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0)
- 2023(4039)
- 2022(3379)
- 2021(2730)
- 2020(2234)
- 2019(4983)
- 2018(4870)
- 2017(9340)
- 2016(4651)
- 2015(5261)
- 2014(5253)
- 2013(5388)
- 2012(5254)
- 2011(5059)
- 2010(5236)
- 2009(5036)
- 2008(4613)
- 2007(4186)
- 2006(4046)
- 2005(3821)
- 学科
- 济(51727)
- 经济(51704)
- 管理(14782)
- 地方(14476)
- 方法(14248)
- 数学(13130)
- 数学方法(13090)
- 地方经济(11546)
- 业(10237)
- 中国(8238)
- 企(8063)
- 企业(8063)
- 业经(8013)
- 学(7219)
- 经济学(6317)
- 环境(6155)
- 农(5799)
- 财(5444)
- 产业(4993)
- 融(4973)
- 金融(4973)
- 制(4948)
- 发(4893)
- 体(4719)
- 资源(4500)
- 和(4311)
- 总论(4237)
- 农业(4213)
- 银(4103)
- 银行(4101)
- 机构
- 学院(80437)
- 大学(80333)
- 济(50283)
- 经济(49619)
- 研究(31256)
- 管理(29193)
- 理学(24833)
- 理学院(24578)
- 管理学(24351)
- 管理学院(24201)
- 中国(23051)
- 财(19569)
- 经济学(17723)
- 财经(15838)
- 京(15628)
- 经济学院(15598)
- 科学(15551)
- 所(15347)
- 经(14280)
- 研究所(13703)
- 中心(13019)
- 江(11699)
- 财经大学(11564)
- 院(10666)
- 北京(9988)
- 科学院(9880)
- 社会(9729)
- 经济研究(9719)
- 农(9275)
- 范(9105)
- 基金
- 项目(48172)
- 科学(38856)
- 基金(36454)
- 研究(35698)
- 家(30741)
- 国家(30549)
- 社会(26885)
- 科学基金(26564)
- 社会科(25716)
- 社会科学(25707)
- 基金项目(18884)
- 省(18298)
- 教育(15086)
- 资助(14977)
- 自然(14591)
- 划(14413)
- 自然科(14228)
- 自然科学(14226)
- 自然科学基金(13987)
- 济(12783)
- 经济(12682)
- 编号(12316)
- 发(12173)
- 国家社会(12040)
- 部(11033)
- 重点(10893)
- 发展(10711)
- 展(10573)
- 人文(10034)
- 教育部(9965)
共检索到128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忠义
我国的经济市场化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取得初步的成果 ,但在改革过程中 ,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尽管有工会组织 ,但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尽管许多人都知道工会是市场经济所需要的 ,但主流经济学派的工会垄断劳动力供给有损经济效率的观点仍使决策者感到不安。本文采用主流经济学派的分析思路和分析工具 ,站在一个新的角度 ,把工会垄断劳动力供给引起财富转移使社会经济效率受损作为第一阶段 ,把财富的消费和投资作为第二阶段 ,并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对经济运行过程做了更完整的考察 ,最后得出结论 :工会垄断劳动力供给在第一阶段引起了经济效率的损失 ,但发生转移的财富在第二...
关键词:
工会 垄断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艳婷
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呈现新特质,市场的可竞争性增强。在我国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结构呈现出过度竞争与某些部门行政性垄断、过度垄断并存的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部门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场结构分散的格局,使一些规模经济性产业无法达到必要的集中度,造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不足。同时,我国的反垄断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目标市场结构选择和反垄断法的完善中,均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垄断寡占市场结构的效率性,在积极打破行政垄断、遏制垄断结构非效率性一面的同时,促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与适度的市场集中,充分发挥其效率性的一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勇 王桂贤
本文通过运用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率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指标分析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状况 ,指出我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垄断色彩。银行业的垄断似乎使现存银行兼得短期利润和进入的低风险 ,利于金融创新 ,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 ,但从长远来看 ,银行业的垄断将导致银行业的低效运行、制约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造成信用体系的缺失和银行业风险的累积 ,最终推翻“垄断有理”的任何解释。我们必须果断采取措施 ,打破银行业的垄断格局 ,充分发挥银行业的功效。
关键词:
银行业 垄断 效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启惠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邓启惠有商品(或市场)经济就有竞争,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争议,关键是对垄断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从传统观念出发,简单地把垄断视为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现象而加以排斥、否定,以致使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对垄断及反垄断的系统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陶建平
动态考察了经济运行过程,认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供给农产品或劳动力等方面的垄断或寡占引起的福利损失只是一个局部现象。考虑到转移给农民的财富投入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高于物质资本,增加的投资回报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弥补垄断势力造成的福利损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垄断或寡占不会损害经济效率,甚至可能增加经济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巍
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属于行政垄断行为与经济垄断行为相互嵌合的混合型垄断行为,它由行政权力滥用因素与经济权利滥用因素加总汇合而成。由于现行反垄断法律制度并未包含厘定该种垄断行为法律责任的专门性法律条款,这导致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涉及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结果缺乏公正性与统一性。为了扭转这一境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必要借鉴域外先进模式,通过修订《反垄断法》方式,对行政限定型经济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类型化区分,并明晰统合型豁免标准所涉及的法益类型与内部构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喻在岗
本文在分析反垄断产生原因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发展的新特点,并结合我国的反垄断,提出要正确认识垄断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
垄断 特点 规模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军 吴玉岭
反垄断法通过阻却垄断行为,保护竞争机制,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终指向增进民众福祉,捍卫消费者福利——让消费者"以最少的支出购买到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的商品,获得最满意的服务。"文章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作诗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实施完全价格歧视。不考虑收入分配效应,完全价格歧视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那么消费者剩余和利润是不可以简单相加的,更不可以二者之和是否达到了最大来判定真实经济是否是效率的。交易费用不为零,也不能得出垄断存在资源配置扭曲的结论。传统分析忽视了垄断的成因,忽略了那所谓的福利三角形,其实是避免价值消散和获得规模经济的必要的代价。传统分析还不恰当地以为政府既有能力又有动力管好垄断这样的问题。因而,其一般化的反垄断政策主张也错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丽生
市场经济可以概括为 :一个理性假设、两个机制、三个市场。市场经济与垄断既对立又统一 ,垄断形成阶段通过竞争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垄断形成之后排斥竞争又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反垄断主要反垄断行为 ,而不是反垄断组织 ,反垄断主要是保护市场竞争机制 ,而不是保护市场上的竞争者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反垄断 竞争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会宗
对行政垄断与经济效率之间关系的定性研究较多,但缺乏定量分析。以中国铁路运输业为例,分别运用H指数公式和DEA方法测算其市场集中度和生产效率,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行政垄断虽然在短期内对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却在长期内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垄断企业的行为普遍趋向保守,但垄断也具有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垄断具有必然性。本文区分了国家战略导向、地方保护导向和经济利润导向三种垄断类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垄断的二重性效应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国家战略导向型垄断出于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需要,构成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国民经济体系的独立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保护导向型垄断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曾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当前已对国内大循环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构成严重制约。经济利润导向型垄断源于经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既存在有利于规模生产和技术创新的积极一面,也存在资本野蛮生产和无序扩张的消极一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垄断的形成根源和复杂影响,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制定中国特色产业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试析反垄断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兼评布西罗塞《反垄断经济学手册》
一部研究中国垄断经济的创新之作——评《中国现代垄断经济研究》
多维经济效率视角下的企业合并反垄断规制——兼评“可口可乐与汇源合并案”
平台经济的典型特征、垄断分析与反垄断监管
垄断资本理论的重大推进──读《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垄断资本理论研究》
经济全球化与反垄断法面临的新问题——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宏观借鉴
我国反垄断的经济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
平台经济产业反垄断问题的复杂性和建议——以阿里巴巴反垄断为例
垄断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基础——评《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自然垄断、政府垄断及规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