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4)
- 2023(9348)
- 2022(7835)
- 2021(7317)
- 2020(6013)
- 2019(13203)
- 2018(12656)
- 2017(22981)
- 2016(13085)
- 2015(14495)
- 2014(14024)
- 2013(13167)
- 2012(12325)
- 2011(11017)
- 2010(10965)
- 2009(9482)
- 2008(9143)
- 2007(8130)
- 2006(7257)
- 2005(6131)
- 学科
- 济(45552)
- 经济(45380)
- 管理(32588)
- 业(32406)
- 企(25687)
- 企业(25687)
- 方法(19563)
- 中国(17956)
- 农(16070)
- 数学(15764)
- 数学方法(15618)
- 财(11998)
- 业经(11758)
- 地方(10831)
- 农业(10704)
- 学(10089)
- 理论(9264)
- 贸(9222)
- 贸易(9210)
- 易(8956)
- 技术(8918)
- 制(8491)
- 和(7946)
- 教育(7550)
- 融(7450)
- 金融(7446)
- 银(7042)
- 环境(7040)
- 银行(7008)
- 行(6708)
- 机构
- 学院(173736)
- 大学(172789)
- 济(66294)
- 经济(64914)
- 管理(62472)
- 研究(62092)
- 理学(54939)
- 理学院(54156)
- 管理学(53042)
- 管理学院(52730)
- 中国(43373)
- 科学(39913)
- 京(36238)
- 农(35886)
- 所(31976)
- 财(29831)
- 业大(29579)
- 研究所(29473)
- 中心(28820)
- 农业(28359)
- 范(27837)
- 师范(27499)
- 江(26301)
- 财经(23723)
- 北京(22549)
- 技术(22200)
- 师范大学(22101)
- 院(21736)
- 经(21663)
- 教育(21422)
- 基金
- 项目(124863)
- 科学(99382)
- 基金(90561)
- 研究(90162)
- 家(82272)
- 国家(81107)
- 科学基金(67814)
- 社会(59171)
- 社会科(54831)
- 社会科学(54812)
- 省(49245)
- 基金项目(48688)
- 教育(45563)
- 自然(44109)
- 划(43474)
- 自然科(43147)
- 自然科学(43130)
- 自然科学基金(42429)
- 编号(36665)
- 资助(34507)
- 重点(29332)
- 成果(29078)
- 部(28525)
- 发(27874)
- 课题(26945)
- 创(26537)
- 教育部(24639)
- 创新(24628)
- 科研(24172)
- 国家社会(24128)
共检索到259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鹏 周占武
在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基于心理学的视角,聚焦女性教师的职业认同,探析工作—家庭冲突、领悟社会支持对职业认同的影响机制。使用量表进行线上施测,并对所采集的777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女性教师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冲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职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负向影响因素;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认同,并在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认同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部分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是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推进性别文化建设、完善学校管理措施、调整角色认知和行为等建议,以降低女性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水平;提出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支持网络、实施心理干预等建议,以提高女性教师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利娜
本文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旨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应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学校也应采取多种途径消除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殷馨宇 朱美侠 孙玉洁
幼儿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对提升学前融合质量至关重要。为深入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的影响以及心理授权和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随机抽取464名融合教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教师融合教育胜任力;心理授权和职业认同在领悟社会支持和融合教育胜任力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建议幼儿教师提升自身感悟能力、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认同感、加深角色认知以增强自主性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侃 程利娜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文章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9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并且领悟社会支持维度中的家庭支持的中介效应与其他支持的中介效应没有显著差异,朋友支持不起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消除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短时期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晓倩 宋健
家庭育儿支持对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较少探讨家庭育儿支持的有效性问题。文章基于2021年“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当女性面临工作—家庭冲突时,不同家庭育儿支持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家庭冲突对女性再生育意愿有显著负面影响,家庭成员提供的育儿支持有助于缓解其负面影响;(2)工作—家庭冲突对女性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在不同育儿照料模式间存在差异,夫妻合作对缓解工作—家庭冲突的负面影响作用最大;(3)在不同形式的祖辈支持下,工作—家庭冲突对女性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特别是那些仅获得祖辈经济支持的样本,工作—家庭冲突对再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缓解;(4)当面临工作—家庭高冲突情境时,新生代育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难以被代际合作有效提振。文章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在现代社会愈发凸显,夫妻合作在未来家庭育儿模式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相关部门应当为家庭内部育儿分工平等化提供支持,促进代际和谐,并通过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补充家庭育儿资源的不足。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再生育意愿 家庭育儿支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洁 战冬梅 战梦霞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工作环境和家庭结构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对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和增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家庭冲突起着反向的削弱作用,而对工作家庭增益则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负向关系上起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莉 张林 Karen Korabik
职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的双重角色使其面临越来越明显的工作家庭冲突。本研究在分析工作参与和工作负荷的基础上,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维度,构建了工作参与和工作负荷对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模型。通过对黑龙江省五家制造业企业的职业女性及其直接主管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层级回归等统计方法验证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参与和工作负荷对职业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职业女性工作自主性能缓解工作参与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上司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职业女性的工作负荷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可以帮助职业女性更好地处理工作与生活状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丽婷 王雁
为了探究特教教师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为工具,对某省特殊教育学校73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特教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对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和领悟社会支持分别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7向预测作用;(2)领悟社会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班永飞 刘成玉
探讨职业倦怠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41名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处于一般水平;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生活质量与职业倦怠是负相关;在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与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是部分中介;在人格解体与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是完全中介。研究表明,情感耗竭、成就感降低和社会支持是特殊教育教师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变量,职业倦怠和生活质量之间,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辉 龙欣怡 杨子鹿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感量表、感恩量表,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11所中职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1734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希望感、感恩分别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又可以通过希望感或感恩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还能通过希望感—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对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要为中职生提供多方位的社会支持,将智育与心育结合以提升学生希望水平,渗透感恩教育以强化学生感恩意识,从而使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维 周斌英 彭田田 葛悦 朱楠
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评估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847名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教师领悟社会支持、融合教育效能感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水平中等偏低,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基于来源和类别测量的社会支持对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和学生课堂参与都有显著影响;五个来源的社会支持中仅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支持和家长支持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影响显著,专业支持、领导支持和家人支持对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影响显著;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提示要加大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尤其是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支持,以此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效能感,进而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雪松
工作-家庭支持是影响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应与工作-家庭支持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分析组织支持、领导支持、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等工作-家庭支持要素对工作-家庭冲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出概念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雪松
工作—家庭支持是影响组织承诺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工作—家庭冲突应与工作—家庭支持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文章分析组织支持、领导支持、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等工作—家庭支持要素对工作—家庭冲突与组织承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对组织承诺有直接的负向影响,工作—家庭支持将调节工作—家庭冲突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工作—家庭支持水平越高,工作—家庭冲突与组织承诺的负向关系越弱。工作—家庭支持水平越低,工作—家庭冲突与组织承诺的负向关系越强。组织支持、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卞纪兰 钱阳阳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工作投入会受到工作-家庭文化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工作-家庭文化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家庭文化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多元多重中介模型。结果表明,管理支持能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时间需求和职业顾虑对工作投入呈显著的负向作用;工作干扰家庭在工作-家庭文化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基于此,企业应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关心其家庭需求,尽量减少工作时间要求,打消其职业顾虑以保证家庭友好计划的有效实施,进而提升工作投入。
关键词:
工作-家庭文化 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高原: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流动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机制:自尊的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
随班就读任职教师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农村初中生感恩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自尊与攻击:相对剥夺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与离职倾向:工作——家庭冲突双向性和工作满意度的多重中介作用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与离职意向:工作满足感的中介作用
辱虐管理与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组织公正与心理困扰的中介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