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8)
2023(8449)
2022(7186)
2021(6585)
2020(5558)
2019(13188)
2018(13338)
2017(25870)
2016(13816)
2015(15361)
2014(15475)
2013(15078)
2012(13734)
2011(12474)
2010(13163)
2009(12553)
2008(12127)
2007(10622)
2006(10080)
2005(9249)
作者
(38178)
(32176)
(32050)
(30730)
(20657)
(15084)
(14571)
(12319)
(12204)
(11456)
(11245)
(10612)
(10606)
(10402)
(10079)
(9963)
(9428)
(9273)
(9214)
(8570)
(8357)
(7868)
(7797)
(7532)
(7349)
(7276)
(7125)
(6706)
(6526)
(6213)
学科
(81994)
经济(81937)
管理(37226)
(33234)
方法(30076)
(27755)
企业(27755)
数学(27456)
数学方法(26931)
地方(19076)
中国(18060)
(15042)
业经(14752)
(14458)
(13615)
地方经济(13174)
(13127)
(11057)
理论(10974)
(10589)
金融(10589)
农业(10236)
(9655)
银行(9649)
(9305)
环境(9166)
(9063)
(9002)
贸易(8995)
(8653)
机构
学院(197324)
大学(196656)
(95598)
经济(93887)
管理(73600)
研究(71296)
理学(62624)
理学院(61935)
管理学(60599)
管理学院(60206)
中国(54073)
(43078)
(41015)
科学(39660)
(35864)
财经(33049)
研究所(32062)
经济学(31082)
中心(30610)
(30398)
(29928)
经济学院(27483)
(27168)
北京(26520)
(25431)
师范(25233)
(25202)
业大(24783)
财经大学(24303)
(23587)
基金
项目(122767)
科学(97492)
研究(91163)
基金(89299)
(76884)
国家(76282)
科学基金(65883)
社会(60355)
社会科(57162)
社会科学(57146)
(48183)
基金项目(45429)
教育(43367)
自然(40703)
自然科(39800)
自然科学(39795)
(39654)
自然科学基金(39049)
资助(38382)
编号(35871)
成果(29559)
重点(28092)
(27647)
(27502)
课题(26167)
国家社会(25350)
(25333)
教育部(24347)
创新(23705)
大学(23587)
期刊
(114626)
经济(114626)
研究(67502)
中国(42574)
(33805)
管理(31183)
学报(25661)
科学(25266)
(24689)
教育(23685)
技术(20709)
大学(20677)
经济研究(20232)
(19892)
金融(19892)
学学(19420)
财经(18065)
农业(16142)
(15821)
业经(15575)
问题(14106)
统计(13831)
技术经济(12514)
(12001)
决策(11053)
(10245)
世界(10102)
国际(9093)
商业(9069)
经济问题(9038)
共检索到314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本文构造两部门(农业和工业)模型经济来模拟实际经济特征,并探讨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由此解释与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促成工业革命的内在力量是追求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构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内因。所有其他的因素,诸如制度、贸易、蒸汽机发明或者内生技术进步或人力资本积累都不过是为它服务的条件或工具。没有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只会维持相对平稳的Malthus状态;有了资本主义精神,经济就会不断突破原有均衡,实现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仁祥  喻平  
本文通过部门间的外溢效应来研究引进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外资与内资的两部门模型,并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两部门间相互存在外溢效应。对中国经济外资与内资数据的描述性分析、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以及外溢效应分析后,发现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正在增强,但对内资的外溢效应正趋于减弱。与此相适应,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应该由依靠政策优惠为主向依靠增强内资实力为主转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阳小晓  包群  赖明勇  
通过对Feder(1983)模型引入适应性预期过程并考虑了双向外部效应,文章采用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两部门模型,针对中国1978~2000年期间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银行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实际部门对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大于银行部门对实际部门的外部效应,说明我国银行发展基本处于"需求带动型"阶段,进一步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的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效应,而银行发展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解垩  
借鉴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教育类似于出口的思想,通过面板数据(Paneldata)分析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只有0.13%,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溢出效果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产出弹性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递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加国家高等教育投入、发展高低重心不同的高等教育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正确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佳宾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当代新技术革命,对构成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对象范围、劳动主体素质、劳动手段革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当代新技术革命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体。同时,新技术革命拓展了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市场的生产、交易和沟通方式,凸显了技术先行优势在全球分工中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处在扬弃过程之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这次新技术革命最初从美国开始,以后逐步扩展到西欧、日本和苏联,不仅在个别科学理论和技术领域里出现新的突破,而且在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里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科技群,并出现一批含有高科技成分的产业群;新技术革命至今还在继续发展,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当代资本主义发生许多新的变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钊  李国平  王舒健  
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关联机制,通过两部门模型揭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方式:外部性和边际生产力差异。中国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M2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与经济长期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谷萌菲  
统一增长理论解释了人类从原始停滞时期到现代持续增长时期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机制,自21世纪初兴起以来,便成为增长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近十几年,学界从不同侧面对统一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相关文献大量涌现。本文重点倾向于对统一增长理论框架下建立和发展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进行梳理和评述。两部门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本文把统一增长理论中的两部门分析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两部门分析进行了对比考察,从中概括出两种理论的共同点和差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五六  
本文在一般化两部门生产函数模型基础上,运用门限理论,建立了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该模型在存在门限效应时,更能够表达生产要素对产出的非线性机制的内涵。在以两部门生产函数门限模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为例的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1988年前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关系不显著,在1988年后其关系才显著,且对非能源部门存在显著的外溢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传勇  张曙光  昌敦虎  
基于"干中学"的思想,建立了一个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动态优化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稳态增长解。在模型稳态增长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和规范特征,即耗竭性资源消耗速率、经济系统中各类消费偏好和技术参数、污染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应满足的动态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文章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原假设条件下,通过数学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成立的;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抽象出新的假定条件,即将劳动主观条件变化引入到这一理论模型中,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在新的条件下两部类的经济增长关系会呈现出:第一部类增长快于第二部类、第二部类增长快于第一部类和两部类同步增长这三种不同情况。文章最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斗  
进入21世纪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导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动荡。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完美"与"得体",针对危机根源的探究,学者们集思广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良现行资本主义的路径。作为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入探析和思考的结晶,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杜里恩、汉斯约里·赫尔、克里斯蒂安·凯勒曼的力作《危机后的反思——西方经济的改革之路》一书,勾勒了一副西方经济的改革蓝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玉斗  
进入21世纪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导致了各国国民经济的动荡。面对危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完美"与"得体",针对危机根源的探究,学者们集思广益,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芳  余长林  
借鉴Feder(1983)两部门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改进的包含金融部门和实际经济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全国样本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以各省银行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以投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总额为测度指标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从三大地区估计结果来看,以各省贷款总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显著,而东部地区显著为正,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以投向非国有企业的贷款额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地区都是显著的,但显著性程度和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