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2)
2023(8160)
2022(6816)
2021(6403)
2020(4887)
2019(11536)
2018(11716)
2017(20260)
2016(12230)
2015(13730)
2014(13984)
2013(12955)
2012(12359)
2011(11649)
2010(12200)
2009(10728)
2008(10655)
2007(9595)
2006(9139)
2005(8758)
作者
(32248)
(26626)
(26536)
(25414)
(17089)
(12887)
(12219)
(10563)
(10334)
(9820)
(9244)
(8989)
(8793)
(8753)
(8552)
(8357)
(7928)
(7912)
(7795)
(7751)
(7247)
(6762)
(6458)
(6345)
(6279)
(6131)
(5975)
(5950)
(5501)
(5348)
学科
(46133)
经济(46082)
管理(23703)
中国(22804)
(21977)
教育(20497)
地方(17684)
(15689)
企业(15689)
(14599)
业经(12254)
(11627)
(11624)
理论(10333)
地方经济(9958)
(9938)
(9932)
金融(9932)
(9832)
银行(9821)
农业(9778)
(9692)
方法(9656)
发展(9297)
(9170)
(8684)
教学(8529)
(8492)
技术(8111)
数学(7913)
机构
学院(158876)
大学(158547)
研究(67026)
(60576)
经济(58958)
管理(48646)
中国(45986)
理学(39351)
理学院(38684)
科学(38155)
管理学(37908)
(37702)
管理学院(37558)
(34713)
(34041)
师范(33840)
教育(33590)
研究所(30865)
(29956)
(28560)
中心(28150)
师范大学(27543)
北京(25899)
(24868)
(24017)
技术(23040)
(22728)
职业(21440)
财经(21400)
(20272)
基金
项目(91692)
研究(78900)
科学(72775)
基金(59177)
(49969)
国家(49265)
社会(46258)
教育(43993)
社会科(43456)
社会科学(43449)
科学基金(40637)
(39267)
编号(35910)
(34356)
成果(32487)
课题(30090)
基金项目(29654)
(27542)
(25402)
资助(23648)
发展(22987)
重点(22652)
(22543)
规划(22073)
自然(21850)
(21413)
自然科(21247)
自然科学(21243)
(21022)
自然科学基金(20820)
期刊
(82831)
经济(82831)
研究(66129)
教育(58039)
中国(53054)
(24691)
(21835)
管理(20706)
学报(19907)
技术(19832)
科学(19460)
(18499)
金融(18499)
农业(16788)
大学(16519)
职业(16099)
业经(14543)
学学(13537)
经济研究(12799)
(10994)
论坛(10994)
技术教育(10894)
职业技术(10894)
职业技术教育(10894)
财经(10837)
问题(10155)
(9661)
(9556)
(8841)
图书(8062)
共检索到285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勇旗  
工业革命前,职业教育为英国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却受到了阻碍;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又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人类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教育体系、劳动力结构、公民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进对于以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为主要职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影响,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整个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伴随着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张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张原,2012)。自进入2010年以来,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2013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婧  耿成义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重建更是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在德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揭示了职业教育对社会及个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重视职业教育功能的转变和发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深度网络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生产组织分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对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人才规格提出新诉求;其二,职业教育手段、教育流程与教育治理面临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体新科技的浸润改造;其三,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其四,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构成、智能结构与教学能力方面提出新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文杰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企业、政府具有多重作用。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元的:一是对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人才规格提出新诉求;二是教育手段、教育流程与教育管理面临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体新科技的浸润改造;三是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构成、智能结构与教学能力方面提出新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正伟  李茂国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人本主义的工程观、实践主义教育思想将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对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分解,提出我国工程教育治理体系的重构;我国工程教育与中国工业界及国际工程教育的融合创新;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融合创新等战略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人缘  吴雪萍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和3D(三维)打印等技术为代表,正在引领世界各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此轮工业革命驱动制造业向智能生产转型,由此带来对工业人才培养的全新需求。为顺应时代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智能型人才和生态型人才。为此,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应该从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重构专业体系和重组课程内容等方面满足经济发展新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昱霖  
物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旅游业广泛应用,由此引发旅游产业融合逐渐加速、旅游企业运营模式不断变革、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升级。随着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工作世界变革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旅游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和人才质量问题将更加突显出来。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体系都亟待通过变革回应工作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少娟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潮中,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为保障这些战略有相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美国职业教育进行了"三维合力"变革,德国职业教育进行了"多点构筑"变革,英国职业教育进行了"量质齐升"变革。发达国家的这些变革具有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广泛参与、突出培养重点、注重前瞻改革的共性特征,启示我国要构建适应工业转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升级、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和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封凯栋  
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要继续完成的紧迫任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规模却依然需要通过发展转型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有效赶超,这是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赶超经验中所未见的。但西方国家在多次工业革命历程中转型升级的经验依然可以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即促进社会系统内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的融合互动是推动创新系统转型升级的核心,这种转型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而社会基础的僵化则很可能妨碍转型。文章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实践,指出应总结、研究并扩散我国在自主创新中在组织创新、生态创新方面的经验,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制度环境的创新来撬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祺  
近年来,有关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论述引发人们关注。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加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实现我国"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将加速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同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佑镁  
新工业革命催生了个体制造时代,创客登上了历史舞台;数字技术的发展降低了创新的准入门槛,推动了众创时代的民主化创新,创客发展迎来历史机遇。创客运动为创客的先声,激发个体自造者的创新活力;创客精神是其内核,融入DIY、创新、自组织、互联网+四大基因;创客空间是载体,支持开源共享、协作共创和跨界创新,养成追求创变、乐于分享、善用工具和融合玩学的创客行为特质;创客文化是其给养,通过持续不断的涵化和濡化,使之成为一种主流的、引领创新创业的众创文化。构建融合全人发展的创客教育新生态,可以清晰地描述创客要素整合于教育系统的基本框架,从资源开放、课程重构和知识创造嵌入,通过创客增强教学、创客融合课程、创客变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枭吟  王晗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融合创新为源泉、以制造智能化为核心、以高度数字化为扩散动力,深刻影响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与变化。在微观企业层次,全球价值链呈现众包模式创新、柔性化定制生产、大数据管理的特点;在中观产业层次,展现出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链条趋势;在宏观分工与贸易层次,表现出多极化、"片段化"的发展趋向。中国要积极推动企业多方式创新,全方位融入全球价值链;优先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高标准对接全球价值链;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对话,战略性整合全球价值链,从而实现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真虹  侯琳洁  李倩雯  哈利·海林斯  
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何对港口产业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文献论及。本文在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海运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港口发展自身规律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未来港口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基于6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论证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下港口发展的趋势,给出了未来港口的发展模式,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港口作为洲际之间和洲域之内连接的重要节点,将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通过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而成为一个生态性港口;港口将成为密切区域内物资联系的集散、分拨和配送中心,成为贯通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成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港口,成为信息高度集成的智慧港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