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0)
2023(2083)
2022(1784)
2021(1657)
2020(1488)
2019(3237)
2018(3314)
2017(6280)
2016(3816)
2015(4189)
2014(4190)
2013(4133)
2012(3969)
2011(3476)
2010(3706)
2009(3548)
2008(3622)
2007(3461)
2006(3211)
2005(3238)
作者
(10175)
(8577)
(8299)
(8215)
(5266)
(4018)
(3752)
(3311)
(3300)
(3243)
(2914)
(2884)
(2868)
(2735)
(2723)
(2672)
(2569)
(2569)
(2441)
(2428)
(2252)
(2110)
(2089)
(2055)
(1987)
(1984)
(1962)
(1898)
(1725)
(1719)
学科
(13687)
经济(13658)
(10883)
管理(10511)
(7417)
企业(7417)
(6354)
中国(6067)
方法(5226)
(5168)
劳动(5150)
(4536)
数学(4509)
数学方法(4437)
农业(4383)
(4181)
(3243)
银行(3234)
(3109)
(3067)
业经(2828)
教育(2764)
(2699)
财务(2691)
财务管理(2686)
(2667)
地方(2609)
人口(2602)
(2599)
贸易(2595)
机构
大学(50211)
学院(49374)
(20746)
经济(20227)
管理(17651)
研究(16916)
中国(14686)
理学(14215)
理学院(14074)
管理学(13780)
管理学院(13682)
(11604)
(11107)
(10136)
科学(9148)
中心(8927)
(8656)
财经(8517)
(8429)
(7585)
(7574)
(7574)
研究所(7262)
北京(7247)
(7036)
师范(6969)
经济学(6578)
业大(6487)
农业(6335)
财经大学(6119)
基金
项目(27448)
科学(21527)
研究(21149)
基金(19891)
(16839)
国家(16649)
科学基金(14200)
社会(13725)
社会科(12932)
社会科学(12930)
教育(10377)
(10335)
基金项目(9738)
编号(9093)
资助(8969)
(8884)
成果(8642)
自然(8490)
自然科(8329)
自然科学(8328)
自然科学基金(8177)
课题(6441)
(6311)
重点(6001)
(5834)
国家社会(5699)
教育部(5640)
项目编号(5526)
大学(5473)
(5410)
期刊
(25953)
经济(25953)
研究(17754)
中国(15355)
(10327)
教育(8237)
(8231)
(7578)
金融(7578)
学报(7295)
管理(7104)
科学(6301)
大学(5943)
学学(5253)
农业(4854)
财经(4526)
图书(4524)
技术(4180)
业经(3898)
(3884)
经济研究(3666)
书馆(3627)
图书馆(3627)
问题(3596)
理论(3082)
(2887)
会计(2855)
(2853)
实践(2804)
(2804)
共检索到90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冬梅  
当前,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工会必须调整工作思路和重心,通过变革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大集体争议协商、正确处理与其他调解组织的关系等举措来实现法律赋予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王文珍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应当作出如下选择:第一,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构可以暂时分设,但规则必须统一;第二,在民商事程序法体系之外构建一套相对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法体系;第三,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境外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经验,针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和制度所暴露的突出问题进行立法设计;第四,以现行体制为起点,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拓新资源,并追求现有资源与新资源的优化整合;第五,保持原有先裁后审顺序的同时,在裁审之间建立相当于法院一审与二审的效力约束关系,授权法院作出事实审、法律审、程序审的选择,并将特定类型的案件作为例外实行或裁或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林欧  
本文认为,由于在华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近年大量增加以及这类劳动争议所显示出的特定性质,我国应按照保障在华外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指导目标,完善相应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并从根本上规范外国人的就业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霖  苏海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丽雯  
"一调一裁二审终审"是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初期。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用工形式并存,劳动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这一作为劳动者权利救济的途径在实践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和创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