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8)
- 2023(3531)
- 2022(2891)
- 2021(2780)
- 2020(2329)
- 2019(4971)
- 2018(5173)
- 2017(9098)
- 2016(5233)
- 2015(5890)
- 2014(6112)
- 2013(5633)
- 2012(5214)
- 2011(4635)
- 2010(4731)
- 2009(4360)
- 2008(4345)
- 2007(4144)
- 2006(3524)
- 2005(3141)
- 学科
- 管理(15559)
- 济(14961)
- 经济(14931)
- 业(11959)
- 企(10039)
- 企业(10039)
- 学(5958)
- 制(5757)
- 财(5706)
- 体(5491)
- 中国(5457)
- 农(5066)
- 方法(4648)
- 理论(4305)
- 银(3812)
- 银行(3793)
- 业经(3716)
- 融(3690)
- 金融(3683)
- 行(3641)
- 教育(3503)
- 数学(3463)
- 地方(3448)
- 务(3397)
- 财务(3377)
- 数学方法(3374)
- 财务管理(3371)
- 体制(3204)
- 企业财务(3170)
- 农业(3041)
- 机构
- 学院(71231)
- 大学(70489)
- 研究(26529)
- 管理(23719)
- 济(23272)
- 经济(22518)
- 中国(20249)
- 理学(19879)
- 理学院(19577)
- 管理学(18974)
- 管理学院(18846)
- 科学(18395)
- 农(16861)
- 京(16172)
- 所(14719)
- 农业(13404)
- 研究所(13199)
- 业大(13036)
- 财(12491)
- 江(12311)
- 中心(11850)
- 技术(10743)
- 省(10358)
- 北京(10134)
- 院(10037)
- 范(9760)
- 师范(9569)
- 州(9526)
- 财经(9052)
- 农业大学(8557)
- 基金
- 项目(47481)
- 科学(36073)
- 研究(33314)
- 基金(32689)
- 家(29822)
- 国家(29551)
- 科学基金(24167)
- 省(19774)
- 社会(19384)
- 社会科(18092)
- 社会科学(18087)
- 基金项目(16819)
- 划(16602)
- 自然(16331)
- 自然科(15966)
- 自然科学(15959)
- 教育(15925)
- 自然科学基金(15658)
- 编号(13816)
- 资助(13342)
- 成果(11979)
- 重点(10999)
- 课题(10727)
- 体(10048)
- 发(9975)
- 创(9815)
- 部(9713)
- 计划(9680)
- 创新(9169)
- 科研(9043)
共检索到11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集体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争议也不同于劳动合同争议,其争议主体、争议标的、争议的影响面、争议的处理方式及争议处理结果的适用都有其明显的个性特征。那么其特征表现在何处,在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诠释,供读者朋友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冬梅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形式。工会作为劳动者的利益代表,其初始目的及其核心功能就是进行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这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之一。《劳动合同法》的颁行就集体合同立法作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既为工会维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工会自身体制改革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集体协商 集体合同 工会维权 变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恒
针对公民社会保险权的救济,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程序立法采"二元救济路径",兼有私法处理程序和公法处理程序。通过对现行立法进行梳理和解读发现:国家层面立法较为模糊,对具体社会保险争议类型适用何种程序采取"回避"态度;地方层面立法则采取诸多"土政策"以回应国家层面立法的不明确性,出现"多元立法"现象;我国该领域立法总体上呈现出体系不协调、规范相互矛盾、立法目的落空等困顿局面。这些困顿局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险权利救济路径与所救济权利的本质属性不符。未来我国该领域立法应回归社会法理念,当前则应明确规定和适度修正两级
关键词:
社会保险争议 立法规范 社会法理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恒
针对公民社会保险权的救济,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程序立法采"二元救济路径",兼有私法处理程序和公法处理程序。通过对现行立法进行梳理和解读发现:国家层面立法较为模糊,对具体社会保险争议类型适用何种程序采取"回避"态度;地方层面立法则采取诸多"土政策"以回应国家层面立法的不明确性,出现"多元立法"现象;我国该领域立法总体上呈现出体系不协调、规范相互矛盾、立法目的落空等困顿局面。这些困顿局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险权利救济路径与所救济权利的本质属性不符。未来我国该领域立法应回归社会法理念,当前则应明确规定和适度修正两级层面的立法。
关键词:
社会保险争议 立法规范 社会法理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景龙 井川 王利
集体合同在调整职工工资、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体合同已越来越引起劳资双方的重视。作为基层法院的工作人员,笔者将结合案例,谈谈审判实务中有关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适用的问题。有集体合同也要签订劳动合同吗案例:张某被一企业聘用,其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等一直按企业的集体劳动合同执行,企业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伟
目前,我国的集体劳动争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地区分布上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本文认为,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无论国家层面的法律还是地方层面的法规和规章都对集体劳动争议的界定和处理程序没有太多的突破。这导致我国劳动法律存在对不同类型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路径模糊,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忽视劳资自治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在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方面对这两个弊端进行必要的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于丽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而制约该项工作进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一、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存在的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景龙 王利 振贵
问:萧某是一公司驻外办事处的经理,根据当时的公司内部规章和集体合同,萧某任职时,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公司除每月付萧某5千元工资外,每月另支付100元的电话补助费和1000元的出差补助费。不久前,公司对内部规章进行了修改,每月电话补助费从100元增加到了200元,出差补助费从1000元减少到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德强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由于现行《劳动法》有关集体合同制度的规定不够具体,进而无法实现工会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组织在总体上进行劳动关系的协调。而《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尤其是有关集体合同制度的规定,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对于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冬梅
当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工会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和重心,通过变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大集体争议协商、正确处理与其他调解组织的关系等举措来实现法律赋予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关键词:
工会 劳动争议 处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靖远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协商,更注重对协商过程的把握;仲裁的制度功能在于终结争议,所做出的裁决能够代替协商结果。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层面集体协商争议终结机制的缺失与实践层面集体协商争议解决模式的运行之间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现实的落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制利益仲裁机制通过制度设置来替代集体行动成为促进集体协商的有效压力手段,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华心萌 朱星宇
FIDIC于2008年出版的DBO合同条件的索赔和争议处理条款延续了FIDIC99版"索赔-争议评判委员会-友好解决-仲裁"的体系,但对于业主和承包商间索赔程序的对等性,争议解决条款中各阶段的程序衔接,以及如何进一步预防争议的产生等99版体系在实践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均予以了相应的回应和改进。本文对DBO合同条件中索赔和争议处理条款相对于99版体系的回应和改进部分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伟 蔡玉洁
作为一项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中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在化解劳资冲突、规范和调整劳动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对于如何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规定较为概括,主要设计了两条路径进行处理,即双方协商和政府协调。这一处理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未有效的构建争议处理中当事人自主约定和国家强制干预的关系,未规定政府协调和仲裁、诉讼的关系,未明确集体协商争议和集体争议行为的关系。德国在处理集体谈判争议时强调集体合同自治原则、国家中立原则、最后手段原则,这些原则对完善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制度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