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4)
2023(14898)
2022(12727)
2021(11749)
2020(9739)
2019(22663)
2018(22292)
2017(42648)
2016(23215)
2015(26614)
2014(26831)
2013(26647)
2012(25442)
2011(23140)
2010(23412)
2009(21342)
2008(21456)
2007(19415)
2006(17019)
2005(15532)
作者
(68011)
(56686)
(56549)
(53883)
(36369)
(27497)
(25969)
(22052)
(21660)
(20449)
(19386)
(19253)
(18295)
(17916)
(17552)
(17454)
(17429)
(16644)
(16458)
(16423)
(14220)
(14106)
(13797)
(13017)
(12976)
(12732)
(12654)
(12649)
(11519)
(11338)
学科
(103162)
经济(103053)
管理(65561)
(62465)
(49998)
企业(49998)
方法(43761)
数学(37066)
数学方法(36765)
中国(29884)
(29239)
地方(27027)
(26088)
业经(23780)
(20349)
农业(19848)
(19020)
(18929)
贸易(18909)
(18215)
(16957)
理论(16939)
银行(16924)
(16524)
金融(16521)
(16353)
(16165)
(15953)
财务(15913)
财务管理(15862)
机构
学院(333743)
大学(333409)
(135884)
经济(132637)
管理(124368)
研究(114027)
理学(105565)
理学院(104277)
管理学(102599)
管理学院(101949)
中国(87828)
(71813)
科学(68094)
(65790)
(57499)
(56615)
(54425)
中心(54009)
研究所(51287)
财经(50953)
业大(47828)
(46497)
(46093)
师范(46047)
北京(45630)
农业(44072)
(43573)
经济学(41776)
(41362)
经济学院(37856)
基金
项目(213281)
科学(166801)
研究(160639)
基金(151437)
(130460)
国家(129230)
科学基金(110544)
社会(100420)
社会科(94905)
社会科学(94878)
(85247)
基金项目(80431)
教育(75479)
(71072)
自然(69378)
自然科(67739)
自然科学(67720)
编号(67130)
自然科学基金(66509)
资助(61748)
成果(55426)
(50140)
重点(48112)
课题(47598)
(47524)
(44404)
创新(41395)
教育部(40967)
国家社会(40740)
大学(40621)
期刊
(159712)
经济(159712)
研究(104258)
中国(77143)
(52929)
(51662)
学报(49740)
教育(45336)
科学(45197)
管理(44668)
大学(37899)
学学(34880)
(34815)
金融(34815)
农业(34779)
技术(30320)
业经(27389)
财经(25504)
经济研究(24588)
(21966)
问题(21297)
图书(19017)
(18889)
(16903)
技术经济(16560)
商业(15877)
理论(15645)
(15606)
(14903)
论坛(14903)
共检索到521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訾莉娜  
《工伤保险条例》以列举的形式和概括的语言,规定了构成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构成或认定工伤的各种情形。为了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又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该条被普遍认为是举证责任倒置规定,但实践中工伤认定行政案件形态多样,其复杂情况远远超过法条所表述的基本情况。因此,对于一些发生在工作场所外的工伤行政案件,不应机械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而应根据举证责任倒置的特点,结合具体案情,分析案件相关当事人证明义务与证明能力后,再决定是否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田甜  
举证责任是WTO争端解决证据规则的核心内容,举证责任规则的适用可能直接决定案件的最终结果。"举证责任倒置"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一类特殊的举证责任形式,《农业协定》第10.3条和DSU第3.8条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典型代表。本文结合加拿大的奶制品案等具体案件,考察了《农业协定》第10.3条和DSU第3.8条下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运作情况,并对WTO争端解决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进行了评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佘立永  刘伟  胡斌  杨思琦  朱超  
举证责任倒置是在诉讼中将传统的原告举证制变为被告举证制的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案例,讨论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引入该制度试图解决串通投标认定的问题,希望为相关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度复杂的定价机制,其交易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运用法律手段调整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交易定位、信息及能力的失衡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当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制环境下,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举证倒置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明确和解决,主要包括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之推定、被告免责的证明标准等。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主要结论 :第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法律法规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教育功能、预防功能和制裁功能,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实行过错推定;第二,在认定金融机构存在违反适当性义务或信息披露义务之侵权责任时,因果关系证明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推定因果关系之存在;第三,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中,金融机构应当对所有投资者一律适用对普通投资者的适当性义务;第四,金融机构只有举证证明其以适当的形式和内容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才能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进行免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顺置对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为此,应当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有助于利用诉讼程序法更为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责任,防范金融机构侵权行为的发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着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顺置对投资者来说有失公平。为此,应当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有助于利用诉讼程序法更为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责任,防范金融机构侵权行为的发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立文  崔丹丹  
复杂金融衍生品具有特殊的定价机制、契约规则和风险。其交易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双方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滥用格式条款,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谁主张谁举证"对投资者不公平。在复杂金融衍生品侵权诉讼中对卖方金融机构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可以利用诉讼程序法保护投资者的实体权利,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可以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举证责任的倒置 ,是对举证责任分担一般原则的例外规定和必要补充。在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是与民事实体法规定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相适应的 ,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立法思想的必要体现。举证责任倒置 ,主要要考虑举证的难易和是否有利于实现实体法的立法宗旨。举证责任倒置仅适用于几种特殊的侵权纠纷案 ,应在医疗纠纷案、共同危险致人损害的侵权纠纷案和妨害对方举证的行为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耿宝建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劳动保障行政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在劳动保障案件中,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工伤保险案件,涉及工伤的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发放等诸多方面。本文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与江苏省劳动保障厅一起在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案件审理的调研报告》,这里只选登了有关工伤保险部分的内容。该部分系统性地总结了工伤认定的原则及工伤案件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法学理论的分析应用也有着独特的视角,对社会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作了较好的探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剑斌  
案情简介2006年4月10日,卢某向某区劳动保障局申请对其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工伤认定,该局受理后向工伤申请人卢某供职的某公司发出举证通知。某公司在工伤认定期间未向某区劳动保障局举证。劳动保障局工作人员曾数次上门调查情况,某公司都不予配合并拒绝提供任何材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涛  赵振  
举证责任是工伤认定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都不可或缺的内容,关系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本文在阐明举证责任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伤认定的不同程序不同阶段,论述举证责任如何从职工—用人单位—人社部门等发生责任转移,并对如何完善工伤认定中的举证责任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