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80)
- 2023(16725)
- 2022(14309)
- 2021(13385)
- 2020(11352)
- 2019(25604)
- 2018(25388)
- 2017(48221)
- 2016(26687)
- 2015(30101)
- 2014(29813)
- 2013(29307)
- 2012(26961)
- 2011(24097)
- 2010(23967)
- 2009(21880)
- 2008(21530)
- 2007(18925)
- 2006(16593)
- 2005(14456)
- 学科
- 济(100301)
- 经济(100169)
- 管理(80540)
- 业(75008)
- 企(62765)
- 企业(62765)
- 方法(49159)
- 数学(42516)
- 数学方法(42055)
- 财(30584)
- 农(27399)
- 中国(26652)
- 学(24615)
- 业经(22842)
- 务(19661)
- 制(19623)
- 财务(19579)
- 财务管理(19541)
- 地方(19377)
- 理论(18470)
- 农业(18450)
- 企业财务(18414)
- 贸(18400)
- 贸易(18387)
- 易(17793)
- 技术(17219)
- 和(16233)
- 环境(15534)
- 银(15502)
- 银行(15431)
- 机构
- 大学(377888)
- 学院(374341)
- 管理(147773)
- 济(142135)
- 经济(138934)
- 理学(128548)
- 理学院(127067)
- 管理学(124683)
- 管理学院(124026)
- 研究(123753)
- 中国(91270)
- 京(80613)
- 科学(80430)
- 农(69131)
- 财(68577)
- 所(63041)
- 业大(61876)
- 研究所(57671)
- 中心(56879)
- 江(55453)
- 农业(54626)
- 财经(54622)
- 北京(50415)
- 经(49785)
- 范(48790)
- 师范(48148)
- 院(44904)
- 州(44730)
- 经济学(42097)
- 技术(41345)
- 基金
- 项目(262853)
- 科学(205011)
- 基金(190242)
- 研究(186369)
- 家(168751)
- 国家(167356)
- 科学基金(142555)
- 社会(115884)
- 社会科(109684)
- 社会科学(109655)
- 省(103154)
- 基金项目(101426)
- 自然(95804)
- 自然科(93610)
- 自然科学(93582)
- 自然科学基金(91935)
- 划(87581)
- 教育(86464)
- 资助(78271)
- 编号(75625)
- 成果(61120)
- 重点(58863)
- 部(57201)
- 创(54751)
- 发(54421)
- 课题(52176)
- 创新(51033)
- 科研(50969)
- 计划(49264)
- 大学(48735)
- 期刊
- 济(150111)
- 经济(150111)
- 研究(106844)
- 中国(74384)
- 学报(70059)
- 农(61188)
- 科学(58471)
- 财(53298)
- 管理(52153)
- 大学(51362)
- 学学(48248)
- 教育(44291)
- 农业(41620)
- 技术(31552)
- 融(29800)
- 金融(29800)
- 财经(26487)
- 业经(25118)
- 经济研究(24474)
- 图书(22832)
- 经(22482)
- 业(21741)
- 问题(19423)
- 科技(19405)
- 版(19259)
- 理论(18378)
- 业大(18286)
- 技术经济(17497)
- 实践(16935)
- 践(16935)
共检索到545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密 于玲玲 王德凯
基于成本与收益理论,整合信息源质量与信息源可获取性,引入个体差异变量——学习导向与吸收能力,提出一个统一模型,探讨在工作任务情境下信息源偏好的形成机制。360份问卷分析显示,信息源质量、信息源可获取性分别对信息源偏好有显著促进、抑制作用;学习导向与吸收能力对这两种作用的联合调节效应显著;吸收能力调节信息源质量、信息源可获取性与信息源偏好的关系有赖于学习导向;学习导向低、吸收能力高的员工,对信息源质量与信息源可获取性的态度发生转变,最小努力原则发挥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张树满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陕西省112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吸收能力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政策支持加强了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正向作用,而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产学研协同管理实践、国家产学研创新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金丽
由于吸收能力递增成本的存在,应从新视角来研究吸收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基于知识成本,而不是基于知识积累。以往基于知识积累的线性关系忽视了这种可能性:获取新知识产生的相关成本,在达到某一点之后,增加的速度可能会比其收益增加的速度更快,而且还存在相关知识同化和转换成本逐步上升的可能。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倒U形的曲线关系(非线性关系),即当吸收能力达到倒U形的顶点后,随着吸收能力的继续增强,企业绩效开始下降,最高企业绩效发生在中等水平的吸收能力。
关键词:
吸收能力 创业导向 企业绩效 曲线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缪沁男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外部创新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探讨了吸收能力在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山东、贵州和江苏三地188个企业为调查对象,检验了相关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均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仅在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中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上述三种关系中可以联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光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吸收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来自228个样本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对流程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与开发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被知识产权风险所调节。这一结论既深化了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又为企业提升流程创新绩效、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吸收能力 流程创新绩效 知识产权风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颜丽君 曹树金
本文引入Howard博士的五大个性因素分析工具(简化的MBTI个性分析体系)描述用户个性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选择五类信息源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利用t检验,发现“目标性”、“敏感度”等个性因素对用户的信息源选择偏好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信息源选择偏好 用户研究 用户个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崔日晓 王娟茹 张渝
尽管组织间学习已经获得较多关注,但鲜有研究探讨它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从组织间关系和双元性理论视角,提出了组织间的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究了两种组织间学习方式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并检验了绿色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基于20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纵向利用式学习和横向探索式学习都能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相比横向探索式学习,纵向利用式学习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作用更强。绿色吸收能力在横向探索式学习与绿色创新之间也起调节作用,但它并不调节纵向利用式学习与绿色创新的关系。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组织间学习方法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丰富并拓展了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张磊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位置体现了节点对资源和知识的占有和控制,探讨企业能否通过与高网络位置企业结盟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计算机产业企业2013—2017年间合作数据构建了该行业247×247企业网络,探讨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异位联盟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吸收能力对异位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组织学习方式越趋向于探索式,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揭示了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永清 张庆普
将知识吸收能力分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知识利用能力和知识清除能力5个维度,构建了企业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模糊一致偏好关系的评价方法,借助该方法对吸收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进行权重的排序评价,研究结果对提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吸收能力 模糊一致偏好关系 评价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向丽 胡珑瑛
基于R&D外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1年27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了R&D外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吸收能力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外包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吸收能力在R&D外包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且吸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R&D外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量大小。
关键词:
R&D外包 企业经营绩效 吸收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欢欢 杜跃平
基于动态能力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以27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探讨吸收能力对内部创业的影响及组织文化平衡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对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且实际吸收能力在潜在吸收能力与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文化平衡对实际吸收能力与探索性创业、利用性创业的直接效应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明智 张正堂 王泓晓
基于行为决策视角,通过真实任务实验方法,研究心理行为特征对个体绩效薪酬选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控倾向越强,选择个体绩效薪酬的概率越低;风险厌恶越强,选择个体绩效薪酬的概率也越低。能力水平对外控倾向与个体绩效薪酬选择的关系以及风险厌恶与个体绩效薪酬选择的关系均具有增强型调节作用。
关键词:
外控倾向 风险厌恶 绩效薪酬选择 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章小童 李月琳 辛然 柯佳秀
[目的 /意义]探究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规律,可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洞见,也是对用户健康心理、健康行为与决策等问题的关切,可促进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优化设计,进而帮助用户高效获取健康信息、解决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方法 /过程]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和模拟仿真工作任务情境,招募64名参与者参与实验,通过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法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了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特征。[结果 /结论 ]在线问答社区、在线健康社区、社交媒体、百科类、专业数据库等排名前5的信息源构成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平台应成为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聚焦对象;由任务复杂度、任务产出类型、健康话题等分面属性组合而成的任务类型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的偏好有显著影响,即用户在进行不同类型健康任务的信息搜索时,对不同信息源的偏好不同;基于多元属性任务类型与信息源类型的对应关系,构建面向智能化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设计的任务类型—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丁慧平 侯文华 董坤祥
本文应用知识基础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了电商企业服务外包对其知识吸收能力和绩效的影响。通过天猫平台上电商企业服务外包项目的调研发现:随着服务外包程度的增加,电商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运营绩效降低;而其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会调节上述影响机制,即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越高,外包程度对知识吸收能力和绩效的负向影响越小。此外,电商运营经验的调节作用大于电商运营能力的调节作用,即电商企业的运营经验要比运营能力更重要。本文结论可为传统企业转型为电商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网络权力的中介作用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克服社会资本对营销渠道的消极作用:控制机制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组织任务环境的调节效应
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的调节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内外投入的互补与替代效应研究——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研发团队知识共享、知识重用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吸收能力的倒U型调节作用
数字服务贸易与流通企业创新——兼论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跨国并购中资源互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技术转移、组织间冲突与突变式创新绩效:实际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