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8)
- 2023(13553)
- 2022(11952)
- 2021(11279)
- 2020(9252)
- 2019(21221)
- 2018(20972)
- 2017(39079)
- 2016(21989)
- 2015(24922)
- 2014(24807)
- 2013(23801)
- 2012(21739)
- 2011(19318)
- 2010(19203)
- 2009(17175)
- 2008(16210)
- 2007(13857)
- 2006(12033)
- 2005(10285)
- 学科
- 济(78823)
- 经济(78739)
- 管理(59902)
- 业(54429)
- 企(44833)
- 企业(44833)
- 方法(35698)
- 数学(30748)
- 数学方法(30339)
- 农(22461)
- 中国(22327)
- 地方(19303)
- 财(18920)
- 业经(18518)
- 学(17615)
- 理论(16727)
- 农业(15194)
- 贸(14417)
- 贸易(14404)
- 教育(14012)
- 易(13929)
- 技术(13712)
- 环境(13130)
- 制(12938)
- 和(12938)
- 务(12375)
- 财务(12305)
- 财务管理(12281)
- 教学(11998)
- 企业财务(11586)
- 机构
- 学院(297659)
- 大学(290293)
- 管理(114757)
- 济(107889)
- 经济(105255)
- 理学(99727)
- 理学院(98587)
- 管理学(96689)
- 研究(96507)
- 管理学院(96188)
- 中国(68667)
- 京(62290)
- 科学(62243)
- 所(48243)
- 财(47554)
- 农(46182)
- 业大(44715)
- 研究所(44224)
- 江(43548)
- 中心(43495)
- 范(42085)
- 师范(41710)
- 北京(38990)
- 财经(38678)
- 技术(38545)
- 州(36219)
- 农业(36149)
- 院(35843)
- 经(35115)
- 师范大学(33313)
- 基金
- 项目(207995)
- 科学(162421)
- 研究(156809)
- 基金(145940)
- 家(126747)
- 国家(125653)
- 科学基金(107625)
- 社会(93992)
- 社会科(88787)
- 社会科学(88763)
- 省(84480)
- 基金项目(78148)
- 教育(75451)
- 划(70669)
- 自然(70192)
- 自然科(68532)
- 自然科学(68518)
- 编号(67676)
- 自然科学基金(67206)
- 资助(59679)
- 成果(54116)
- 课题(47625)
- 重点(47294)
- 发(44965)
- 部(44784)
- 创(43632)
- 项目编号(40938)
- 创新(40456)
- 年(39569)
- 科研(39448)
- 期刊
- 济(117511)
- 经济(117511)
- 研究(84445)
- 中国(59439)
- 教育(48955)
- 学报(46239)
- 科学(42074)
- 农(41932)
- 管理(41375)
- 财(34858)
- 大学(34667)
- 学学(32232)
- 技术(30492)
- 农业(29889)
- 业经(20859)
- 融(20293)
- 金融(20293)
- 经济研究(18499)
- 财经(17564)
- 职业(17165)
- 图书(17112)
- 业(15646)
- 经(14965)
- 问题(14750)
- 科技(14623)
- 坛(14006)
- 论坛(14006)
- 理论(13590)
- 资源(13557)
- 技术经济(13222)
共检索到42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红 覃礼媛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跟上工业4.0步伐的核心。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从人才培养输入、人才培养实施和人才培养输出三个维度,分析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发现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教师"双师"特质以及课程建设企业参与度等,制约着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畅通高职教育衔接贯通机制,提升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突出"双师"特质,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的实践性;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工业4.0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基纯
专业是连接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桥梁与纽带,是人才类型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契合程度的"晴雨表"。文章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及各城市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及特征,重点分析了产业升级背景下珠三角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校行企联动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及升级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坚持错位发展打造地方特色专业群等优化专业设置的具体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兰 徐婷
工业4.0意味着智能化生产模式的到来,高度灵活化、弹性化、模块化生产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应对工业4.0的挑战中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陈旧、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主动适应时代的需求,职业教育应通过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促进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育人过程,逐步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高技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夕宝 余景波 宋燕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高职院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逐渐成为教育界应该思考的命题。“双碳”目标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着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问题,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育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对策建议:宏观层面是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优化高职育人外部环境;中观层面是学校要积极作为,努力补齐内部育人“短板”;微观层面是提升师生综合素养,提高服务“双碳”目标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柏育红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具体而言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组织、安排教学全过程。这里,笔者结合珠三角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英英 刘洋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业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将取代传统的人工制造模式。当前,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已经转变成技术和创新的竞争,这些都离不开人才质量的提升。面对以智能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变化,我国职业教育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应对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
工业4.0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燕舞 肖坤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立足珠三角地区发展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过程管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了"课内学习、岗位实践、检测服务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校内"导师制"与校外"企业检测服务站"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创新建立了行动导向的螺旋式尝试实践学习模式,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丹丹 杨如安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不高、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无法实现促进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目标。云南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已培养4届高职毕业生,学生创业率高达43%。究其原因,一是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的产业优势;二是学院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三是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创业品质。因此,以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加工专业4届毕业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研究,对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静 席元凯 白彩全 廖文强
高职校企合作对于企业和高职院校而言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如何制定高职校企合作模式是现如今的热点研究问题,尤其是在中三角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之下,中三角地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将对其人才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影响中三角地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因素进行重要程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种适合于中三角地区的校企合作模式并给出了构建这四种校企合作模式所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贻芳 江建春
工业4.0背景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如何应对,站在企业角度,从工业4.0变革对企业组织方式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新一代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专业人才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深入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是加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凸显高职教育发展潜力的首要核心标志,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重大关键举措。针对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度有待提高、专业课程建设融合度有待加强、产教协同融合深入度有待增强、师资引进培育重视度有待提升、质量保障体系覆盖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建议从"重塑教育理念,实施顶层培养设计的综合改革;立足地方需求,推动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构筑‘双创’机制,提升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多元育人模式的发展格局;加快师资引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高地;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水平"六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高职院校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高质量创新人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美苑
高职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聚集地,在大湾区高新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珠三角现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的适配性分析,探索提高珠三角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配性的路径,包括构建省-市-校三级专业设置调控预警机制;依据大湾区发展规划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以地方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专业(群),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珠三角高职专业结构体系;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对接产业集群需求;建立产业-就业-专业结构信息发布平台,以中长期预测分析规划专业布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霞 吴国峰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改革教学方法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多维度思考,并提出设计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发专业师资团队、培育校园双创文化,校内校外制度效能协同保障,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长胜 蔡蓉蓉 王继水
随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势在必行,企业转型升级在即,物联网人才需求空前旺盛。文章在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包括明确专业目标定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联网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高技能人才依然短缺,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不断解放思想,明确目标,政策推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创新培养路径、加大奖励力度、健全保障体系等措施,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明显,但在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开放通道,共享资源,校企联动,倍增成效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和落实。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高技能人才 培养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