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9)
- 2023(8472)
- 2022(7051)
- 2021(6394)
- 2020(5448)
- 2019(12331)
- 2018(12285)
- 2017(22970)
- 2016(12745)
- 2015(14086)
- 2014(13966)
- 2013(13889)
- 2012(13145)
- 2011(11867)
- 2010(12242)
- 2009(11859)
- 2008(11986)
- 2007(11442)
- 2006(10342)
- 2005(9507)
- 学科
- 济(48834)
- 经济(48739)
- 管理(41285)
- 业(35241)
- 企(29355)
- 企业(29355)
- 方法(17030)
- 财(15778)
- 中国(15726)
- 农(15485)
- 制(15220)
- 数学(13533)
- 数学方法(13347)
- 业经(12206)
- 学(12088)
- 体(10438)
- 农业(9918)
- 理论(9504)
- 务(9138)
- 财务(9093)
- 银(9070)
- 财务管理(9068)
- 银行(9049)
- 地方(9039)
- 融(8893)
- 金融(8888)
- 体制(8678)
- 行(8667)
- 企业财务(8637)
- 贸(8266)
- 机构
- 大学(187112)
- 学院(184049)
- 济(73303)
- 经济(71620)
- 研究(66520)
- 管理(63682)
- 理学(52666)
- 理学院(52019)
- 管理学(51008)
- 管理学院(50631)
- 中国(50247)
- 京(40859)
- 财(40063)
- 科学(39606)
- 所(35003)
- 农(34011)
- 江(31956)
- 研究所(30978)
- 财经(29918)
- 中心(29488)
- 业大(27889)
- 经(26954)
- 农业(26493)
- 北京(25955)
- 范(24939)
- 师范(24675)
- 州(24567)
- 省(24531)
- 院(23675)
- 经济学(23347)
- 基金
- 项目(114785)
- 科学(88639)
- 研究(84800)
- 基金(81822)
- 家(72137)
- 国家(71521)
- 科学基金(59647)
- 社会(53673)
- 社会科(50649)
- 社会科学(50636)
- 省(44948)
- 基金项目(42003)
- 教育(39770)
- 划(37823)
- 自然(37283)
- 自然科(36313)
- 自然科学(36299)
- 自然科学基金(35660)
- 编号(34043)
- 资助(33658)
- 成果(30575)
- 重点(26561)
- 制(26409)
- 部(25928)
- 课题(25484)
- 发(23916)
- 创(23116)
- 性(22630)
- 国家社会(22406)
- 教育部(22154)
共检索到305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中伟 贺霞旭
最近几年,中国基层工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工会能够有效维护劳工权益吗?本文利用2010年对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外来工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工会的建设情况以及中国工会是如何影响外来工劳动权益的。调查发现,仅有22.2%的外来工所在企业建有工会,在建有工会的企业中,48%的外来工是会员;重工业、公共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更可能建立工会;企业规模越大,越可能成立工会;私有企业、港资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更不可能建立工会;在工会企业中,学历高者、管理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者更可能成为工会会员。本文发现,工会对外来工的最低工资符合率、强迫劳动、社会保险等劳动权益具有显著的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郝轶 王寨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的生活需求带来新的就业增长点,家政服务行业呈现春意盎然的景象。但由于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家政服务关系中的很多法律关系不明确,家政工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我国必须先从立法角度维护家政工人的权益,确认家政工人的法律地位,并完善市场监管、保险、诉讼等救济路径保障其权利。
关键词:
家政工人 劳动权 完善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建义
大学生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大学生的在校生身份和与高校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不影响大学生在社会劳动中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大学生毕业实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实习,在性质上属于就业实习。大学生劳动关系属于非标准劳动关系,有关劳动立法应当合理确定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内容,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劳动事故伤害的工伤救济和劳动监察、仲裁程序的适用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关系 勤工助学 毕业实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韦忠语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破产重整的价值目标所在,其中被重整企业的职工利益是整体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众多破产重整案例中,以降低重整成本为目的的重整手段花样百出,其中,以解除劳动合同降成本的方式严重侵犯了重整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尽管劳动合同法对重整状态下劳动合同的解除预设了应对机制,但现有法律机制显然不足以维护职工最核心的劳动权益。立法应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手段的复杂性,为重整企业职工提供更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劳动合同 权益 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已有关于工会效应的研究多为平均意义上的结果,而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则关注"底线保障",那么工会是否能在流动人口劳动权益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呢?本文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的微观数据,利用干预效应模型对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会可以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2)工会对流动人口维权作用更大。在工资收入方面,流动人口的工会效应为34.18%,高于平均工会效应为4.36%;在工作时间方面,流动人口的工会效应为-24.87%,低于平均工会效应1.86%。(3)流动人口加入工会存在入会门槛,流动人口成为工会会员的概率较本地(户籍)人口低10.4%。(4)我国流动人口入工会率偏低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业,部门集中在集体部门。为此,维护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可能需要更加精准的工会服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新华 罗琼
对于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适用民法保护。但民法对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力度不够,而且作用有限。事实上,大学生在企业兼职具有明显"从属性"特征,符合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我国应当扩大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大学生在企业兼职作为特殊劳动关系予以调整,进行专门立法,切实保障兼职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特殊劳动关系 权益保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红梅
我国企业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侵犯员工劳动权益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劳动争议。其产生有认识上的、立法的、传统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为了防范和弥补在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中企业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侵害,充分发挥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增加员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保障措施很有必要。企业应转变观念,尊重员工的劳动权利,工会应加强自身职能,更重要的是,《劳动法》和《工会法》等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保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慧慧 杨小勇
灵活就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就业方式,如何加强数字零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数字零工进行概念辨析与界定可以发现,平台企业和数字零工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体现在资本从生产、分配、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方面加剧了对数字零工剩余价值的压榨,引发了数字零工职业保障不足、收入分配不公、“泰罗制”管理和职业晋升不畅等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际,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应明确数字零工的法律身份,健全配套职业保障制度,加强对平台企业无序扩张的反垄断监管力度,并打破数字零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零工 劳动权益保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零工经济劳动领域存在立法滞后、社保体系不健全、劳资关系不平衡、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导致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在劳动时长管理、劳动收入分配、劳动信息获取、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弱权状态。增进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劳动权益,政府应在零工行业的法律规划、社保福利、行业监管等方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应在入职资格、评价监管、社保福利、数据安全等方面规范治理机制,零工群体应在集体合作维权、组建行业组织、设置职业互助金等方面有所作为。三方协同合作实现零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质性突破,从而促进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健康发展,助力我国经济新业态。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就业群体 劳动权益 网络社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申自强
要改变当前大学生勤工俭学劳动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现实状况,建议从立法层面明确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主体资格,确定大学生勤工俭学非标准劳动关系法律地位,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以达到保护大学生劳动权益的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权益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浩昊,罗丽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伟 李晗
在共享经济繁荣发展的当下,切实保障网约工的劳动权益能够有效推动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平台利益与网约工权益的平衡。本文以外卖骑手为例,结合德尔菲法构建外卖平台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评价体系,并选取外卖平台A和外卖平台B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骑手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于我国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评估准确有效。基于此,应加强对平台算法技术的监督工作,完善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网约工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丽 许传新
本文采用中山大学2012CLDS调查数据,在对数据进行重新开发的基础上,对体制内职工与体制外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体制内职工与体制外职工在工作满意度方面差异性大于相似性,体制内职工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于体制外职工的工作满意度。劳动权益保护状况对体制内职工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对体制外职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工资收入是影响体制外职工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