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4995)
- 2022(4028)
- 2021(3753)
- 2020(2744)
- 2019(6407)
- 2018(6130)
- 2017(11876)
- 2016(6573)
- 2015(6808)
- 2014(6649)
- 2013(6532)
- 2012(5967)
- 2011(5296)
- 2010(5184)
- 2009(4701)
- 2008(4496)
- 2007(3994)
- 2006(3502)
- 2005(3105)
- 学科
- 济(29779)
- 经济(29767)
- 管理(16538)
- 业(14936)
- 方法(11472)
- 企(10926)
- 企业(10926)
- 数学(10647)
- 数学方法(10484)
- 地方(9729)
- 农(9207)
- 中国(7821)
- 业经(6659)
- 农业(6329)
- 财(6108)
- 地方经济(5715)
- 产业(5443)
- 制(5399)
- 结构(5385)
- 环境(5240)
- 学(5074)
- 贸(4297)
- 贸易(4294)
- 体(4204)
- 易(4128)
- 发(4024)
- 融(3772)
- 金融(3770)
- 划(3540)
- 银(3485)
- 机构
- 学院(89831)
- 大学(87529)
- 济(39096)
- 经济(38412)
- 管理(32422)
- 研究(32383)
- 理学(28352)
- 理学院(27975)
- 管理学(27470)
- 管理学院(27308)
- 中国(23117)
- 科学(20336)
- 京(18079)
- 所(16127)
- 财(16057)
- 研究所(14826)
- 农(14791)
- 中心(14463)
- 业大(13567)
- 财经(13220)
- 江(13150)
- 经济学(12660)
- 范(12436)
- 师范(12289)
- 院(12241)
- 经(12018)
- 农业(11588)
- 经济学院(11507)
- 北京(11182)
- 州(10697)
- 基金
- 项目(65156)
- 科学(51657)
- 研究(47449)
- 基金(47279)
- 家(41781)
- 国家(41469)
- 科学基金(35262)
- 社会(31391)
- 社会科(29854)
- 社会科学(29844)
- 省(25949)
- 基金项目(25020)
- 自然(21893)
- 划(21818)
- 教育(21643)
- 自然科(21367)
- 自然科学(21364)
- 自然科学基金(20969)
- 编号(18821)
- 资助(18661)
- 发(16186)
- 重点(15301)
- 成果(14455)
- 部(14283)
- 课题(13521)
- 创(13520)
- 国家社会(13483)
- 发展(13035)
- 展(12852)
- 创新(12732)
共检索到128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贾蕾玉
通过构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治理与投资的收益和效用均衡模型,分析能源消耗结构、环保规制与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受到污染排放和治理、投资结构、技术、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由此从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邹璇 贾蕾玉
通过构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治理与投资的收益和效用均衡模型,分析能源消耗结构、环保规制与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受到污染排放和治理、投资结构、技术、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由此从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能源消耗结构的优化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 蔡军
当前,雾霾天气的高发成了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气污染,成为一项主要工作。河北省工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过高,是造成污染物排放过多的主要原因,根治雾霾的关键在于工业转型升级,降低能源消耗。一、河北雾霾高发河北省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省份,石家庄、保定、唐山、衡水、邢台和邯郸6市一直稳居全国74个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珍 李保明 施祖麟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变化是否引起能耗结构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有效利用能源有重要意义。本文用能源消耗结构变动系数方法,分析了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和结构的演变,发现多数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并没有变化,少数产业能耗比例下降或者上升,个别产业对能源消耗转变的情况。要降低能源消耗,必须降低能源消耗的总水平,同时提供能源利用效率。相应的对策是对高能耗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控制重点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和能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珍 李保明 施祖麟
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要二者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达到这个目的短期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能耗水平。本文以制造业各产业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支出扩展模型来确定制造业各产业对能源的最低需求量,来指导降低能耗的幅度;用产业能耗比重来反应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用单位能耗产出来反应产业的能耗绩效,用能耗产出弹性来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通过控制能耗比重大、单位能耗产出低的产业,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政府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控制能源价格来调节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产业调整 路径 幅度 能源消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礼斌 李丽
科学的预测能源消耗与生产结构的变动趋势,对于制定能源发展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源消耗与生产结构的数据是成分数据,借助成分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非对称变换和球坐标变换,建立单预测和组合预测模型,并运用平均Ait ch i son距离误差标准对预测效果进行了评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可文 苗长虹 尚文英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要驱动行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碳排放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工业行业间直接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高的高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和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中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小的低碳行业以及直接碳排放量较小、直接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并且河南省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高碳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工业分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发现产业部门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占有较高比重。针对工业内部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应有效协调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针对行业特性来制定减排政策。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行业差异 河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孟 王毅凌
对北京各工业行业排放的雾霾主要成分进行了测算和因素分解。结果显示:各工业行业排放的SO_2最多,其次是NO_x,而直接排放的PM_(2.5)一次源较少;能源结构的改善和能源强度的下降是三者减排的主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口总量的扩张和对火电、供热需求的增加始终是增排因素,产业结构优化的减排潜力有待挖掘。分行业看,火力发电、供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始终是排放"大户",且火力发电能源结构改善的减排效果部分地被对火电需求的增加所抵消。分能源类型看,煤炭仍是目前排放最多的能源品种,但是各行业对煤炭依赖度的下降对煤炭大幅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治理雾霾,北京工业部门需要多管齐下。
关键词:
雾霾 工业结构 能源消耗 因素分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嘉玲 张世秋 谢旭轩
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问题被广泛关注,目前反映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而忽略了居民对非货币化的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占用方面的公平性,而后者可能是裹征社会公平性的更底层和根本的指标。本文试图从居民消费角度,评价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和揭示中国居民能源消耗的时间趋势、地区和城乡差异。利用1985-2009年居民消费数据和投入产出数据,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命周期能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八十年代以来,居民能源消耗整体处于显著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居民能源消耗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居民能源消耗的城乡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远大于东中西部区域差距的贡献;政府应该进一步支持农村居民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耗能差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晓慧 揭水晶 吉生保 王晓珍
本文从能源价格、产业结构、能源技术效率与经济总量的角度,探索了不同区域间各变量与能源消耗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能源价格和技术效率对降低能耗显著有效,并且能源技术效率对各区域的能耗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能源价格对抑制能源消耗显著,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能源价格变量均未显现显著的降耗效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具有区域差异性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佟金萍 赵明明 马剑锋 杨足膺
文章借助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法,构建了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减弱,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但中西部地区会随着居民消费的提升而不断增强。消费抑制因子对能源消耗增长具有抑制效应,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较小,技术进步是能源消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能源消耗的增长。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能源消耗 因素分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门槛效应。全国层面上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呈现升降升的"N"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会不断减弱;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但是会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增加地区居民收入更有利于减弱居民消费对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