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
- 2023(1090)
- 2022(914)
- 2021(892)
- 2020(772)
- 2019(1769)
- 2018(1634)
- 2017(2936)
- 2016(1470)
- 2015(1466)
- 2014(1476)
- 2013(1519)
- 2012(1344)
- 2011(1110)
- 2010(1047)
- 2009(1007)
- 2008(1167)
- 2007(1036)
- 2006(879)
- 2005(748)
- 学科
- 业(5207)
- 管理(4720)
- 济(3762)
- 经济(3745)
- 企(3476)
- 企业(3476)
- 农(2467)
- 农业(1980)
- 财(1913)
- 方法(1678)
- 务(1514)
- 财务(1507)
- 财务管理(1502)
- 中国(1481)
- 企业财务(1452)
- 数学(1392)
- 数学方法(1363)
- 法(1308)
- 制(1211)
- 收入(1178)
- 劳(1081)
- 劳动(1080)
- 分配(1052)
- 业经(1017)
- 学(956)
- 贸(931)
- 贸易(931)
- 易(919)
- 划(850)
- 银(842)
- 机构
- 大学(19376)
- 学院(19015)
- 管理(8143)
- 济(7205)
- 经济(7042)
- 理学(7026)
- 理学院(6950)
- 管理学(6898)
- 管理学院(6856)
- 研究(5748)
- 中国(4997)
- 财(4556)
- 京(3848)
- 财经(3390)
- 江(3112)
- 经(3065)
- 农(2976)
- 中心(2975)
- 科学(2869)
- 业大(2700)
- 所(2640)
- 范(2625)
- 师范(2608)
- 北京(2533)
- 财经大学(2476)
- 州(2328)
- 农业(2260)
- 经济管理(2214)
- 研究所(2199)
- 会计(2148)
共检索到30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强
案情简介蒋某于2004年9月到某公司工作,2009年5月发生工伤事故,2010年5月经鉴定为工伤九级伤残。2012年4月13日,蒋某因经济补偿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与某公司发生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同年5月19日,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签收了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兴明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杨志利
调解能节约社会成本,但调解也是有条件的。若当事人审判预期价值的差额小于等于当事人预期诉讼成本之和,那么双方互利的调解值一定存在,但诸多变量和因素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如果双方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估计一致,或原告相对于被告是悲观的,调解范围就会存在。原告越悲观调解范围越大;反之则调解范围越小甚或消失。其他诸如判决的数额、诉讼成本、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和掌握信息情况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我国的诉讼费用负担制度也会对调解产生影响,负值诉讼会减弱调解的正面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涧秋
案情简介在郭某诉安圣态建筑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诉案中((2012)沪二中行终字第408号),上海市卢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1年11月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郭某系安圣态公司工作人员,其于2011年7月4日出差期间不慎摔倒,后被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该所受伤害构成工伤。郭某摔倒的事实主要由证人林某、吴某的笔录予以证实。在安圣态公司诉区人社局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仲裁是诉讼外的重要的争议解决方式之一,已逐渐成为商事活动主体解决争议的优先选择。本文随机选取了时间跨度为1984-2006年100个国际商事案例,实证分析了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争议处理地点法官制度、案件处理花费的时间、涉案金额等因素对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有助于解决争议解决成本的降低,但是,不同国家司法制度差异以及裁判结果不确定性等因素可能降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概率。因此,强化当事人对争议处理的自治权,是优化当事人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行为和提高争议解决效率,促进司法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仲裁 诉讼 二元选择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夏群佩 赵敏丹
案情简介原告在到被告处上班之前,曾从事抛丸工种有6年时间,结束后,未进行过职业病检查。2010年,原告进入被告公司上班,继续从事抛丸工作,双方在2015年之前未签订过劳动合同,但被告为原告投保了工伤保险,原告从未参保过养老保险。2014年6月,因原告年满50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被告无法继续为原告缴纳工伤保险(该说法社保部门人员口头证实),但原告继续在被告处上班。2015年3月5日,原、被告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2015年5月6日,原告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国庆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当事人如要获得胜诉或者避免败诉,应当提供支持其仲裁请求或主张的事实,而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则须利用证据来确认。所谓的仲裁证明是在仲裁过程中依照法律运用证据来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过程或结果。而证据则是确认案件事实真伪的方法、资料和根据,也是仲裁员确信案件事实真实性的主要根据。我们知道,涉及到劳动争议方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芳
保险理赔是关系到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权益能否得到保护的重要工作 ,理赔人员在进行工作时 ,不能感情用事 ,应依据法律 ,合理理赔或拒赔。本文所涉案例内容 ,涉及到合同法、保险法、民法及保险理论等内容 ,从中可以看出加强保险公司员工理论培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法律 合同效力 道德风险 受益人 监护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新凯
对于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宜作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处理 ,而不宜作为不成立之合同、无效的合同或只能单纯撤销的合同处理 ;因重大误解而撤销合同或变更合同的 ,误解人应赔偿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此种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 ,但该赔偿责任受到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
误解 重大误解 撤销 变更 损害赔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刘兰
劳动争议中,劳动合同虚假举证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隐匿或伪造劳动合同。对于当事人的这些主观恶意行为,将其原因仅仅归结于诚信缺失或道德危机是不够的,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有制度下这些行为的"低成本、低风险和高收益",屡屡诱使当事人去尝试虚假举证以期获得超越真实情形的更大利益。《劳动合同法》将对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处罚收益直接让渡给劳动者,直接推动了当事人为逐利而造假。劳动争议的仲裁前置程序,给当事人额外提供了检验证据效果的机会。因此,应当在仲裁中引入举证时限制度,消除仲裁和诉讼举证规则的细微差别;同时,疏解劳动合同的功能,落实用工登记,避免劳动合同成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唯一形式,也是解决这一...
关键词:
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 虚假举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景象 徐增鹏
案情简介2007年,某煤业有限公司职工郭某被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一期尘肺,2008年2月,当地人社行政部门认定郭某患一期尘肺为工伤。2008年9月18日,郭某与煤业有限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2008年10月1日,郭某重回该煤业有限公司工作。2014年2月,郭某被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煤工尘肺二期。郭某以此为由递交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政燕
《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实施办法》发布实施后,资本市场行政和解制度试行结束,开始推行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制度实施过程中,除遵循制度内容和立法理念外,仍需在明晰当事人承诺执法特征的基础上,立足市场实际,着力提升执法效率和透明度。当事人承诺的“柔性执法”、所采取措施的综合性及不认定当事人违法行为,使其呈现独有的执法特征。案件处理过程中,应注重及时用承诺金赔偿投资者、对当事人履行承诺情况的监督以及执法信息的适度公开。承诺认可协议是否属于行政协议影响着该类争议受到司法审查时应当适用哪种标准,而其作为行政协议进入司法审查程序,会对行政执法及监督产生一定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