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2)
2023(10209)
2022(8869)
2021(8303)
2020(6945)
2019(16175)
2018(15656)
2017(30339)
2016(16426)
2015(18143)
2014(17746)
2013(17964)
2012(17260)
2011(15725)
2010(15764)
2009(14745)
2008(14482)
2007(12758)
2006(11571)
2005(10684)
作者
(51347)
(43005)
(42577)
(40664)
(27047)
(20816)
(19309)
(16740)
(16331)
(15185)
(14700)
(14179)
(13896)
(13749)
(13529)
(13319)
(12752)
(12729)
(12492)
(12296)
(10867)
(10684)
(10645)
(9899)
(9758)
(9537)
(9532)
(9325)
(8698)
(8542)
学科
(73181)
经济(73106)
管理(43066)
(42845)
方法(32753)
(31227)
企业(31227)
数学(30148)
数学方法(29950)
中国(22697)
(20567)
(18711)
(16034)
(15950)
贸易(15940)
(15818)
(15572)
地方(15158)
业经(13900)
农业(13847)
(13634)
银行(13573)
(13029)
(12472)
金融(12471)
环境(10947)
(10383)
(10164)
财务(10160)
财务管理(10134)
机构
大学(243964)
学院(239955)
(107708)
经济(105918)
研究(92310)
管理(87598)
理学(75672)
理学院(74691)
管理学(73465)
管理学院(73032)
中国(71071)
科学(57487)
(52987)
(49675)
(49582)
(49107)
研究所(44779)
中心(40391)
业大(40059)
农业(39703)
财经(39321)
(35935)
(34949)
经济学(34643)
北京(33758)
(33243)
经济学院(31613)
(29827)
财经大学(29466)
师范(29337)
基金
项目(161409)
科学(126173)
基金(119983)
(109253)
研究(109034)
国家(108420)
科学基金(89932)
社会(71800)
社会科(68187)
社会科学(68171)
基金项目(63429)
(60170)
自然(60007)
自然科(58560)
自然科学(58540)
自然科学基金(57556)
(53119)
资助(49543)
教育(48818)
编号(40529)
重点(37692)
(36687)
(35830)
(33018)
成果(32115)
计划(31915)
科研(31878)
创新(31194)
国家社会(31077)
教育部(30526)
期刊
(115033)
经济(115033)
研究(75222)
学报(46909)
中国(46475)
(43384)
科学(41305)
(35985)
大学(34128)
学学(32638)
管理(32115)
农业(29061)
(25589)
金融(25589)
经济研究(20946)
财经(19993)
教育(18077)
业经(17764)
技术(17420)
(17348)
问题(16247)
(15576)
(14819)
国际(13575)
技术经济(12321)
业大(12145)
理论(11612)
(11601)
商业(11585)
统计(11537)
共检索到366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源  
1993~ 1 999年 ,我国工业增长率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之外 ,工业主导产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以及地区结构和投资效益的变化 ,也是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因此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就成为我国工业长期稳定增长的保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旸  蔡昉  
人口结构变化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影响一个国家的潜在增长率。人口红利消失将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已经在文献中被证实。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来看,中国正在经历人口结构的转变,这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日本非常相似。我们分别对中国1980~2030年和日本1960~2010年的潜在增长率进行了估计,通过对比发现,与日本相似,由于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将迅速降低。然而,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仍然坚持采用经济刺激计划试图维持之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最终导致经济泡沫不断膨胀并破裂,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可能远不止是"失去的十年"。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教训,避免采用经济刺激方案,人为推高经济增长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楷  
我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动和工业增长之间相互影响,但结构变动对工业增长之间的影响相对较大。我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动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可以基本表述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变动幅度决定着地区工业结构的变动幅度,且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轻工、装备制造业在结构变动中互为制约,但主要对装备制造业影响较大。为使工业增长保持一定的活力,需要保持必要的结构变动。一般来讲,能源原材料工业在地区工业中所占百分比减少,倾向于增加地区工业的相对增长速度;而装备制造业在地区工业中所占百分比增加,亦倾向于增加地区工业的相对增长速度。靠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来提升地区工业增长速度的做法,最终会降低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最终要依托装备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万伦来  朱琴  
本文根据1999~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层面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三种方式研发投入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考虑能源投入和废水、二氧化硫、固体废物排放三种非期望产出的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6.23%,要低于不考虑能源环境的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说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实现绿色转型还有较大空间。(2)企业自主研发通过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效率,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却对绿色技术进步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尤其表现在低R&D投入行业,因此在加大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要注重提升企业绿色环保技术的创新能力。(3)国外技术引进显著地提高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品  夏玉洁  杨君  
通过测度中国各地区和工业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利用kernel密度图分析其特征与趋势,用GMM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东部趋高,东北、中西部趋低的现象,且行业密度曲线正由单顶点窄峰向扁平化转变;人力资本的作用因地区和行业特征差异明显,仅在东部地区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着正向作用;技术进步有稳定的促进作用;资本深化的影响呈现倒U型;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不利于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不同技术水平的外资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吴寿平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翼飞  王业强  
通过对西部增长驱动力的考察发现,各种力量都有所弱化,说明此次增长减速是必然趋势而非周期性波动。西部地区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仍是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但在市场日趋融合的今天,西部地区也遇到了资本报酬下降的难题,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是延缓资本报酬下降的有效途径。根据预测,加快人力资本培育能够将西部地区潜在增长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从政策导向上看,"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仍要以推动工业化为主线,但重点要从过去主要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提升人力资本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上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宏勇,王剑霞  
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徐宏勇,王剑霞一、目前工业增加值计算中存在的两点缺陷第一,现价增加值准确性较差。从1993年起.基层统计报表作了部分调整,企业增设了中间物质消耗指标,综合统计部门以此为依据,估算中间投入,并以总产值减去中间投入计算工业增...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楷  
缩小我国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是我国区域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又相继实施了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战略,但这些战略的实施,始终无法使内地的经济赶超东部。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沿海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是其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内地由于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限制了其工业的增长。内地经济要赶超沿海,必须采取新的思路,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这是振兴内地经济的关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赵勇  杨冬民  
灰色模型CM(1,3)很好体现了资本使用量和劳动投入量对下期工业产出值增加率的影响。通过对2003-2005年劳动生产力和灰色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能源类工业部门产出的增加更多依赖于劳动力的投入;化纤和石油等工业生产率提高呈现出较高趋势,其劳动力对产出值增加的影响度在下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和辉  杜志雄  
我国经济中增长最为迅速的部门之一,当属农村工业;其发展速度、效益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如何,已足以对我国工业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变动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即尽管地区之间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差距不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义青  聂辰席  
一、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趋势 1986-1996年我国工业平均年增长17.66%,其中:国有工业增长7.59%,集体工业增长21.50%,个体工业增长43.88%,其他工业增长53.34%,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由于不同经济类型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985年所有制结构为:国有:集体:个体:其他=64.86:32.08:1.85:1.21;到1996年调整为:国有:集体:个体:其他=28.48:39.39:15.48:16.65。如图2所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体标  
迄今的长期经济增长历史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驼峰形"特征,即中等收入时增长速度快,人均收入水平高时次之,收入水平低时最慢。经济增长的历史同时表明,增长速度快的时期几乎都伴随着经济结构剧烈变化。本文试图在新古典理论框架内,构建经济增长模型来解释驼峰形特征以及促成它的经济结构变化。数值实验表明,模型结果合理地解释"驼峰形"的经济事实,而且与Kaldor事实和Kuznetz事实同时相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