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4)
2023(2796)
2022(2475)
2021(2427)
2020(1933)
2019(4634)
2018(4670)
2017(8725)
2016(5039)
2015(5713)
2014(6185)
2013(5907)
2012(5462)
2011(4869)
2010(5093)
2009(4587)
2008(4681)
2007(4462)
2006(3993)
2005(3673)
作者
(14918)
(12216)
(12119)
(11471)
(7677)
(5952)
(5650)
(4814)
(4714)
(4702)
(4262)
(4197)
(4099)
(3833)
(3821)
(3811)
(3667)
(3646)
(3583)
(3491)
(3088)
(3080)
(2961)
(2877)
(2861)
(2831)
(2804)
(2603)
(2526)
(2473)
学科
(17421)
经济(17403)
管理(13196)
(10279)
(8119)
企业(8119)
土地(7985)
(6155)
(5418)
方法(5017)
中国(4611)
(4473)
经济学(4208)
理论(4053)
数学(3941)
数学方法(3854)
业经(3806)
(3788)
教学(3761)
农业(3481)
地方(3382)
问题(3329)
教育(3302)
环境(3231)
(3033)
(2954)
资源(2794)
(2776)
财务(2762)
财务管理(2744)
机构
学院(68059)
大学(66218)
管理(24049)
(22675)
研究(22284)
经济(21819)
中国(18951)
理学(18739)
理学院(18488)
管理学(18099)
管理学院(17979)
(15832)
科学(14590)
(13222)
(12195)
(12014)
(11559)
中心(11112)
(10591)
业大(10512)
研究所(10440)
北京(9988)
(9957)
师范(9856)
(9773)
农业(9565)
技术(9465)
(8575)
财经(8533)
职业(8105)
基金
项目(38920)
研究(30313)
科学(29061)
基金(25272)
(21983)
国家(21765)
科学基金(18064)
社会(16509)
(16323)
社会科(15396)
社会科学(15389)
编号(14529)
教育(14492)
(13411)
基金项目(13136)
成果(12031)
自然(11643)
自然科(11319)
自然科学(11318)
自然科学基金(11090)
课题(10478)
资助(10466)
重点(8761)
(8731)
(8444)
项目编号(8046)
(8044)
(7801)
(7591)
大学(7450)
期刊
(33785)
经济(33785)
中国(22015)
研究(19988)
教育(12235)
(11341)
(10850)
学报(10101)
科学(9861)
管理(9234)
技术(8044)
农业(7483)
大学(7027)
图书(6699)
学学(6114)
业经(6073)
(5334)
金融(5334)
国土(5108)
书馆(5083)
图书馆(5083)
土地(4761)
资源(4671)
职业(4396)
财会(4082)
问题(3919)
(3909)
财经(3889)
(3861)
论坛(3861)
共检索到117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柏明华  赵锦联  
为节约土地资源、破解项目用地难题、拓展工业项目用地空间,保证有限土地的高效利用,江苏省阜宁县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深化工业项目评审机制成立"工业投资项目评审领导小组"。阜宁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规定县发改委、经信委、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人社局为项目评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2008年,国土资源部党组、部领导强调要研究"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集约利用土地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要让用地单位,设计、使用单位和个人能够真正自觉地或不得不考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问题,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帅文波  杜新波  
从分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和规律入手,得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质内涵就是经济内涵,因此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动力机制自然是经济利益机制。而造成当前我国土地低效利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利益政策失衡和相关调控政策不到位。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利益系统构成与冲突表现,探索建立土地利益衡平机制,并以相关土地集约利用途径作为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明军  
中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具有渐进提升的演进特征,在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水平提高、市场关系互动、宏观管理调控等配合协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在土地收益形成分配程序、利用约束等方面仍存在政策不足,其主要成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土地的"公共利益"内涵未能明确界定、土地弱势群体组织资源的极度缺乏等。土地政策创新的着力点在于:全局优化的规划编制、合理的审批机制、公平的市场化地价管理、公正的"公共利益"奉献补偿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资产化管理机制、科学的执法监管跟踪机制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拥军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严管控、深挖潜、促节流、重开源"的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多措并举转变用地方式,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节约集约用地重实效见成效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向立体空间要效益。如皋市已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先进地区",通过多元化投资和多方式融资,目前全市各类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拥军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严管控、深挖潜、促节流、重开源"的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多措并举转变用地方式,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节约集约用地重实效见成效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向立体空间要效益。如皋市已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先进地区",通过多元化投资和多方式融资,目前全市各类高标准厂房建设与使用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岑福康  
在外界看来,"上海已经没有新增建设用地可用"。但我们认为,发展,未必非得新增土地,深度的节约集约用地,一样可以支撑起上海未来的发展。节约事大,制度体系是支撑2014年,上海市,确定了规划土地管理"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构建了土地利用资源、效能、机制"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五量调控"包括:1.总量锁定——严格规划管控,锁定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将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226平方公里作为上海未来建设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江西省全南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天中  赵强军  郭思岩  刘赟  周欣花  
[目的]目前,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光伏项目,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甘肃省2013~2015年已建设的106个光伏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具体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通过从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结构、用地效益4个评价方面选取11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指标权重,依据3δ法则及文献规范资料确定各指标标准值,最后对典型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测算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通过实证分析,甘肃省106个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较高,按照节约集约度等级划分,处于低度利用的项目为4个、适度利用66个、中度利用34个、高度利用2个;在具体4个评价方面,光伏建设项目整体在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效益评价层分值相对较高,但各具体评价单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个别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项目用地结构评价层得分整体相对较低,通过建设项目内部功能区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光伏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从单位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四个维度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反映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天中  赵强军  郭思岩  刘赟  周欣花  
[目的]目前,针对具体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单一,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文章通过选取甘肃省光伏项目,从用地规模、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建设项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为基础,选取甘肃省20132015年已建设的106个光伏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具体建设项目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等数据资料,通过从用地规模、用地强度、用地结构、用地效益4个评价方面选取11个具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巨革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研究结论: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晶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在"管好用活"土地上做文章,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推进了宜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2009年,宜都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9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旭  刘小平  薛姝  
研究目的:对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湖南省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湖南城市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加大耕地保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等措施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邵晓梅  
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董玛力   邱滋璐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过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有效手段,在互动机制下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综合系统。(2)实践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面临治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错位、治理主体关系协调难、精细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治理手段亟需创新转型等挑战。(3)建立健全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现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落地,优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完善精细化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研究结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以现代治理思维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