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3)
- 2023(5965)
- 2022(4585)
- 2021(4277)
- 2020(3433)
- 2019(8064)
- 2018(7646)
- 2017(15100)
- 2016(7590)
- 2015(8819)
- 2014(8503)
- 2013(8816)
- 2012(8364)
- 2011(7745)
- 2010(7313)
- 2009(6800)
- 2008(6641)
- 2007(5656)
- 2006(5011)
- 2005(4626)
- 学科
- 济(44899)
- 经济(44871)
- 业(18311)
- 管理(18128)
- 方法(17185)
- 数学(15712)
- 数学方法(15678)
- 中国(14416)
- 企(13422)
- 企业(13422)
- 产业(10560)
- 贸(10450)
- 贸易(10445)
- 业经(10307)
- 易(10263)
- 农(10120)
- 地方(8372)
- 制(7026)
- 环境(6552)
- 结构(6490)
- 农业(6409)
- 技术(6282)
- 发(6256)
- 财(6048)
- 出(5968)
- 银(5962)
- 银行(5962)
- 行(5865)
- 关系(5824)
- 融(5634)
- 机构
- 大学(114874)
- 学院(113724)
- 济(64797)
- 经济(64177)
- 研究(46097)
- 管理(43364)
- 理学(37326)
- 理学院(36952)
- 管理学(36714)
- 管理学院(36495)
- 中国(35944)
- 京(24754)
- 财(24532)
- 科学(23224)
- 经济学(22565)
- 所(22037)
- 经济学院(20444)
- 财经(20281)
- 研究所(20124)
- 中心(19329)
- 经(18780)
- 院(16501)
- 北京(16384)
- 财经大学(15262)
- 科学院(14549)
- 江(14396)
- 农(14321)
- 研究中心(13737)
- 范(13581)
- 师范(13510)
- 基金
- 项目(76478)
- 科学(62609)
- 基金(58913)
- 研究(58290)
- 家(50934)
- 国家(50625)
- 科学基金(43581)
- 社会(42043)
- 社会科(40281)
- 社会科学(40275)
- 基金项目(30259)
- 省(26271)
- 教育(24675)
- 自然(24542)
- 资助(24100)
- 自然科(24005)
- 自然科学(24000)
- 自然科学基金(23636)
- 划(22759)
- 编号(20628)
- 国家社会(19511)
- 中国(19288)
- 发(19163)
- 部(18874)
- 重点(17486)
- 发展(16869)
- 教育部(16689)
- 展(16644)
- 创(16549)
- 成果(16140)
共检索到172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建丽
汽车产业作为德国先进工业技术的代表,已成为实践其工业4.0这一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德国汽车业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系统正在成为现实,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能源结构迅速变动、国际竞争加剧、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汽车消费观念逐渐转变的新形势,克服自主品牌乘用车面临外资品牌的挤压式竞争、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回落、整车出口乏力、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品牌溢价能力弱等困难和挑战,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已日显重要和紧迫,建议加大力度做好电动汽车、车联网等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细化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混合动...
关键词:
工业4.0 汽车产业 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史天泽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相继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对广受关注的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的最终目标均指向智能制造体系,然而其具体内涵有所不同。根据中国产业现状,着重指出了以产业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载体的重要意义,并对智能制造前景下汽车产业的变化与不变、挑战与机遇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小明
智能汽车代表着汽车未来发展趋势,汽车智能化升级发展将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应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深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的基础与环境,得到如下结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应推动汽车产品智能化、汽车制造智能化,加快汽车产业模式变革和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从加强战略谋划、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运行标准和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创新联盟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汽车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智能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做到了开放,却没有很好地自主;做到了合作,却没有很好地学习;做到了自主,却没有很好地创新……在跨国公司垄断全球汽车产业的局面下,中国汽车产业有无必要拥有自主品牌?有无可能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能否成长出几个全球性的"中国自主品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润琴
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入世后其前途和命运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入世后我国许多行业的产品将会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工业可能是受冲击最大、负面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模块技术作为一种产业内分工技术,在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在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导致我国汽车产业长期停留在价值链低端,成为国外汽车业巨头的"组装车间",阻碍了我国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主要障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模块化 汽车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晶
模块化是新经济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升级在模块化产业结构中具有新的内涵与意义。该文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关键技术模块上对发达国家有着较强的依赖,而本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仍处在小而散的状态下,进而提出持续的技术学习和高强度的自主研发是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基本战略思想。
关键词:
模块化 汽车产业 升级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自力
历时约100年的日本汽车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日本汽车制造业长期雄踞世界。日本汽车产业的成长具有各产业的协调发展、要素市场发达、产业聚集、劳动生产率高、国内市场大等特点。日本政府选择了贸易保护政策、较积极的财政政策、现代公司制度、现代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汽车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日本汽车产业成长的特点和制度选择对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成长 制度选择 日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国 张宇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文章根据2002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不同时期各项系数并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自身价值增加能力不足,产出结构中产品产出同技术产出不匹配;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带动作用最明显,对消费需求依赖度逐步扩大;汽车产业与自身的关联性最强,与其他产业存在多种直接间接联系,其结构优化将会间接影响其他产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本文利用中国汽车工业1998—2008年的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已从竞争型转向了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集中度对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为正效应,但对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剖析了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市场集中度提高提升市场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市场集中度对内外资企业市场绩效影响程度差异的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产业竞争力 价格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慰 李怀
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看,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零部件供应商在创新方面的投入高于整车生产企业,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创新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研究发现,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创新投入远大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投入。并且,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间技术扩散的方法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区别。本文在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刻画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多种机制,如模仿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积累和自主创新机制等,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归纳出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中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关键词:
汽车工业 自主创新机制 开放式创新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