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84)
2023(3030)
2022(2556)
2021(2529)
2020(2000)
2019(4618)
2018(4724)
2017(8403)
2016(5027)
2015(5799)
2014(6036)
2013(5691)
2012(5355)
2011(4761)
2010(4924)
2009(4237)
2008(4283)
2007(4078)
2006(3639)
2005(3494)
作者
(13190)
(10783)
(10490)
(10334)
(6737)
(5119)
(4971)
(4202)
(4172)
(4153)
(3628)
(3604)
(3594)
(3390)
(3340)
(3314)
(3289)
(3188)
(3148)
(3033)
(2668)
(2661)
(2606)
(2591)
(2551)
(2429)
(2375)
(2367)
(2145)
(2137)
学科
(15151)
经济(15125)
管理(13747)
(12260)
(8615)
企业(8615)
(7055)
中国(7054)
方法(5861)
(5381)
劳动(5364)
农业(4931)
数学(4704)
(4698)
数学方法(4640)
理论(4468)
教育(4346)
(4222)
教学(3884)
业经(3678)
(3225)
(3158)
银行(3150)
(3074)
贸易(3065)
(2989)
(2976)
(2945)
工作(2878)
地方(2872)
机构
学院(63674)
大学(61554)
(22606)
经济(21887)
管理(21691)
研究(18450)
理学(17640)
理学院(17421)
管理学(16991)
管理学院(16876)
中国(16385)
(13440)
(12733)
(12358)
科学(10677)
(9934)
中心(9742)
(9559)
师范(9467)
(9380)
财经(9263)
(9114)
技术(8890)
北京(8681)
(8587)
职业(8582)
(8311)
研究所(7895)
业大(7775)
师范大学(7183)
基金
项目(35148)
研究(29330)
科学(26768)
基金(23125)
(19090)
国家(18845)
社会(16937)
科学基金(16085)
社会科(15759)
社会科学(15755)
教育(15106)
(14622)
编号(14299)
成果(12355)
基金项目(11861)
(11732)
课题(10152)
资助(10040)
自然(9416)
自然科(9193)
自然科学(9193)
自然科学基金(9031)
(8966)
项目编号(8359)
(8093)
重点(7743)
(7547)
大学(7521)
规划(7336)
(7108)
期刊
(30639)
经济(30639)
中国(21776)
研究(20737)
教育(14564)
(11366)
管理(8939)
(8709)
学报(8201)
技术(7397)
(7161)
金融(7161)
科学(7055)
大学(6647)
图书(6527)
学学(5689)
业经(5680)
农业(5489)
职业(5009)
书馆(4914)
图书馆(4914)
财经(4526)
经济研究(4137)
(3976)
论坛(3976)
(3946)
理论(3845)
财会(3682)
问题(3679)
实践(3613)
共检索到11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康桂珍  
由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造成目前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虚化,工会处于尴尬的位置,无法发挥好劳动争议“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因此,需要重新构建新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疏导化解矛盾机制,创新基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处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东升  庄志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冬梅  
当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工会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和重心,通过变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大集体争议协商、正确处理与其他调解组织的关系等举措来实现法律赋予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远程  
本文意在通过讨论集体劳动关系有序运行的逻辑,对社会组织作为中立"第四方"介入集体劳动争议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依据目前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运行的现状,社会组织在教育、引导劳方成熟、理性维权;倡导、监督资方依法、合理处理劳资纠纷;为政府建言适当介入集体劳动争议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贡献。未来发展的路径应作为更为中立的"第四方",发挥社会组织调解、调停集体劳动争议的积极作用。推进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实现"内部有序化、外部可调控、关系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霖  苏海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慧玫  张亮亮  
关联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其中的控制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多样化经营,会通过持股、协议、人事关系等方式让更多的从属企业为其服务。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是指关联企业中的控制企业抽调、委派、借调员工在不同的关联企业间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争议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关系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民事责任主体判定,关联企业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等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淳  
劳动争议管辖问题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进入法律救济的前提,直接涉及到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管辖的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部门规章都做出了规定。劳动争议是否可以适用协议管辖,这在"一法""一规"中并未明确,实践中观点不一。本文围绕协议管辖是否可以适用,讲明各方观点及其理论依据,同时对协议管辖有限适用问题试做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雄  何春艳  张鲲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造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湛  
集体劳动争议采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或民间调解、或非官方调解)为调解主体的方式来进行调解,具有成本相对低、因保全双方关系(面子)而减少后续矛盾和问题等好处。然而,当前由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组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对调解工作的要求高,因而造成调解后续问题较多、双方当事人不愿意选择调解等情况的发生。本文以调解目标的回顾和阐述为基础,对调解应具有的基本原则进行逐一分析,来讨论如何构建政策体系来提升调解效率,化解冲突并减少后续遗留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确立了劳动争议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对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劳动争议的第三方调解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理想,应从制度设计和程序安排上创新举措,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合适的纠纷化解工作委托专业社会力量办理,增强调解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完善劳动争议多元调解机制,可以推动调解效能的提高,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殷曼丽  蒋伟  
最高院《关于审理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将改制认定为是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造。改制通常包括三个类别,一类是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例如企业的分立、合并、企业的分业经营以及兼并收购等;一类是企业所有制发生变化,如公有制企业改造成股份制公司,或者公有制企业将自己所有或部分资产出让给其他受买人;还有一类是企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如内部承包、租赁经营等。现阶段劳动争议较多出现在前两类的企业改制中。当前涉及企业改制的劳动争议社会影响很大,但行政、司法部门却缺乏统一的法律或政策规范进行调整,各地的实践操作不一,而且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法规、政策也在适时地调整中。因此,为了使有关政策能与《劳动法》相衔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慧玫  张亮亮  
关联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其中的控制企业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和多样化经营,会通过持股、协议、人事关系等方式让更多的从属企业为其服务。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是指关联企业中的控制企业抽调、委派、借调员工在不同的关联企业间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争议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劳动关系认定,关联企业"混同用工"民事责任主体判定,关联企业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等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慧  陈慧颖  
劳动争议管辖问题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进入法律救济的前提,直接涉及到劳动关系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程度,对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规对于劳动争议管辖的规定没有体现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尤其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对此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争议管辖制度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