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8)
2023(11513)
2022(9759)
2021(8860)
2020(7595)
2019(17834)
2018(17353)
2017(33859)
2016(18059)
2015(21012)
2014(21051)
2013(21416)
2012(20514)
2011(18809)
2010(18839)
2009(17911)
2008(17648)
2007(15724)
2006(13921)
2005(12819)
作者
(53819)
(45431)
(44996)
(43280)
(29083)
(21686)
(20611)
(17521)
(17199)
(16024)
(15750)
(15024)
(14492)
(14368)
(14361)
(14124)
(13300)
(13215)
(13104)
(13065)
(11386)
(11168)
(10917)
(10408)
(10351)
(10235)
(9900)
(9677)
(9111)
(8956)
学科
(105115)
经济(105028)
管理(49745)
(47387)
方法(44487)
数学(40492)
数学方法(40263)
(36237)
企业(36237)
中国(25668)
(22802)
地方(21469)
(21265)
(18674)
贸易(18666)
(18261)
(18112)
业经(17691)
(15753)
农业(15429)
地方经济(14109)
(13906)
金融(13903)
环境(13534)
(13524)
(13369)
银行(13345)
(12783)
(12211)
财务(12193)
机构
大学(281534)
学院(277034)
(136388)
经济(134124)
管理(104815)
研究(101414)
理学(89923)
理学院(88933)
管理学(87786)
管理学院(87252)
中国(78163)
(59415)
(58848)
科学(56860)
(51413)
财经(47924)
研究所(46398)
中心(45183)
经济学(45072)
(43774)
(43647)
经济学院(40661)
(40231)
北京(37819)
业大(37151)
财经大学(35515)
(35507)
(34626)
农业(34377)
师范(34328)
基金
项目(176760)
科学(140391)
基金(132396)
研究(129336)
(114666)
国家(113805)
科学基金(97181)
社会(86973)
社会科(82724)
社会科学(82704)
基金项目(68793)
(64863)
自然(59749)
教育(58407)
自然科(58394)
自然科学(58374)
自然科学基金(57423)
资助(55732)
(55379)
编号(49854)
(41807)
成果(41336)
重点(39917)
(39401)
国家社会(37852)
教育部(36401)
(35769)
中国(34897)
人文(34760)
课题(34321)
期刊
(150969)
经济(150969)
研究(87941)
中国(50977)
(45680)
学报(40664)
(38888)
科学(38039)
管理(37838)
大学(30863)
学学(28837)
(27259)
金融(27259)
经济研究(26323)
农业(26125)
财经(25502)
技术(23234)
(22078)
教育(20919)
问题(20382)
业经(20348)
(18844)
技术经济(16641)
世界(16599)
国际(16272)
统计(15923)
(14862)
(13579)
理论(12876)
经济问题(12747)
共检索到423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均立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提出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边际效应及拉动弹性,指出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增长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带动内需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弥  孟耀  
我们知道,创业是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经济增长又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增加。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创业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从而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作用。但是,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它们的关系如何,直接研究起来较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湖  
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训练  侯莉  
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基础性保障作用。本文将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统计数据对能源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能源部门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鑫铖  谭鑫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被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忽视。本文通过扩展传统的增长核算理论,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投入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对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每年拉动1.1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稳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并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输入国。外资的引入对于弥补经济建设初期国内资金短缺,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和促进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却十分有限。本文借助于“索洛剩余”,对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同现实一致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蒲志仲  刘新卫  毛程丝  
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的三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估算了1952~2012年及不同阶段能源等要素的产出弹性,能源等要素和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能源产出弹性和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次于资本,远高于劳动力要素;两要素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中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部分应归功于能源,能源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包含能源要素的经济增长核算,能更好地揭示经济增长的源泉,反映不同阶段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体制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鼎权  
为了明确教育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文章基于数据包络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性影响。采用高效率的数据包络模型建立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地区差异的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和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对数据模型的应用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教育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耀群  张磊  郝瑛  
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依据古典生产函数模型和管理的经济学意义 ,建立了可测量管理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扩展的生产函数模型 ,并依此对黑龙江省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炬  
学术界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发动机,但经济增长有多大程度归因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指标如何评价目前仍无定论。本文从R&D人员和R&D经费投入及专利申请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运用理论模型阐述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实证中通过ECM模型加以证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宁  
消费作为驱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贡献相对较低。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冲击,使业界人士越来越关注消费的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将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消费信贷变得尤为重要,因为金融机构通过消费信贷鼓励消费、刺激内需,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消费信贷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工具将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发展消费信贷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敬东  
针对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显著这一问题和相关悖论,本文澄清了造成这一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测算方法在考虑消费、投资和出口对GDP的贡献时混淆了进口在GDP总量核算和贡献率分解核算中的不同作用,违背了贡献率核算中的进口项目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中的匹配分解原则,从而大大低估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由此所得到的结论及相关的政策分析和建议也就值得商榷。本文的结论与众多的研究结论相反,认为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