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7)
2023(7180)
2022(5933)
2021(5309)
2020(4297)
2019(9274)
2018(8618)
2017(16531)
2016(9087)
2015(9546)
2014(8956)
2013(8620)
2012(7842)
2011(6929)
2010(6636)
2009(5933)
2008(5889)
2007(4924)
2006(4293)
2005(3589)
作者
(26884)
(22599)
(22488)
(21044)
(14169)
(10918)
(9878)
(8788)
(8572)
(7721)
(7647)
(7351)
(7139)
(6935)
(6920)
(6904)
(6902)
(6767)
(6452)
(6305)
(5722)
(5503)
(5244)
(5129)
(5052)
(4924)
(4922)
(4717)
(4538)
(4469)
学科
(35510)
经济(35472)
管理(27771)
(27094)
(20800)
企业(20800)
方法(17609)
数学(16048)
数学方法(15962)
(10795)
(9482)
中国(9061)
业经(8911)
(7983)
贸易(7980)
(7790)
(7389)
农业(7215)
环境(7195)
(6625)
(6241)
银行(6208)
技术(6205)
(6196)
财务(6195)
财务管理(6186)
企业财务(5907)
(5850)
(5837)
地方(5753)
机构
大学(126590)
学院(126172)
(55576)
经济(54802)
管理(50471)
理学(45193)
理学院(44720)
管理学(44090)
管理学院(43874)
研究(43484)
中国(32254)
(28684)
科学(27662)
(25427)
业大(24220)
农业(23049)
(22654)
(21851)
研究所(20398)
中心(19564)
财经(19139)
(17724)
经济学(17639)
(17019)
经济学院(16257)
农业大学(15865)
(15687)
北京(14959)
经济管理(14833)
财经大学(14593)
基金
项目(95751)
科学(76021)
基金(72571)
(66598)
国家(66075)
研究(63050)
科学基金(56196)
社会(44206)
社会科(42111)
社会科学(42099)
基金项目(39057)
自然(37604)
自然科(36814)
自然科学(36802)
(36642)
自然科学基金(36185)
(31474)
资助(27950)
教育(27815)
编号(22275)
重点(21909)
(21166)
(20663)
(20426)
国家社会(19748)
创新(19435)
计划(19182)
科研(18881)
(18563)
教育部(17956)
期刊
(52704)
经济(52704)
研究(31636)
学报(26410)
(25094)
科学(22857)
中国(21102)
大学(19438)
学学(19047)
管理(17020)
农业(17018)
(16697)
(9979)
金融(9979)
经济研究(9777)
财经(9387)
(9357)
业经(9317)
技术(8779)
(8146)
业大(7877)
(7657)
问题(7326)
科技(6905)
农业大学(6904)
技术经济(6659)
商业(6221)
教育(6001)
(5663)
(5553)
共检索到16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媛媛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产业集聚引发的外部性会提高整个产业的环境技术包括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采用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该假说,但仅限于产业集聚的当期指标。同时也发现由于清洁生产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且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末端治理不具有行业特征,并且仅具有环境效益,因此导致核心变量产业集聚、控制变量人均研发对清洁生产的影响更大一些,同时也导致资本劳动比对清洁生产影响显著为负,对末端治理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哲毅  应瑞瑶  周力  
生猪养殖业末端环节面源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在此背景下,选取"技术补贴"、"设施补贴"和"收入补贴"三项补贴政策,构建选择性实验,分析了山东、江苏、福建、四川和江西五省在内的648户养猪户对上述三项畜禽养殖末端污染防治政策的接受意愿。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技术补贴"、"设施补贴"的接受意愿较高,对"收入补贴"的接受意愿不显著。进一步计算出了养猪收入的EKC拐点,分析了拐点两侧样本的设施投入、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对粪便处理量的影响,最后发现只有当收入向设施、技术等方向转变时,收入才对污染处理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楚仁  陈瑾  
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异质性企业经济地理模型考察了工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产率差异越大,工业越趋于集聚;(2)企业生产率下界对工业集聚没有影响;(3)生产率异质性与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方向相反,两者对经济集聚具有替代性作用。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数据库和省份宏观数据验证了这一结果,这意味着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再平衡政策时,需要特别考虑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李慧慧  孙乐  
将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纳入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人口和工业集聚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差异。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加剧了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污染,适度的人口集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污染治理设施共享,可以缓解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生产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活污染主要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其治理难度远大于生产污染,应从消费需求层面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林   安瑶   喻筱珺   方琳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地区,一直致力于减排降污,其作为支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区域建设绿色能源共同体、保障各国能源安全的要求,四川省积极推进能源转型,长期致力于天然气消费普及,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领跑全国。本文选取四川省2009—2016年各地级市的宏观数据,构建不同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成本函数并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估计工业环境效率。基于此,在燃气普及、产业合理化调整和污染物综合处理视角下,探究源头预防和末端治理对工业环境效率和微观企业生产效益的影响,进而估算其减排潜力,为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治理提供政策启示。T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以燃气普及为特征的能源结构调整会在源头上显著提高地区工业环境效率从而降低工业污染排放;而以合理化配置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未能起到减排降污的源头预防作用;以污染物综合处理为代表的末端治理仅促进了工业SO2减排,并未对其他污染物排放产生减排效应。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效益对地区产业结构反应敏感,位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地区的企业将表现出更佳的当期综合盈利和未来成长潜力;而能源结构调整和末端治理由于未能积极影响到企业生产成本,从而没能对企业效益产生显著影响。“十三五”期间,四川省通过末端治理手段在控制工业SO2以及工业烟粉尘排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预估减排目标;但在源头预防方面,三种工业污染物均未能实现预期的最优减排目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彬  刘晓阳  李佳杰  陈洋毅  
在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后,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工业集聚与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金融集聚可以提高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二者对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也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及样本观测时间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深化了工业集聚、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并为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宇  朱英明  王念  
深入研究空气污染是否及如何影响工业集聚发展,对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分析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潜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能源密集型行业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能源密集型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效率具有中介效应,即空气污染能够通过减小行业效率对能源密集型工业集聚产生间接的抑制影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裴宇  朱英明  王念  
深入研究空气污染是否及如何影响工业集聚发展,对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分析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潜在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能源密集型行业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对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对能源密集型行业效率和工业集聚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行业效率具有中介效应,即空气污染能够通过减小行业效率对能源密集型工业集聚产生间接的抑制影响。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协同推动工业高质量集聚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小平   巩淑敏   申端帅   谷晓坤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有效缓解了大都市发展用地需求与供地指标矛盾,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基于助推理论,通过对上海市Q区Z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镇级地方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末端治理过程中将减量指标要求与柔性助推手段相结合,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境差异组合运用助推工具,干预和推动目标主体行为决策,有利于消解政策实施障碍。建议政府在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基于企业、村集体等目标主体的复杂行为和心理特征,结合其多元利益诉求,优化调适政府治理行为,提升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卿诚浩  
文章采用2012年全国1 931个县的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非参数估计方法探究工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集聚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位数模型的回归结果证实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农业机械化、区域经济水平、社会福利和教育涵盖率也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效果不稳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彦瑞  刘强  
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是当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本文探讨了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同时从生产函数角度出发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就政府干预视角下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2004-2018年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且沿海和内陆地区波动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但沿海高于内陆地区;从影响效应看,工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效应并非持续有效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集聚除了直接对绿色经济效率发挥促进效应,还可以通过政府干预的途径来提升绿色经济效率。因此,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需要政府动态调整相关的产业政策,避免工业过度集聚所带来的拥挤效应,以此来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跃  李婷婷  
经济集聚已成为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普遍性特征,它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于中国市域面板数据,揭示当前中国市域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其次,建立比较优势战略、新经济地理、经济政策等因素与工业集聚的实证分析框架,并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显著优势、一般优势、潜在优势工业在空间分布上经历了由2000年的错落相间到2017年的高度集中并呈现由核心区域向周边区域扩散的趋势;在空间维度上,工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市域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集聚具有多源性,比较优势战略、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均是市域工业集聚的形成原因,各影响因素存在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工业集聚易受到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东童童  
地区间工业集聚水平和工业所有制效率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需从多层面提高工业效率,需作细分研究。基于集聚经济理论,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工业集聚对工业体系中不同所有制效率的影响及效应分解。将所有制因素纳入Ciccone和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中,推导出工业集聚与工业所有制效率的理论关系。选取中国31个省级区域2004-2013年的数据,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工业集聚水平提升能够带动工业所有制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二者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业所有制效率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