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1)
- 2023(19017)
- 2022(16392)
- 2021(15354)
- 2020(13030)
- 2019(30303)
- 2018(29816)
- 2017(56994)
- 2016(30887)
- 2015(35313)
- 2014(35166)
- 2013(34979)
- 2012(32264)
- 2011(29071)
- 2010(28832)
- 2009(26604)
- 2008(26259)
- 2007(23009)
- 2006(19787)
- 2005(17487)
- 学科
- 济(127360)
- 经济(127218)
- 管理(89468)
- 业(85871)
- 企(70550)
- 企业(70550)
- 方法(62301)
- 数学(54895)
- 数学方法(54220)
- 中国(34564)
- 农(33732)
- 财(33340)
- 学(27587)
- 贸(27097)
- 贸易(27087)
- 业经(26871)
- 易(26386)
- 地方(23451)
- 制(22715)
- 农业(22573)
- 技术(22183)
- 务(20854)
- 财务(20768)
- 财务管理(20718)
- 理论(19856)
- 企业财务(19591)
- 银(19552)
- 银行(19494)
- 环境(19424)
- 和(19324)
- 机构
- 大学(448571)
- 学院(445205)
- 济(183227)
- 经济(179519)
- 管理(175297)
- 理学(152460)
- 理学院(150775)
- 研究(150274)
- 管理学(148040)
- 管理学院(147249)
- 中国(112803)
- 京(95265)
- 科学(93844)
- 财(81756)
- 所(75926)
- 农(74535)
- 研究所(69379)
- 中心(68430)
- 业大(68121)
- 财经(66520)
- 江(63470)
- 经(60678)
- 北京(60202)
- 农业(58836)
- 范(57554)
- 师范(56958)
- 经济学(56359)
- 院(54473)
- 经济学院(51142)
- 州(51137)
- 基金
- 项目(306661)
- 科学(241250)
- 基金(224346)
- 研究(220250)
- 家(196468)
- 国家(194918)
- 科学基金(167255)
- 社会(139178)
- 社会科(132044)
- 社会科学(132010)
- 基金项目(118322)
- 省(118250)
- 自然(110112)
- 自然科(107602)
- 自然科学(107572)
- 自然科学基金(105657)
- 教育(101790)
- 划(100109)
- 资助(93763)
- 编号(88319)
- 成果(70865)
- 重点(68775)
- 部(68373)
- 发(64657)
- 创(63319)
- 课题(60778)
- 科研(59275)
- 创新(59239)
- 教育部(58539)
- 国家社会(57862)
- 期刊
- 济(190604)
- 经济(190604)
- 研究(127246)
- 中国(81596)
- 学报(73413)
- 科学(66748)
- 农(66444)
- 财(62855)
- 管理(61979)
- 大学(55142)
- 学学(51961)
- 农业(46137)
- 教育(45671)
- 技术(40562)
- 融(36278)
- 金融(36278)
- 财经(32186)
- 经济研究(31681)
- 业经(30034)
- 经(27554)
- 问题(25072)
- 业(24896)
- 技术经济(23096)
- 贸(22411)
- 图书(22387)
- 统计(22036)
- 科技(21476)
- 版(21287)
- 理论(20722)
- 策(19864)
共检索到642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占明 陈子豪 马健洪
外商直接投资(FDI)理论上对东道国具有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测算FDI技术溢出的核心指标,构造2003-2016年工业分行业技术溢出效应的面板数据以分析FDI在我国实际产生的技术溢出影响,并从市场势力视角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FDI对我国的工业行业增长具有显著为负的前向溢出效应,即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显著降低下游行业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推移,FDI将对净产出产生更显著且更强的负前向溢出效应。外资的卖方市场势力增强阻碍其向下游行业产生可能的正向技术溢出,并内生地产生选择性,最终对下游行业整体的增长产生更强的负向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FDI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我国进一步的相关政策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苏汝劼 林晨
本文提出了以各类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核心的编制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及其他官方数据源,以国家统计局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的方法为基础、以必要的数学方法为辅助。该方法的优点一是编表方法与国家统计局保持内在一致性,数据上能更好地与官方表形成补充和进行衔接;二是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使得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编表年度的经济实际。本文利用该方法编制完成我国1981—2018年期间的序列投入产出表,并与已有文献中的几类我国序列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夏明 苏汝劼 林晨
本文提出了以各类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核心的编制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及其他官方数据源,以国家统计局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的方法为基础、以必要的数学方法为辅助。该方法的优点一是编表方法与国家统计局保持内在一致性,数据上能更好地与官方表形成补充和进行衔接;二是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使得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编表年度的经济实际。本文利用该方法编制完成我国1981—2018年期间的序列投入产出表,并与已有文献中的几类我国序列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昆 廖涵
文章利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通过将FDI经由总中间投入产生的两种垂直溢出效应分解为经由国内投入和中间进口的四种垂直溢出,并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对中国制造业FDI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外企通过提供给下游行业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前向溢出有助于技术进步的提升,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水平溢出、外企通过提供给下游行业国内投入产品而产生的前向溢出、外企通过购买上游行业所提供的国内产品而产生的后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均为负,并且各种FDI技术溢出效应似乎有降低技术效率的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星 颜杰 王磊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采用WIOD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2003-2011年中国细分行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变量,以及各行业部门的制造、服务离岸外包率及其前向、后向溢出效应变量。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两种离岸外包对各行业TFP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离岸外包、服务离岸外包分别对非服务业部门TFP有显著负向、正向影响,对服务业部门TFP无显著影响。(2)制造离岸外包前向、后向溢出效应对非服务业部门TFP有显著负向影响,服务离岸外包前向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姚星 颜杰 王磊
本文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采用WIOD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2003-2011年中国细分行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变量,以及各行业部门的制造、服务离岸外包率及其前向、后向溢出效应变量。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考察了两种离岸外包对各行业TFP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离岸外包、服务离岸外包分别对非服务业部门TFP有显著负向、正向影响,对服务业部门TFP无显著影响。(2)制造离岸外包前向、后向溢出效应对非服务业部门TFP有显著负向影响,服务离岸外包前向溢出效应对非服务业部门TFP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服务业部门TFP不受离岸外包溢出效应的影响。(3)服务离岸外包通过正向影响非服务业部门纯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促进TFP提升;服务离岸外包对服务业部门纯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而制造离岸外包对其分解变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凤 张浩凌 罗振男
论文运用2007和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增加教育部门投入对产业部门带来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总量上看,2012年教育部门每亿元投入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溢出效应较2007年有明显的下降;第二,从结构上看,2012年教育部门每亿元投入对金融业、信息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等产业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溢出效应较2007年显著提升;第三,从吸纳就业看,教育部门每亿元投入所直接和间接吸纳的劳动力就业数量在42个产业部门中位居前列。论文对教育部门投入溢出效应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溢出效应较高的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部门 溢出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廖涵
本文通过将FDI垂直溢出进行分解,并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检验了中国FDI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存在线性水平溢出,但不排除非线性的可能性;不存在倒U形的技术溢出特征,外企通过购买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后向溢出是最重要的技术溢出渠道,且对产出的影响成非线性,而外企通过购买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后向溢出则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外企通过提供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前向溢出是否存在并不确定,由线性溢出回归可知外企通过提供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前向溢出为负。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班军 朱燕空 薛智
借助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建立国家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计算出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对部门间的技术创新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科技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具体的贡献部门和获得性部门,从而为国家如何在部门间合理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研发费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技术创新 溢出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江兵 何小雨 刘少伟
文章提出基于投入产出表的DEA方法,以安徽省2002年42个部门流量表为例,针对DEA建模条件和可解性,根据有关定理将流量表进行分组和数据压缩,在此基础上建模并利用计算机获得了各产业部门是否DEA有效的结论。为进一步得到有效性程度评价,分别按DEA最优目标值和以部门扩散系数为权重的赋权最优目标值对同为有效的部门进行排序,按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排名较前的产业部门可分别代表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投入产出与DEA方法的互补,能获得更满意的有效性评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艳娟
本文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模型,将中日价格差异用中间投入生产率、劳动价格、劳动生产率、固定资本价格、资本生产率和"其他"等6个要素进行解释,并推算出这些要素在整个中日价格差异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对中日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资本价格,而日本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中间投入生产率。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投入产出分析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向前,任若恩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estimating precision and applicability for extrapolating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 series based on Kuroda and RAS approach,respectively.The statistic results showed that Kuroda approach was slightly prior to RAS methlod and both estimates had large errorsin the case that time periods were longer than five years,which ascrbed to significant continued changes in China’s industry structure.However,the modified Kuroela approach will be applicable for updating Input-Output tables of China.
关键词:
RAS方法 黑田方法 投入产出序列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甘梅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就FDI对我国十类工业行业就业的诱发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综合就业效应来看,引进资金密集型产业的FDI与扩大就业不是矛盾的,同样,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并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最优决策,相反可能会使得外资企业资本、技术优势的外溢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进而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必须结合行业特性引进FDI。
关键词:
FDI 就业 诱发效应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凤 张浩凌 闫泽华
目的:分析卫生部门在国民经济产业中的贡献。方法:采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增加卫生部门投入对产业部门的溢出效应。结果:卫生部门每增加亿元投入会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产生5 728万元的直接拉动作用和1.12亿元的间接拉动作用;对卫生部门每增加亿元投入所直接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居42个部门的第5位,所间接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居第9位。结论:增加对卫生部门的投入,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而且对产业部门的发展和吸纳就业有积极的拉动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
关键词:
卫生部门 溢出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