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4)
2023(10457)
2022(8875)
2021(8340)
2020(7293)
2019(16480)
2018(16559)
2017(31313)
2016(17392)
2015(19035)
2014(19197)
2013(18634)
2012(17189)
2011(15456)
2010(16054)
2009(15462)
2008(15800)
2007(14065)
2006(12772)
2005(12326)
作者
(48989)
(41094)
(40770)
(39338)
(26399)
(19658)
(18695)
(15787)
(15712)
(14972)
(14219)
(13790)
(13415)
(13230)
(13204)
(12832)
(12015)
(11998)
(11986)
(11675)
(10449)
(10080)
(10072)
(9429)
(9350)
(9180)
(9141)
(9056)
(8440)
(8043)
学科
(62158)
经济(62047)
管理(52676)
(50296)
(41873)
企业(41873)
方法(24167)
(23510)
(23230)
中国(20876)
数学(20498)
数学方法(20115)
(17116)
(16818)
银行(16802)
(16006)
(14926)
业经(14869)
(14511)
金融(14508)
(13854)
财务(13811)
财务管理(13770)
(13394)
企业财务(13126)
体制(12615)
(11965)
贸易(11958)
(11669)
理论(11660)
机构
大学(240819)
学院(237903)
(97577)
经济(95249)
管理(87209)
研究(84983)
理学(72429)
理学院(71562)
中国(70490)
管理学(70223)
管理学院(69733)
(55697)
(51976)
科学(49328)
(44270)
财经(41316)
(39419)
中心(39217)
研究所(39102)
(38976)
(37346)
北京(33840)
业大(32261)
(30964)
(30811)
(30699)
财经大学(30692)
师范(30648)
经济学(30448)
农业(30317)
基金
项目(148119)
科学(116278)
研究(109516)
基金(107729)
(94055)
国家(93250)
科学基金(79208)
社会(69562)
社会科(65791)
社会科学(65773)
(56861)
基金项目(55427)
教育(51490)
自然(50522)
自然科(49373)
自然科学(49357)
自然科学基金(48495)
(48480)
资助(45152)
编号(43389)
成果(38505)
重点(33943)
(33777)
(32606)
课题(32134)
(31165)
(30490)
(30414)
教育部(29239)
国家社会(28928)
期刊
(115665)
经济(115665)
研究(82309)
中国(57723)
(46065)
学报(37376)
(36755)
管理(35621)
(34361)
金融(34361)
科学(33445)
教育(31359)
大学(28990)
学学(26890)
农业(23490)
财经(21623)
技术(19995)
(18470)
经济研究(17969)
业经(17044)
问题(14774)
(13050)
(12360)
理论(11900)
(11416)
会计(11414)
国际(11379)
财会(11287)
统计(10616)
技术经济(10519)
共检索到392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向春华  
工伤保险给付有四项一次性给付,即工亡补助金、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和伤残补助金。一次性给付占基金支出超过50%,导致工伤保险基金的财务风险,并制约了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发展,限制了定期给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给付制度的保障功能。在理论上,一次性给付极易被挪作他用,也无法对抗通货膨胀,无法应对伤残职工及其遗属的长期生活保障需求;在国际上,除短期风险和轻微伤害外,主要采用定期给付。因此,中国宜废止前两项一次性给付,并改革和完善就业补助金和伤残补助金,在实现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其保障功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少文  
郭某为某电机配件公司职工,该公司未为其办理工伤保险。2012年5月,郭某在上班途中被一辆货车相撞致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郭某所受的伤害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伤残等级为三级、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郭某的医疗费用由交通肇事方承担。2014年,郭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公司向他支付工伤补偿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期间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一次性向其支付伤残津贴(计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结玉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作为重要战略措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稳定中等收入群体,保证其生活水平、品质及财富不往下走;二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群体流动。笔者在研究全年一次性奖金课税制度时,发现该制度设计对低收入群体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实施,建议对该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一、现行全年一次性奖金课税制度现行个人所得税所规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少文  
案情简介郭某某1973年4月出生,为福安某电机配件公司职工,该公司未为其办理工伤保险。2012年5月,郭某某在上班途中被一辆货车相撞致残。宁德市人社局认定郭某某所受的伤害为工伤,公司不服提起诉讼,经过一审、二审,宁德市中院维持了郭某某为工伤的决定。2013年1月17日,宁德市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建文  
问:王某于2006年10月受聘于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车床操作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书面劳动合同。2007年12月,王某在工作时不幸被溅起的铁屑伤到左眼。王某所受的伤害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八级。由于公司未为王某办理工伤保险,全部由公司依《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了相关的工伤待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袁建文  
问:王某于2006年10月受聘于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车床操作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书面劳动合同。2007年12月,王某在工作时不幸被溅起的铁屑伤到左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八级。由于公司未为王某办理工伤保险,公司依《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了相关的工伤待遇,因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鹃  王丽  
为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能力,有效减轻用人单位负担,确保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多地探索实施了补充工伤保险制度。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推行基本实现了政府、商业保险、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多方共赢"的效果,是对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次有效探索。本文以常德市为例,充分论述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杜鹃  王丽  
为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能力,有效减轻用人单位负担,确保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多地探索实施了补充工伤保险制度。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推行基本实现了政府、商业保险、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多方共赢"的效果,是对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次有效探索。本文以常德市为例,充分论述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尚洪剑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一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杭琰  
工伤事故预防是工伤保险的一项主要任务,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来控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具体办法是可适当提取工伤保险基金,建立工伤保险预防基金制度,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调研、事故调查取证、安全生产奖励等工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秋柳  刘海珍  
农民工是我国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高发人群,其最基本、最必要的工伤保险项目应得以优先确立。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基金设计不完善、缺乏预防机制等问题,应参考各地实践和国际经验,健全法律法规,合理设计基金,逐步发展预防机制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俊  
加拿大工伤保险制度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由化和全球化发展,加拿大政府致力于帮助劳资双方提高自行解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能力,以减少对政府作为调解人的依赖,政府只有在劳资双方不能很好解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情况下,才开始对职业安全领域进行干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