矛盾,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努力达成思想的共识、优势的整合与力量的汇聚,生成的动态形式即超越。传承及创新实现对立双方的文化性生成,工作场所学习的有效默会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要使工作场所学习的文化功能和对个体生命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使师徒双方放手于实践中的砺炼,让师徒在学习的传承与创新中成长与发展。觉知及顿悟实现对
关键词:
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学习 师徒制 有效默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