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4)
- 2023(8770)
- 2022(7470)
- 2021(6773)
- 2020(5555)
- 2019(12359)
- 2018(11946)
- 2017(23863)
- 2016(12922)
- 2015(14274)
- 2014(14440)
- 2013(13957)
- 2012(12996)
- 2011(11842)
- 2010(12144)
- 2009(11579)
- 2008(11554)
- 2007(10563)
- 2006(9682)
- 2005(9003)
- 学科
- 济(52861)
- 经济(52781)
- 管理(44629)
- 业(38053)
- 企(31678)
- 企业(31678)
- 方法(17029)
- 财(16993)
- 制(16162)
- 农(15154)
- 数学(14769)
- 中国(14720)
- 数学方法(14566)
- 地方(14373)
- 业经(12555)
- 体(10559)
- 策(10432)
- 银(10223)
- 银行(10217)
- 环境(9940)
- 行(9828)
- 融(9593)
- 金融(9590)
- 农业(9485)
- 务(9456)
- 财务(9429)
- 财务管理(9406)
- 贸(9335)
- 贸易(9331)
- 易(9077)
- 机构
- 学院(184899)
- 大学(182972)
- 济(81819)
- 经济(80031)
- 管理(70933)
- 研究(64974)
- 理学(59898)
- 理学院(59234)
- 管理学(58449)
- 管理学院(58062)
- 中国(51154)
- 财(42405)
- 京(37955)
- 科学(35839)
- 所(31941)
- 财经(31683)
- 江(30417)
- 中心(29780)
- 经(28552)
- 研究所(28192)
- 农(25353)
- 经济学(25205)
- 院(24112)
- 范(24094)
- 师范(23931)
- 北京(23898)
- 州(23418)
- 财经大学(23125)
- 业大(22543)
- 经济学院(22506)
- 基金
- 项目(118230)
- 科学(95537)
- 研究(91616)
- 基金(86505)
- 家(73631)
- 国家(73024)
- 科学基金(63674)
- 社会(60255)
- 社会科(57224)
- 社会科学(57217)
- 省(46081)
- 基金项目(44665)
- 教育(41697)
- 自然(38504)
- 划(38425)
- 编号(37658)
- 自然科(37584)
- 自然科学(37576)
- 自然科学基金(36896)
- 资助(34866)
- 成果(32020)
- 制(28490)
- 部(27148)
- 重点(27010)
- 课题(26791)
- 发(26763)
- 国家社会(25126)
- 创(24779)
- 性(24244)
- 教育部(23661)
共检索到293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付保宗
产能过剩,即在一定条件下需求与供给相对变化引起的行业供需关系的失衡。本质上讲,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是市场性因素和非市场性因素对行业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不可避免,治理上需区别对待不同产能过剩类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玄
1.彻底摆脱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在要素投入上,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要高度重视知识技术的积累,增加知识技术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鼓励加工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调动现有科技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巫和懋 邢亦青
在经济景气循环下,产能过剩经常成为经济复苏中重要和必须应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产能过剩不仅由经济周期波动引起,更可能有投资层面的成因。在林毅夫(2007)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的过程。本文着眼于投资建厂时信息不完全,尤其是"行业内企业总数目不确知"这一因素,建构了一个先建立产能、再进行市场竞争的动态架构,提出"潮涌现象"的微观理论基础——看似"盲目"的结果其实是对其他企业和总量信息了解不足所导致的理性结果。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实际数量、行业外部前景、建厂成本等因素对产能利用率、市场均衡价格、企业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献军
2013年12月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介绍了当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电解铝产能是否过剩的判断指标,剖析了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缺乏竞争力产能和扩大铝消费等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王晓姝 付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铝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部分装备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峻,并有向上下游行业蔓延的趋势,资源和能源瓶颈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等等。尽管从2002年开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和引导铝工业行业的发展,但是其迅猛扩张的势头依旧不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电解铝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后认为,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形成,与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存在直接的关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加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韧 张奇佳
产能过剩领域的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广受关注,但现有研究对其微观影响因素和宏观响应机制缺乏系统梳理。选择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5个代表性产能过剩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对应领域的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t模型从量、价两个维度进行了计量检验。发现:(1)产能过剩领域的金融资源配置更多受非市场化因素影响而与实际经营效益脱节,金融资源和利率补贴被优先提供给了那些经营绩效差,但在存量负债、存续年限或所有制上拥有优势的企业;(2)微观金融资源错配映射于宏观货币层面,会引发产能过剩领域中企业债务负担的"逆周期"变化和"逆调控"特征,既会通过"僵尸企业贷款"等方式恶化产能格局,也会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诱发"杠杆率悖论"。由此,解决微观金融资源错配是进行供给侧改革并实现结构性去杠杆的基础,这需要深化金融体系改革,重新定位政企和银企关系,重构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也需要整治僵尸企业贷款,重塑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行业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金融资源错配 杠杆率悖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琪
1.分业施策,把好产能审批关。一是对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分业施策。对于钢铁、煤炭等绝对过剩行业,要坚决把住源头,严格执行规划,坚决淘汰落后,提高门槛,用差别水价电价、用环保标准倒逼其退出市场。对于玻璃、造船等结构性过剩行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升级,集中力量研发高端产品。二是停止审批新增产能和化解"未批先建"。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和产能核增项目。同时,加快修订过剩产能行业的环保、节能标准。对于达到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标准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米黎钟 曹建海
本文在界定生产能力过剩涵义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及其重工业化特征.从市场预期、要素定价、投资体制、宏观经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原因,提出了消除生产能力过剩“长短结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能力 过剩 调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爽
对于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学术界一直试图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普遍从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完全产权的存在等方面出发。而国内学者对产能过剩问题的形成原因更多的关注宏观层面,而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关注明显不足。本文构建了一个最优投资决策与最优薪酬合同的理论模型,从企业层面对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的存在性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管理者努力程度增加、资本投入增加、投资项目风险性增加都可能导致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振
产能过剩是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外在表现,探讨产能过剩的成因对于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规范产业组织内企业竞争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并评述了现有文献关于产能过剩成因的几类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产能过剩"成因的一个理论架构。本文指出政府干预和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市场进入和退出决策的激励扭曲可能是当前产能过剩的主要成因,解释了为什么产能过剩会在一些特定产业反复出现以及为什么处于产业周期早期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最后,本文针对完善市场机制灵活性和产业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产能过剩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劲 付保宗
我们认为,当某一行业领域产能富余超过一定限度,并导致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时,即出现了"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部分工业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其中,"周期性"与"非周期性"产能过剩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能过剩发生的频度相对较高。从不同行业类型看,轻工业领域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征较为明显;而重化工业领域中的"体制性产能过剩"特征较为突出;部分新兴产业也表现出"结构性和体制性产能过剩"并存的特征。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评价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秀兰 郭平 蒋春艳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传统工业大省河北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化解工业过剩产能不仅重要而且非常紧迫。文章分析了河北省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化解河北省工业产能过剩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工业 产能 产能过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