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
- 2023(798)
- 2022(650)
- 2021(645)
- 2020(497)
- 2019(1115)
- 2018(1155)
- 2017(2398)
- 2016(1421)
- 2015(1515)
- 2014(1399)
- 2013(1470)
- 2012(1370)
- 2011(1136)
- 2010(1097)
- 2009(1002)
- 2008(926)
- 2007(870)
- 2006(857)
- 2005(787)
- 学科
- 济(6084)
- 经济(6077)
- 劳(4922)
- 劳动(4905)
- 业(3888)
- 方法(3493)
- 数学(3392)
- 数学方法(3381)
- 农(3191)
- 动(3104)
- 中国(2991)
- 管理(2474)
- 农业(2461)
- 动力(2267)
- 劳动力(2250)
- 法(2179)
- 人口(2170)
- 农业劳动(2065)
- 农业人口(2031)
- 企(1477)
- 企业(1477)
- 劳动法(1294)
- 贸(1277)
- 贸易(1277)
- 易(1267)
- 市场(1023)
- 财(900)
- 产品(803)
- 融(775)
- 金融(775)
- 机构
- 大学(18085)
- 学院(17653)
- 济(9571)
- 经济(9476)
- 管理(6518)
- 理学(5758)
- 理学院(5719)
- 管理学(5597)
- 管理学院(5570)
- 研究(5557)
- 中国(4498)
- 财(3980)
- 经济学(3595)
- 京(3492)
- 财经(3481)
- 经济学院(3279)
- 经(3251)
- 科学(2733)
- 所(2698)
- 财经大学(2684)
- 中心(2653)
- 农(2597)
- 江(2572)
- 研究所(2370)
- 业大(2243)
- 北京(2151)
- 农业(2020)
- 经济管理(2012)
- 范(2000)
- 社会(1991)
共检索到27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荣华 徐馨
《社会保险法》明确了病残津贴适用条件、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费用标准,以及社会保险的救济途径,这给劳动仲裁工作带来了不小影响,对于这些规定的具体适用,急需出台明确标准和规范。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劳动仲裁 案件审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忠虎
笔者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某民办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因办学不力,经出资举办人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申请,于2006年11月7日被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意终止办学,组织清算、安置在校学生,并收回了办学许可证和单位行政印章。学校于11月11日决定与教师解除聘用合同。发展公司于11月15日被法院裁定破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晓惠 于姝
电子证据具有与传统证据形式截然不同的一些特点,如可以广泛存储、快速复制和传播,并且具有精确性和全面性。但电子证据在管理方面比较脆弱,易被篡改、盗取或删除,在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其的认定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应结合其特殊性,重点对电子证据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于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把握也要谨慎对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振麒
本文话题由一起行政复议案谈起,该案的申诉人江某是四川省某县人,被申请人是劳动保障部。 江某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称:因与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某县劳动争议仲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嵇月婷 柴静 李彦君 唐鑛
近年来,全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受理案件数一直居高不下,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劳动争议案件起诉法院之前的必经程序,有助于降低解决矛盾成本,减轻法院工作负担。同时,伴随着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资双方维权意识日益加强,选择律师作为仲裁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比例在逐年上升,但由于律师代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也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维权成本。本研究利用微观仲裁文书数据和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律师委托代理能否真正在劳动争议仲裁中发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增加当事人的胜诉可能性。结果发现,只有一方请律师代理时,可以显著增加其获得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 仲裁 调解 律师代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于欣翠 栾居沪
案情简介王某等22人自1982年从事农村电工工作,1982年至1988年由所在村管理并向其发放工资;1989年至2001年归当地乡电站管理,其待遇是通过电价加价形式向农民平摊。2001年2月,当地农村电网改造完成,王某等22人不再从事农村电工工作。2013年9月,王某等22人到当地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王某等人与某供电公司自1986年至2013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某供电公司支付其2001年2月至2013年的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经查,王某等人的仲裁申请已明显超过1年的仲裁时效,仲裁委遂作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王某等人不服,认为仲裁委侵犯了其应当享有的仲裁请求权,要求仲裁委立案审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鑫超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法理基础是权利人对义务人的请求权。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以下简称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仲裁实践中,关于二倍工资和带薪年休假争议仲裁时效存在争议,本文就此来谈谈个人的观点。第一,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样起算。仲裁时效的起算直接影响到双方当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