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5)
2023(16032)
2022(14028)
2021(13149)
2020(10971)
2019(25718)
2018(24975)
2017(47933)
2016(25800)
2015(28767)
2014(28400)
2013(27799)
2012(25409)
2011(22661)
2010(22203)
2009(20098)
2008(19486)
2007(16380)
2006(13980)
2005(12033)
作者
(71004)
(59189)
(58539)
(56001)
(37561)
(28188)
(26732)
(23218)
(22462)
(20762)
(20279)
(19748)
(18444)
(18442)
(18422)
(17920)
(17630)
(17556)
(16898)
(16830)
(14422)
(14327)
(14254)
(13374)
(13308)
(13117)
(12966)
(12700)
(11819)
(11495)
学科
(104517)
经济(104413)
管理(74323)
(69607)
(58226)
企业(58226)
方法(52935)
数学(47184)
数学方法(46565)
(27470)
中国(26903)
(26318)
业经(22714)
(20644)
地方(20320)
(18840)
贸易(18832)
(18446)
(18277)
(17890)
财务(17811)
财务管理(17773)
农业(17363)
企业财务(16890)
理论(15997)
技术(15953)
环境(15820)
(15584)
银行(15538)
(15515)
机构
大学(353949)
学院(351302)
管理(144301)
(144042)
经济(141226)
理学(126565)
理学院(125255)
管理学(122974)
管理学院(122353)
研究(114449)
中国(85979)
(74132)
科学(70227)
(64678)
(54984)
中心(53452)
(53217)
财经(52859)
业大(52700)
研究所(50385)
(48568)
(48470)
北京(46314)
(44987)
师范(44543)
经济学(43934)
(42618)
农业(41577)
经济学院(39854)
财经大学(39851)
基金
项目(251885)
科学(199555)
基金(185313)
研究(182665)
(161225)
国家(159963)
科学基金(139299)
社会(116394)
社会科(110605)
社会科学(110576)
基金项目(98370)
(96980)
自然(91514)
自然科(89467)
自然科学(89449)
自然科学基金(87868)
教育(84071)
(81926)
资助(76959)
编号(73775)
成果(57830)
重点(56169)
(55777)
(52844)
(52299)
课题(49442)
创新(48836)
科研(48699)
国家社会(48563)
教育部(48427)
期刊
(145968)
经济(145968)
研究(100656)
中国(61855)
学报(54920)
管理(52102)
科学(50523)
(48940)
(46080)
大学(42541)
学学(39959)
教育(35937)
农业(32190)
技术(32075)
(28876)
金融(28876)
财经(25151)
经济研究(24795)
业经(24106)
(21457)
图书(18973)
问题(18750)
理论(17849)
技术经济(17389)
统计(17227)
科技(16710)
(16692)
实践(16349)
(16349)
商业(15669)
共检索到500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秋彬  
本文基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视角,考察了工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发展的区域性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的禀赋结构、城市形态结构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交通模式结构变化对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技术水平的系数非常小且不显著。因此,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冬红  
运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引入市场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区位因素等控制变量,分析了工业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我国工业行业技术效率,且对技术效率提升作用大于国内研发投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技术效率差异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尚文  王永培  
基于2000—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制造业产出的定量影响。研究发现:流通结构(包括城乡结构和批零系数)、流通效率(以库存率和资产负债率衡量)、零售企业规模和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城乡结构、库存率和零售企业规模与制造业产出负相关,批零系数、商品交易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产出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并且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国璋  霍宗杰  
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显示,中国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提高的梯级分布。全国和东中部能效均呈现向一个稳态收敛的发展趋势,而西部能效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收敛趋势。对各地区能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西部和其他区域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及这些因素水平的相对落后解释了西部能效最低且不能向更高能效收敛的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建春  
选取2003—2022年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旅游效率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PDM)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与旅游效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我国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旅游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仍有十分显著的上升空间及潜力。(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旅游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空间自相关性十分显著,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旅游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集聚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旅游效率的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类模式以高高或低低为主。(3)旅游效率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旅游效率受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效率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基本条件、旅游要素多寡、信息化程度、市场容量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殿臣  李媛  杨丹辉  
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级地区2004年-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作为衡量工业污染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工业增长的指标,对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工业污染与工业增长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直到2015年,中国也仅有天津、北京、上海与江苏这4个地区突破了环境拐点,剩余的27个地区均面临工业污染随工业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困境,这正是近年来中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洪刚  佟昕  陈凯  李刚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如何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成为解决碳排放问题的焦点内容。通过碳排放的差异分析可以评估各区域的减排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减排潜力,能够为分配减排目标和减排义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参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ntergover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指导目录计量碳排放的方法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碳排放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特征,将中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运用泰尔指数法分解分析了以人口为权重和以经济增长为权重的中国区域碳排放量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三兴  宋然  
本文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理论,在创新驱动增长的内生增长框架中引入金融结构,通过求解竞争性均衡提出了最优金融结构的决定方程,进而实现对中国最优金融结构的测度,并进一步研究中国金融结构向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收敛特征。选择中国2006—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最优金融结构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着向最优金融结构收敛的特征,但是东部地区的收敛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中国金融结构向下收敛到最优金融结构具有显著性,但向上收敛则在统计上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