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6)
2023(18789)
2022(16167)
2021(15062)
2020(12669)
2019(28888)
2018(28778)
2017(55358)
2016(29610)
2015(33332)
2014(32795)
2013(32242)
2012(29300)
2011(26166)
2010(26293)
2009(24604)
2008(23265)
2007(20459)
2006(18104)
2005(15907)
作者
(83024)
(68405)
(68206)
(64751)
(43336)
(32782)
(31309)
(26761)
(26150)
(24415)
(23181)
(22804)
(21481)
(21432)
(21323)
(20661)
(20421)
(20282)
(19672)
(19551)
(16891)
(16593)
(16498)
(15604)
(15469)
(15326)
(15113)
(15092)
(13740)
(13441)
学科
(117229)
经济(117105)
管理(86804)
(83694)
(70242)
企业(70242)
方法(54102)
数学(46768)
数学方法(46144)
中国(36259)
(32061)
(32033)
(28871)
金融(28867)
业经(28714)
(28516)
银行(28479)
(27382)
(25156)
地方(25042)
(23146)
贸易(23126)
(22834)
(22547)
农业(21174)
(21126)
财务(21047)
财务管理(21003)
理论(20939)
企业财务(19964)
机构
学院(414392)
大学(413768)
(166834)
管理(165418)
经济(163245)
理学(142980)
理学院(141513)
管理学(139043)
管理学院(138286)
研究(132417)
中国(104775)
(86742)
科学(79884)
(78732)
(64270)
财经(63571)
中心(62618)
(61040)
(59335)
业大(59003)
研究所(58301)
(57679)
北京(54564)
(53402)
师范(52909)
经济学(50746)
(49303)
(48711)
农业(47768)
财经大学(47461)
基金
项目(281305)
科学(221657)
研究(208867)
基金(203677)
(175684)
国家(174227)
科学基金(150975)
社会(131669)
社会科(124909)
社会科学(124880)
(110391)
基金项目(107943)
自然(97038)
教育(96323)
自然科(94797)
自然科学(94774)
自然科学基金(93037)
(91930)
编号(86611)
资助(83832)
成果(69618)
重点(62596)
(61745)
(60395)
(58770)
课题(58617)
创新(54797)
项目编号(54061)
国家社会(53922)
教育部(53613)
期刊
(178523)
经济(178523)
研究(120493)
中国(74667)
管理(60999)
学报(60947)
(59773)
科学(55826)
(54724)
大学(46853)
(46311)
金融(46311)
教育(44497)
学学(43928)
农业(37676)
技术(37020)
业经(31268)
财经(30679)
经济研究(29254)
(26336)
问题(23564)
图书(23327)
理论(21341)
技术经济(19842)
商业(19622)
实践(19525)
(19525)
(19013)
科技(18996)
统计(18783)
共检索到60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黄蓉  
本文利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驱动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逐步提高,到2014年已处于中级协调阶段,产业融合水平提高较快;产业融合水平提高对纺织产业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及出口质量等存在着促进作用,但对纺织产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效应,在三年后才产生促进作用效应。为此,本文探讨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纺织产业新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云庭  
20 0 1年 ,在复杂多变、外困内紧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本文综合论述了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系统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分类评述了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主要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丽容  车明诚  
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全面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主要在因子分析评价方法下以我国26个省份2014年的相关截面数据,以市场规模、生产成本、技术创新等指标构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评价模型。根据评价结果发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存在三个层次,综合分析这些省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制约因素,并为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艳萍  周亚杰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用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标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并且构成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这说明了技术标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出发,研究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哈肯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建立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化方程,并以中国30个省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融合创新是信息产业结构演化的序参量,信息产业融合创新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两者的协同作用促进信息产业的成长,但目前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都不存在着自增强的正反馈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烈宏  陈治亚  
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程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理论,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4个关键要素方面,研究了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印度、意大利等国的竞争力指标。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圣  
传统观点将进口产品的涌入单纯视为美国纺织服装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冲击因素。然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事实上实施了多项产业转型策略,产业运行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对转型后的美国纺织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由于产业自身特点和美国特定的生产要素禀赋,美国纺织产业和服装产业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转型路径,转型后的美国纺织产业与进口产品依然偏向竞争性关系,美国服装产业与进口产品则形成了合作性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曼青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如美国的硅谷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州的葡萄酒产业区等成为国家和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李洋  刘亚静  
推进"澜湄合作"是中国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澜湄机制成立一年多以来在机制建设、务实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进展迅速。文章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11年和2015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用来评估中国、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六个"澜湄合作"国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研判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优势产业。研究的结果表明:制造业不仅是拉动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也是我国与澜湄五国进行产能合作的重要切入点。澜湄五国在初级产品部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双方正好可以形成产业优势互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