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
- 2023(271)
- 2022(269)
- 2021(213)
- 2019(455)
- 2018(404)
- 2017(936)
- 2016(489)
- 2015(557)
- 2014(551)
- 2013(578)
- 2012(532)
- 2011(460)
- 2010(418)
- 2009(420)
- 2008(478)
- 2007(416)
- 2006(419)
- 2005(393)
- 2004(371)
- 学科
- 济(2818)
- 经济(2817)
- 管理(1580)
- 方法(1262)
- 数学(1224)
- 数学方法(1220)
- 环境(983)
- 业(940)
- 工业(901)
- 业经(687)
- 企(665)
- 企业(665)
- 地方(572)
- 划(567)
- 中国(524)
- 规划(502)
- 环境规划(497)
- 发(443)
- 农(418)
- 部门(405)
- 发展(401)
- 展(401)
- 技术(400)
- 门环(394)
- 产业(366)
- 资源(346)
- 和(341)
- 地方经济(336)
- 技术管理(315)
- 生态(315)
- 机构
- 大学(7574)
- 学院(7465)
- 济(4820)
- 经济(4762)
- 研究(3224)
- 管理(2928)
- 理学(2460)
- 理学院(2440)
- 管理学(2419)
- 管理学院(2407)
- 中国(2246)
- 科学(1700)
- 所(1605)
- 经济学(1576)
- 京(1575)
- 研究所(1438)
- 经济学院(1428)
- 财(1403)
- 院(1251)
- 中心(1245)
- 财经(1242)
- 工业(1231)
- 江(1201)
- 经济研究(1183)
- 经(1164)
- 科学院(1078)
- 社会(1027)
- 业大(997)
- 北京(978)
- 研究院(932)
共检索到11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姜江
德国"工业4.0计划"不仅在技术发展、产业转型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更重要的是德国政府务实规划、突出市场、明晰责权的一些做法,对于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工业4.0 产业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工业4.0要建立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联系,生产者带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去生产。按照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解释:数字科技与工业生产和物流相结合,就叫"工业4.0"。这里含有三样东西:第一个叫做智能工厂;第二个叫智能生产;第三个是智能物流。具体来讲,智能工厂建立在自动化的基础之上。我国企业甚至德国企业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达到智能化的程度。要想实现工业4.0先说自动化,要先达到工业3.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启光
"工业4.0"时代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集成的社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制造业中表现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则表现为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人类社会进行智能化时代。为了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如下变革:观念转型,将一次性职业教育转到终身性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型,从着眼于区域转到面向全球;培养目标转型,从培养单一型技能人才转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转型,从制定国内标准转到与国际标准对接。
关键词:
“工业4.0” 智能化 职业教育 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文栋 刘小辉 陈建伟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计划对于大而不强的中国制造业而言,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但同时这一趋势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还面临许多技术规范和社会现实问题。"工业4.0"于2011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被首次提出,并在2013年得到迅速发展。实际上,工业4.0概念与我国2011年4月我国工信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路线更清晰,值得我国制造业借鉴参考。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的重要中心,身处国际舞台,无法躲避全球化竞争,必须积极应对这一趋势。而未来工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够
关键词:
工业4.0 制造业 大数据 物联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鹏 季伟
探寻切合中国工业技术与制造业信息管理发展实际的最佳途径,引领技术与管理界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不要被一些新名词、新概念所蛊惑。2014年,"工业4.0"再次像巨浪一样,获得众多业内人士争先恐后的响应,瞬时成为新时代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自2011年"工业4.0"概念的出现以来,直到2013年的大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不遗余力地推广"工业4.0",其现象的背后更蕴含着深层次的战略用意,即升级德国的工业体系,保持其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借此来对抗美国互联网、
关键词:
工业4.0 德国制造 工业革命 物联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雪军 赵文平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企业走向工业4.0,需要逐步进行精益化、自动化、智慧化、智能化等建设,而精益化是其他三化的基础,精益化将伴随企业走向4.0的整个进程。在国家制造大战略的鼓舞下,国内已有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工业自动化以及工业4.0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布局,以图在未来中国制造逐步走向工业4.0的升级改造中获得商业机会。最近,网络上也开始传播海尔、格力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说明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德国制造能办到的事,中国制造也能办到。但就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培
日本"工业4.0"也称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客业生产理论是日本"工业4.0"的理论源流,引发IT业、高端服务业人才需求增加,创造性情报活用能力成为人才核心素养。日本职业教育新建"专门职业大学"、强化"产学官"横断合作、实施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职业指导、构建实践的生涯职业教育体系以积极服务"工业4.0",为我国职业教育优质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在标准化、精益化的基础上,发展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从而使个性化柔性制造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在我国推行以来,过程方法逐步被国人接受、认知、理解与广泛使用。但由于过程方法是舶来品,仍然有非常多的管理者由于没有理解其深刻内涵,在组织内建立的各种管理体系形似而神不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浩铉
1.如何打造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改进设备、实现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战略。想要实现智能工厂,企业必须将生产车间的各种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做到实时监控制造情况和品质情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智能的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臧志军
在各种职业教育的会议、报告以及职业学校制作的各种材料中,工业4.0开始成为一个高频词汇,让人以为中国职业教育开始全面拥抱工业4.0了。今天的职业教育应该去热捧这个概念吗?工业4.0首先由德国人提出,他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机械制造设备取代人工,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是电气化,即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此后,电子与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机器不仅接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帅
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是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分别产生于德国和美国的未来工业发展模式,并分别得到国内产学研用各界的联合推进。深入对比分析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的异同,发现二者在动因、内核、方向、结果等方面基本一致,但因两国在工业和互联网领域的比较优势差异显著,进而导致两种模式在内涵、实现路径、实施重点与效果等方面明显不同。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之间的大量相似点,实际指明了全球工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不同之处则暗示出只有结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才能获得广泛支持,这无疑给我国制定应对策略、加快推进两化融合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德显
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各界普遍对经济预期悲观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就业,以培育本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为出发点,纷纷出台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发展战略。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抵抗着经济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压力,并迅速出台了工业4.0战略,重新勾勒德国企业未来持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德国工业4.0战略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其与中国正在进行的"两化融合"战略不谋而合。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资源和要素成本的上升及外资的转移等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精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秦文
我国工业化仍处在发展之中,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力多层次的特点。基于这样的国情,本文对工业0.0到工业4.0的5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特点进行了提炼,对与之相适应的5种职业教育发展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一些参考,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职业教育 发展与变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鸿磊
工业4.0时代的显著特点是智能化生产,其核心则是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深度融合,包括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产业链企业之间的横向集成以及多产业链之间的交叉集成。就纵向集成而言,智能化生产模式将从大规模定制向个性化定制转变,解决单件小批量生产效率问题;就横向集成而言,智能化网络系统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将引发制造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就多产业链交叉集成而言,网络平台凭借智能技术或数据能力,颠覆传统行业,实现跨界经营。文章基于工业4.0所引发的商业模式创新,从生产、营销、技术和人工智能一体化层面预测了未来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