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0)
2023(4724)
2022(3999)
2021(3343)
2019(5902)
2018(5834)
2017(11005)
2016(5640)
2015(6446)
2014(6458)
2013(6641)
2012(6636)
2011(6331)
2010(6550)
2009(6221)
2008(5917)
2007(5383)
2006(5310)
2005(5119)
2004(4576)
作者
(18024)
(15133)
(15052)
(14653)
(9829)
(7033)
(6789)
(5834)
(5763)
(5555)
(5430)
(5187)
(5004)
(4867)
(4842)
(4691)
(4562)
(4428)
(4357)
(4061)
(3948)
(3658)
(3620)
(3585)
(3502)
(3434)
(3223)
(3120)
(3095)
(2960)
学科
(53603)
经济(53573)
管理(16905)
地方(16010)
方法(13771)
地方经济(12316)
数学(12285)
数学方法(12197)
(11942)
中国(10044)
(9545)
企业(9545)
(8813)
业经(8298)
(6926)
经济学(6485)
(6180)
环境(6095)
(6055)
金融(6055)
(5482)
(5479)
(5438)
产业(5125)
(5080)
银行(5078)
(5001)
(4983)
农业(4854)
(4822)
机构
大学(95418)
学院(94826)
(53646)
经济(52763)
研究(37841)
管理(33726)
中国(28733)
理学(28120)
理学院(27796)
管理学(27390)
管理学院(27204)
(22457)
科学(19974)
(19593)
(19288)
经济学(18285)
财经(17437)
研究所(16991)
经济学院(15994)
中心(15765)
(15647)
(15143)
(13104)
北京(12766)
财经大学(12667)
(11990)
(11754)
师范(11679)
科学院(11582)
(11414)
基金
项目(55515)
科学(44415)
基金(41365)
研究(41218)
(35072)
国家(34827)
科学基金(30220)
社会(29562)
社会科(28154)
社会科学(28147)
(21278)
基金项目(20849)
教育(17948)
资助(17308)
(17115)
自然(17111)
自然科(16704)
自然科学(16702)
自然科学基金(16409)
编号(14837)
(14022)
国家社会(12983)
(12891)
经济(12779)
重点(12641)
成果(12491)
(12296)
发展(11966)
(11804)
(11176)
期刊
(69823)
经济(69823)
研究(36614)
中国(20161)
(16531)
管理(15219)
经济研究(12523)
科学(11838)
学报(11754)
(11513)
(10519)
金融(10519)
财经(10093)
大学(9286)
技术(9107)
(8918)
学学(8882)
问题(8843)
业经(8446)
技术经济(7179)
农业(7142)
统计(6840)
(6687)
世界(6317)
国际(6288)
教育(6128)
(5796)
经济问题(5594)
决策(5322)
经济管理(5284)
共检索到162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近年来工伤认定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行政和司法在工伤认定的范围、标准上理解的差异,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协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刊以四川省的3个工伤争议案为例,邀请了四川有关人员就工伤救济制度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参加讨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凤金  黄振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是否是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的前提?无此前提下工伤职工能否得到救济?作者提出,在目前的法律构架下应通过民事诉讼寻求救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季欣  
导师与其指导的研究生就学术矛盾所引发的导学冲突不仅伤害了导学关系,而且常常引发对个人基本权利的侵害。但囿于对高校学术权力的尊重,司法对此一般不提供救济。目前,这种司法保留的传统既有悖于法理,也不利于依法治校的推进。分析表明,高校学术事务并非绝对的"法外之地"。为推动高校构建更合理的社团法人管理制度,激发师生创造力,有必要在尊重高校学术权力的同时厘清学术事项中的法律关系,进而建立健全导学学术冲突引发的个人基本权利受损的司法裁判救济机制,包括救济程序、受理原则和举证责任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向东  
对纳税人的权利救济,通常有民事、刑事和行政的若干种途径,这是由国家行政监督主体和监督渠道多样性决定的。对于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中的行政侵权行为,行政法律救济渠道就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以及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诉等几种。不过,这些传统的救济手段通常都是对行政侵权的事后补救,而行政活动的事先程序也有权利救济的功能,在实践中却被忽视了。本文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行政程序,解读行政程序的“事先救济”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峰  吴恙  
对同一生态损害的事实,现行立法和政策规定的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措施存在着制度冲突,应当具体地分析受损的环境要素类型,找到具体的冲突点,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就需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入手,将环境损害的救济区分为行为制止、实际损害赔偿、生态修复以预防未来损害。再以实证分析方法,具体地阐释涉及土地与土壤、水、大气、生物资源领域的制度冲突表现,代表制度冲突的根源。通过这样发分析过程,会发现所有的冲突,源于“行为制止—结果确定—未来修复”的救济手段之间,实际上遵循着一种时间顺序的内在逻辑,但相关制度却将其视为平面化的事实,导致了规范内容与适用的事实之间产生了不适应。因此,立法应根据三者的价值目标差异,分别配置制止加害行为、赔偿既成损害、修复生态功能的最佳化救济手段。为此,应当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打通围绕损害结果救济的全部公法性、私法性手段,利用执法手段及时制止加害行为,善用物权之诉体现对双方的公平保护,在政府诉权优先的既有模式下明确社会组织的行政公益诉权,形成救济体系内多元主体间互补、衔接、互促的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合川  
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如何处理,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争议,也有不同的处理办法。笔者认为,因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工伤赔偿保险在法律上是并行不悖的,一个属于私权范畴,一个属于公权范畴,二者性质不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劳动者有权获得双重赔偿。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体系化整合,统一构建工伤救济模式,从而以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理方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缨  
一国的经济产业政策有其存在和实施的必要性,但政府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可能面临他国反补贴审查的风险。我国加入WTO后,他国针对我国反补贴案件数量增加,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因素。当前我国经济产业政策与SCM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部分地区存在的不合理补贴和中央针对特定产业颁布的优惠政策可能遭遇反补贴调查。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转变产业政策制定思路和方法,及时整理和调整现行产业政策,充分利用不可诉补贴,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沟通和协调,积极积累经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颖  薛传会  熊伟  
代理父母地位说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曾分别是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校生法律关系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这两种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盛而衰或不断演变,在实践中对校生冲突的司法救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揭示国外校生法律关系发展历程,探寻校生冲突救济的演变规律,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校生冲突的救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一、引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提出了许多重新改造世界金融制度的构想。今年以来,德国、法国和日本曾多次正式地建议在三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之间设立汇率目标区,试图将这三种货币的双边汇率固定在一定的范围(目标区)内,以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林  康晓梅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其核心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过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文桂江  李昕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逆流而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枝独秀,但也遭到国外一些机构的贬损。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相互冲突的地方,最为明显的就是税收收入的增速长期超越GDP的增速。我国学者只从合理性的一面进行论证与解释,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也就无法矫正税收超经济增长的现象。通过中外税收收入对外发布口径的比较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中有两个部分在西方国家的税收收入中是不包含的:一是税收返还(由财政返还给纳税人的税款),二是税收空转额。通过调整,将这两部分从税收收入总额剔除后,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基本与GDP的增长保持了一致,同时宏观税负也更趋于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