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5)
- 2023(11846)
- 2022(10133)
- 2021(9507)
- 2020(8210)
- 2019(19114)
- 2018(18995)
- 2017(36353)
- 2016(19765)
- 2015(22255)
- 2014(22398)
- 2013(22011)
- 2012(20113)
- 2011(18185)
- 2010(17833)
- 2009(16556)
- 2008(16267)
- 2007(14384)
- 2006(12176)
- 2005(10606)
- 学科
- 济(83816)
- 经济(83736)
- 管理(58357)
- 业(52707)
- 企(42975)
- 企业(42975)
- 方法(42644)
- 数学(38195)
- 数学方法(37699)
- 中国(22280)
- 财(20686)
- 农(20488)
- 地方(17214)
- 学(16815)
- 业经(16635)
- 贸(14125)
- 贸易(14118)
- 农业(13699)
- 环境(13685)
- 易(13677)
- 务(13521)
- 财务(13470)
- 财务管理(13435)
- 和(13359)
- 制(13152)
- 企业财务(12730)
- 理论(12464)
- 技术(11757)
- 银(11120)
- 银行(11090)
- 机构
- 大学(282209)
- 学院(280780)
- 济(114512)
- 管理(112733)
- 经济(111987)
- 理学(97961)
- 理学院(96886)
- 管理学(95065)
- 管理学院(94527)
- 研究(91258)
- 中国(68675)
- 京(60075)
- 科学(58546)
- 财(50094)
- 农(45892)
- 所(45355)
- 中心(44101)
- 业大(43768)
- 研究所(41672)
- 江(41078)
- 财经(40980)
- 经(37284)
- 北京(37010)
- 农业(36400)
- 范(35878)
- 师范(35485)
- 经济学(35249)
- 院(33350)
- 州(32812)
- 经济学院(32065)
- 基金
- 项目(197446)
- 科学(155964)
- 基金(145157)
- 研究(139385)
- 家(127521)
- 国家(126558)
- 科学基金(109426)
- 社会(88880)
- 社会科(84478)
- 社会科学(84453)
- 基金项目(77618)
- 省(76600)
- 自然(73122)
- 自然科(71408)
- 自然科学(71387)
- 自然科学基金(70043)
- 划(65218)
- 教育(64079)
- 资助(59856)
- 编号(56265)
- 重点(44448)
- 成果(43780)
- 部(43535)
- 发(41951)
- 创(40685)
- 科研(38636)
- 创新(38101)
- 国家社会(37443)
- 教育部(37195)
- 课题(37178)
- 期刊
- 济(115720)
- 经济(115720)
- 研究(73506)
- 中国(49426)
- 学报(44866)
- 科学(41110)
- 财(39823)
- 管理(39064)
- 农(38833)
- 大学(33451)
- 学学(31372)
- 农业(26451)
- 技术(26202)
- 教育(23005)
- 融(20659)
- 金融(20659)
- 财经(19537)
- 业经(19041)
- 经济研究(18285)
- 问题(17374)
- 经(16790)
- 图书(16219)
- 统计(15673)
- 资源(15587)
- 业(14863)
- 技术经济(14662)
- 策(14129)
- 理论(13465)
- 版(13102)
- 决策(12794)
共检索到396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剑锋 秦腾 佟金萍 孙冬营
构建拓展形式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以工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为特征的经济集聚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存在以0.431位拐点的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只有当工业集聚水平超过这一拐点时,工业集聚对用水量才能显现出正外部性的抑制效应;城市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呈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城市的适度集聚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外部性的"拥挤效应",推动用水量的增长;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及技术进步均对用水量增长产生正向的驱动效应,而人力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段芳;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1999~2009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层面就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生产分割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促进了东部与中部工业集聚,阻碍了西部工业集聚,影响程度依次由强变弱;各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对工业集聚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金融要素、政府要素在东中部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递减,在西部则无显著作用。技术要素促进了东部工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自我集聚能力促进了所有区域的工业集聚,服务要素与人力资本要素则不能促进工业集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要素禀赋; 工业集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炳南 段芳
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1999~2009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动态面板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全国与区域两个层面就国际生产分割、要素禀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生产分割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促进了东部与中部工业集聚,阻碍了西部工业集聚,影响程度依次由强变弱;各区域的要素禀赋差异对工业集聚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中,金融要素、政府要素在东中部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递减,在西部则无显著作用。技术要素促进了东部工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自我集聚能力促进了所有区域的工业集聚,服务要素与人力资本要素则不能促进工业集聚。
关键词:
生产分割 要素禀赋 工业集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俞彤晖
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动态负向关联,即流通产业集聚有助于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此外,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政府行为等因素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而工业化水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国有化水平等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应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提升流通产业集聚水平,引导投资向农村倾斜。不断拓展城乡流通的辐射范围,夯实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基础平台建设,落实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城乡收入差距 动态面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通过利用198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的工业集聚特征日益显著,而这主要又是源于非国有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非国有工业较之国有工业具有更为显著的集聚特征。我们对影响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因素所做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的不彻底,其仍然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使得各种经济因素对国有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仍然很微弱;而非国有工业由于产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其生产布局显然受到经济因素的支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经济政策因素均对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基尼系数 新经济地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春 梁银鹤
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采用空间动态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工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工业集聚的因素后,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集聚有着显著为正并且影响正在减弱;外商直接投资对周围省市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并且正在减弱,而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断增强;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企业的吸引在降低,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工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小莉 王洪武 朱磊
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自己独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传统产业集聚研究中使用的测算方法的分析,找到其存在的局限性,并将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到产业集聚效应的测算过程中,测算了1998~2007年10年间天津市工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变动趋势,并选取典型行业对其集聚效应中包含的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聚 面板数据 天津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中,引入高铁变量,构建了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基于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开通高铁对于工业集聚度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高铁数量的增加而加强;高铁的工业集聚效应只在市辖区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显著,作用也最强;高铁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工业集聚,对国有企业的工业集聚则有反向作用;高铁通过影响工业劳动力的流动改变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程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中,引入高铁变量,构建了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基于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开通高铁对于工业集聚度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高铁数量的增加而加强;高铁的工业集聚效应只在市辖区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显著,作用也最强;高铁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工业集聚,对国有企业的工业集聚则有反向作用;高铁通过影响工业劳动力的流动改变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程度。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樊兰
改革开放让更多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工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以及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而协调好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是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利用1998-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对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工业集聚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工业集聚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各省、市、自治区的环境规制强度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适当提高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芳
选取HHI指数测算全国29个省市产业集聚程度,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域。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论表明:产业集聚对我国能耗强度的影响应区分对待。制造业产业集聚整体上增加了中国能耗强度,服务业产业集聚整体上降低了中国能耗强度,各地区产业集聚对能耗强度影响差异性较小。稳健性检验证明回归结果基本可靠。长期来看,制造业产业集聚和服务业产业集聚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格局可能会发生逆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祥栋 张亮亮 赵峥
文章应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展示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基于集聚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马歇尔和雅各布斯的基本观点,本文认为,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非是线性的。多样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U"型特征,专业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倒U"型特征。这两类曲线的拐点与城市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城市规模越大,产业结构的高度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不利,而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有利。政策上,为了维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城市或镇应充分发挥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注重结构调整...
关键词:
专业化 多样化 集聚经济 城市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林 冉茂盛
本文在采用数理方法分析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讨了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对我国工业企业中17个行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与部分中等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呈显著的"U"型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则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低污染行业的区域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各行业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西部地区各行业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柴志贤
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因子。本文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回归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研发存量与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城市化 区域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娟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东、中、西部两个层面去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7年前,金融集聚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和东部地区金融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方向影响不显著,但1998年后金融集聚显著缩小了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在1978—2013年和1978—1997年两个时间段都会明显地拉大其城乡收入差距。1997年成为金融集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拐点,原因可能是源于1996年的农村金融改革。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要素相对价格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分析——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
聚集经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方法
产业结构视角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与工业集聚——基于省(市、区)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产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FDI影响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机制研究——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