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35)
- 2023(19923)
- 2022(16756)
- 2021(15723)
- 2020(13048)
- 2019(29854)
- 2018(29273)
- 2017(55548)
- 2016(30158)
- 2015(33844)
- 2014(33225)
- 2013(32275)
- 2012(29332)
- 2011(26414)
- 2010(26098)
- 2009(23682)
- 2008(22848)
- 2007(19735)
- 2006(17152)
- 2005(15118)
- 学科
- 济(122581)
- 经济(122456)
- 管理(86383)
- 业(81236)
- 企(67135)
- 企业(67135)
- 方法(53754)
- 数学(46724)
- 数学方法(46110)
- 中国(37086)
- 农(32408)
- 财(28490)
- 业经(27916)
- 地方(26483)
- 学(24349)
- 技术(22453)
- 贸(22256)
- 贸易(22240)
- 农业(21730)
- 易(21613)
- 制(21434)
- 理论(19983)
- 环境(18984)
- 和(18585)
- 银(18450)
- 银行(18407)
- 融(17683)
- 金融(17680)
- 行(17612)
- 务(17560)
- 机构
- 大学(415322)
- 学院(412827)
- 济(169661)
- 经济(166220)
- 管理(164064)
- 理学(142669)
- 理学院(141079)
- 研究(140985)
- 管理学(138499)
- 管理学院(137748)
- 中国(105972)
- 京(89073)
- 科学(86488)
- 财(74222)
- 所(68698)
- 中心(63634)
- 研究所(62996)
- 农(62647)
- 财经(60235)
- 业大(59884)
- 江(58573)
- 北京(56184)
- 范(55609)
- 经(55140)
- 师范(55116)
- 院(52217)
- 经济学(51872)
- 农业(48795)
- 州(47602)
- 经济学院(46774)
- 基金
- 项目(289794)
- 科学(230082)
- 研究(212649)
- 基金(212003)
- 家(184914)
- 国家(183414)
- 科学基金(158728)
- 社会(136406)
- 社会科(129336)
- 社会科学(129305)
- 基金项目(112141)
- 省(111414)
- 自然(102264)
- 自然科(100013)
- 自然科学(99992)
- 自然科学基金(98161)
- 教育(97706)
- 划(94345)
- 资助(86189)
- 编号(85772)
- 成果(68794)
- 重点(65073)
- 部(63954)
- 创(62558)
- 发(62151)
- 课题(58885)
- 创新(57991)
- 国家社会(57249)
- 教育部(55210)
- 科研(54977)
- 期刊
- 济(179253)
- 经济(179253)
- 研究(121584)
- 中国(80141)
- 学报(63043)
- 管理(61306)
- 科学(59806)
- 农(56334)
- 财(55211)
- 大学(48862)
- 教育(48390)
- 学学(45589)
- 农业(39465)
- 技术(37370)
- 融(33688)
- 金融(33688)
- 经济研究(29894)
- 业经(28988)
- 财经(28826)
- 经(24870)
- 问题(24507)
- 图书(22508)
- 业(21814)
- 科技(20749)
- 技术经济(20195)
- 资源(18872)
- 统计(18568)
- 理论(18559)
- 贸(18525)
- 版(18497)
共检索到601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柴志贤
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与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因子。本文利用1999—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回归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研发存量与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城市化 区域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海森 刘立军
运用空间面板技术,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扩展模型,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5年~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西藏除外)的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城市化对区域创新能力有较大正向影响,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创新能力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希果 陈刚 潘杨
通过利用1987 ̄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中国的工业集聚特征日益显著,而这主要又是源于非国有工业集聚程度的提高,非国有工业较之国有工业具有更为显著的集聚特征。我们对影响国有与非国有工业集聚因素所做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的不彻底,其仍然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使得各种经济因素对国有工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仍然很微弱;而非国有工业由于产生并成长于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其生产布局显然受到经济因素的支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经济政策因素均对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基尼系数 新经济地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 卫平
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2000-201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了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资本投入的创新产出效应高于研发人员投入的创新产出效应,且创新生产过程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最终产生更大的创新能力提升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生产函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淑云 杨建坤
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通过区分一般人口集聚和人才集聚两个指标,研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两者关系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人口集聚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正U型关系",同时人才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在不同区域层面,一般人口集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正U型"关系,且对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大,但在中部地区,两者关系并未呈现"U型"关系,而是呈持续负向影响。此外,相比东部地区,人才集聚对于中部和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婧
本文采用动态空间面板经济计量模型,对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考察。主要结论包括:Theil熵值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专利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专利产出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而合同成交金额与创新投入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R&D经费与人员投入对专利产出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产出均有显著影响,且经费投入的贡献较大;通过动态和静态空间计量模型的比较说明,静态模型中对区域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空间相关性存在过高估计的偏误,应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上述偏误可得以部分矫正。
关键词:
区域创新 集聚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国平 吴明娥
通过构建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各个省市的城市化水平,从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和就业密度三个方面衡量了服务业的集聚水平。采用2000-2011年各省市的样本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显现出空间溢出效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密度的集聚效应存在差异性;物质资本集聚度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呈下降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作用呈上升趋势,而就业密度对城市化发展呈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化 指标体系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纪霞 王薇 卢宏
商贸流通业与城市化互相促进,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空间格局变化,采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2006-2016年我国区域间城市化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极大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并以东部地区最为明显。要逐渐通过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释放区域内的消费潜力,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促进商贸流通业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张泽君 胡婧
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区域层面对公司治理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外向性、外商投资、信贷规模以及技术产出效率的差异之后,省级股东治理指数与省级R&D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省级经理层治理指数与省级R&D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随着地区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地区经理层治理的影响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促进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中,引入高铁变量,构建了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基于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开通高铁对于工业集聚度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高铁数量的增加而加强;高铁的工业集聚效应只在市辖区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显著,作用也最强;高铁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工业集聚,对国有企业的工业集聚则有反向作用;高铁通过影响工业劳动力的流动改变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程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詹先志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框架中,引入高铁变量,构建了高铁对沿线城市工业集聚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基于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开通高铁对于工业集聚度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随着高铁数量的增加而加强;高铁的工业集聚效应只在市辖区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显著,作用也最强;高铁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工业集聚,对国有企业的工业集聚则有反向作用;高铁通过影响工业劳动力的流动改变沿线城市工业集聚程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春晖
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本文从区域异质性视点切入,构建并拓展了一个两区域劳动力知识创造模型,以探讨区域产业特征与开放程度的差异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本文使用中国区域面板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相关结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总体样本估计结果表明专业化产业特征对于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而多样化产业特征对于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其次,区域异质性视野下的分样本估计结果表明区域开放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其选择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归纳了NEG之产业集聚理论的三个异质性研究视点。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产业集聚 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用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及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方面;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工业化 区域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为东 陈丽珍 陈健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生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对现阶段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与多样性则均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利影响;对部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城市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的作用相对减弱,而竞争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效应 城市化 面板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虎 韩爱华
采用20012014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引入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并将各因素纳入空间计量模型,基于金融集聚研究金融创新的空间效应及金融创新区域协调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资源的地域运动产生空间关联,关联传导机制影响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不同关联机制产生金融创新的效果不同,基于引力模型的空间关联机制优于基于距离的关联机制,金融集聚对金融创新有正向熊彼特效应,金融创新对周边地区存在涓滴效应,金融创新有利于区域金融合作与金融协调发展。对外开放、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经济密度对金融创新有正向影响,而政府管制对金融创新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集聚、创新空间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工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研究
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工业集聚、城市集聚与水资源消耗——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能源价格波动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创新能力、技能聚集与地区工资差异关系——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内生创新努力、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部六省FDI、城市化与工业集聚互动关系——2001~2011年中部六省面板数据为例
中国区域间服务业发展趋同还是集聚——基于省级分行业投资效率面板数据的研究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