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9)
2023(3412)
2022(2838)
2021(2882)
2020(2301)
2019(5380)
2018(5102)
2017(9276)
2016(5432)
2015(6152)
2014(6025)
2013(5980)
2012(5911)
2011(5241)
2010(5501)
2009(5179)
2008(5313)
2007(5029)
2006(4685)
2005(4316)
作者
(15693)
(13160)
(12908)
(12587)
(8255)
(6288)
(5894)
(5110)
(4920)
(4789)
(4504)
(4496)
(4203)
(4138)
(4087)
(3997)
(3912)
(3856)
(3768)
(3732)
(3241)
(3240)
(3239)
(3032)
(2951)
(2894)
(2866)
(2808)
(2636)
(2616)
学科
(20486)
经济(20435)
(14464)
管理(14076)
(9337)
(9234)
企业(9234)
方法(8667)
中国(8281)
数学(7236)
数学方法(7066)
农业(6697)
(5467)
劳动(5450)
(4921)
(4889)
(4528)
理论(4103)
业经(4064)
教育(4002)
(3980)
贸易(3969)
(3880)
(3378)
银行(3368)
(3313)
金融(3313)
(3251)
(3239)
地方(3173)
机构
大学(77426)
学院(75536)
(29580)
经济(28838)
研究(26869)
管理(25917)
理学(21836)
中国(21709)
理学院(21528)
管理学(20882)
管理学院(20756)
(17122)
科学(16539)
(14365)
(14195)
(14047)
中心(12952)
研究所(12635)
(12628)
(11628)
师范(11501)
北京(11072)
业大(10987)
农业(10929)
财经(10924)
(10038)
(9972)
(9512)
经济学(9441)
(9289)
基金
项目(45972)
科学(35851)
研究(33858)
基金(33247)
(28839)
国家(28516)
科学基金(24112)
社会(21810)
社会科(20445)
社会科学(20440)
(17110)
基金项目(16893)
教育(16525)
自然(14819)
(14693)
自然科(14519)
自然科学(14517)
资助(14319)
自然科学基金(14249)
编号(14129)
成果(12943)
(10323)
重点(10134)
课题(9807)
(9156)
国家社会(9114)
教育部(9015)
大学(8974)
(8946)
(8568)
期刊
(37261)
经济(37261)
研究(23859)
中国(23070)
(14415)
学报(13818)
教育(12982)
科学(12025)
(11153)
大学(11052)
管理(10757)
学学(9980)
农业(9747)
(7686)
金融(7686)
技术(6769)
财经(5956)
图书(5776)
业经(5278)
经济研究(5264)
(5250)
(5050)
世界(4705)
(4674)
问题(4614)
统计(4312)
书馆(4252)
图书馆(4252)
理论(4113)
(4053)
共检索到13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曹前满  
劳动与休闲原本是生活的一体两面。由于社会分工及劳动与技能的剥离,劳动生产分工演变的结果,并受制度安排与文化价值导向的影响和制约。在生活质量追求层面,人们分异与通融。在价值创造层面,劳动技能的演进造成人与机器的竞争与对立。机器对劳动的替动与休闲的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徐巧玲  
休闲消费规模扩张不仅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实现;更关系到城乡居民能否平等获取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鉴于以往研究对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注较少,文章着重考察就业质量对休闲消费及其差距的影响,主要基于CFPS2018数据,分别采用模型回归、Oaxaca-blinder分解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检验了就业质量与城乡休闲消费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1)就业质量正向影响休闲消费,且对家庭旅游消费的边际影响远大于文化消费,对农村劳动者休闲消费的边际影响大于城市劳动者;(2)随着休闲消费水平的提升,就业质量对农村劳动力的休闲消费影响逐渐增大,而对城市劳动者的影响则逐渐降低;(3)就业质量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工作满意度、促进主观地位认同和增加消费信贷促进休闲消费;(4)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和分位数分解方法的回归结果表明就业质量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缩小城乡劳动者休闲消费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劳动力就业质量差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霜叶  柯政  
自建国到90年代后期,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简称减负)一直是重要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民生问题的关注点。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减负更成为家长与社会媒体长盛不衰的教育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政策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虽然民间与学界讨论很多,但是学界与大众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理解与有效解决方式未能达成一个清晰完整的共识。因此本文引入米尔斯的"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的讨论,从"真实世界"的政策理解进路国际上已有近三十多年历史的"家庭作业"研究出发,从时间、负担与投入呈现不同群体所感知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象,最后提出将课业负担转化为学习工作量与学习投入的教育观念,从而推动对减负的系统学术研究与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汉超  刘慈音  
文章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休闲理论,从数理层面构建了科学劳动休闲观模型。该模型表明,休闲消费会产出收入效应,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与休闲消费时间具有相互替代的经济学特性。理解马克思休闲观及其科学化休闲模型,应改变工作优先的被动休闲消费观,创造理性的"休闲消费示范",适度引导休闲经济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人文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若建  
割裂的劳动力市场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研究李若建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里,珠江三角洲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核心区与外围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红升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是要回到群体的共同劳动和共同体验之中,它要求德育在理念上从道德刻印转向道德生成,在实践上重视将劳动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把劳动作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这是因为劳动是道德生成的逻辑起点,劳动具有凝结群体成员道德体验和实现道德创造的功能。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实现,就是树立正确的劳动德育观,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和德育责任主体均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志远  
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保险工作面临的七个方面的"两难"矛盾和问题,认为这些矛盾与问题已严重困扰着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要求与实际工作脱节,制度和办法不完善,工作潜力挖掘不够,以及内部管理不力。社会保险工作要摆脱这些矛盾与问题的困扰,需要从改善外部环境和挖掘内部潜力两个方面入手。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应以《劳动法》为契机,逐步强化法律手段,从根本上清除地方政府和部门随意或变相挪用基金的无序行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林  
当前,信贷资产质量低,资产周转缓慢,贷款收息率低,经营效益差是专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既有直接原因,又有间接原因。直接原因表现在:1.不能正确处理专业银行国家所有和商业化经营的关系。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导致了专业银行信贷投向上的不准确,贷款不能按期收回,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和财产的损失。比如:过去一味强调中行对外贸企业作用,甚至一度地对外贸贷款率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要求对外贸贷款必须达致80%或90%以上,结果,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使基层行的外贸贷款大部分变成呆滞。2.不能正确处理增量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本文基于668份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全模型方法,对以组织公正与心理困扰为中介变量的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机制的整合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公正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是通过心理困扰实现的;心理困扰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影响中有中介作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是通过组织公正对心理困扰影响路径实现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劳动与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尽管劳动与工作之间存在不可否认的相似性,但相较而言,劳动强调体力的付出,工作则侧重脑力的创造。近代以来,由于劳动遮蔽了工作,工作等同于劳动,在理论和实践中劳动、工作与教育的关系被异化。在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不可避免地伤害了教育的自主性和超越性。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为工作而受教育则危及了人进行自我完善和充实的可能性。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劳动与工作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劳动为教育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工作则为教育提供了实现伟大梦想的舞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窦学诚  郭蕊莲  
所谓社会地理系统,指的是由共同生活在地球表面有界领域空间的人民组成的社会地理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体系通常表现为“主权国家”的独立形态。我们认为从这种途径入手认识人类社会,客观上更接近对研究对象的存在与关系形态的真实反映。中共十四大之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相向交流渠道亦将全面打通,多层次全方位改革开放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胜华  刘嘉龙  
本文根据休闲产业的概况、休闲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作用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区位条件、休闲资源、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杭州是世界上最适合休闲的城市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