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3)
- 2023(15711)
- 2022(13428)
- 2021(12224)
- 2020(10144)
- 2019(23034)
- 2018(22685)
- 2017(43558)
- 2016(22957)
- 2015(25709)
- 2014(25487)
- 2013(25025)
- 2012(23292)
- 2011(21037)
- 2010(21158)
- 2009(19579)
- 2008(18830)
- 2007(16489)
- 2006(14747)
- 2005(13695)
- 学科
- 济(114672)
- 经济(114544)
- 管理(71291)
- 业(64419)
- 企(52379)
- 企业(52379)
- 方法(41501)
- 数学(36395)
- 数学方法(35992)
- 中国(29862)
- 地方(28363)
- 农(27608)
- 财(26078)
- 业经(24591)
- 制(22179)
- 环境(20653)
- 学(19970)
- 农业(18628)
- 融(17312)
- 金融(17309)
- 银(17207)
- 银行(17188)
- 贸(17058)
- 贸易(17046)
- 地方经济(16715)
- 行(16568)
- 易(16439)
- 体(16152)
- 务(15408)
- 财务(15353)
- 机构
- 学院(329522)
- 大学(327817)
- 济(148753)
- 经济(145969)
- 管理(126488)
- 研究(115073)
- 理学(108012)
- 理学院(106886)
- 管理学(105247)
- 管理学院(104627)
- 中国(88091)
- 京(68805)
- 财(68727)
- 科学(65843)
- 所(56535)
- 财经(53667)
- 中心(52702)
- 研究所(50643)
- 江(50314)
- 农(49719)
- 经(48616)
- 经济学(46831)
- 业大(44658)
- 北京(43302)
- 范(42003)
- 院(41958)
- 经济学院(41745)
- 师范(41583)
- 财经大学(39684)
- 州(39309)
- 基金
- 项目(217372)
- 科学(173338)
- 研究(161349)
- 基金(159422)
- 家(137591)
- 国家(136452)
- 科学基金(118573)
- 社会(106554)
- 社会科(101224)
- 社会科学(101205)
- 省(85055)
- 基金项目(83785)
- 自然(74019)
- 教育(73526)
- 自然科(72273)
- 自然科学(72255)
- 自然科学基金(70935)
- 划(70698)
- 资助(64723)
- 编号(63963)
- 发(51634)
- 成果(51176)
- 重点(49290)
- 部(48840)
- 创(45738)
- 国家社会(45027)
- 课题(44568)
- 制(44377)
- 创新(42968)
- 教育部(42646)
- 期刊
- 济(173809)
- 经济(173809)
- 研究(102542)
- 中国(68970)
- 财(54017)
- 管理(50483)
- 农(46091)
- 学报(45293)
- 科学(44349)
- 大学(36339)
- 学学(34501)
- 融(33332)
- 金融(33332)
- 教育(32047)
- 农业(31237)
- 技术(31179)
- 经济研究(28250)
- 财经(27644)
- 业经(27212)
- 经(23887)
- 问题(22185)
- 技术经济(17739)
- 贸(16597)
- 世界(15975)
- 业(15833)
- 统计(15632)
- 理论(14981)
- 现代(14918)
- 商业(14787)
- 国际(14716)
共检索到508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环境规制 污染减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丽丽 王佳 胡梦泽
本文基于2000~2015年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3个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经济发展指标数据,利用VAR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2)工业废气排放、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均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3)环境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中工业废气污染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6个月;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工业废水污染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是负向的,滞后时间为5个月;(4)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为工业废水,最后为工业废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星 聂春光
文章主要运用De Bruyn分解模型与产业发展和转移动态性指标进行研究:把中国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分解为工业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工业规模的增大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而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工业规模的增大所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增加大于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工业污染排放的减少。研究还发现工业产业的空间转移导致了工业污染排放的空间转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工业经济 污染治理 地区差距 新型工业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赵玉林 刘春晖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环境规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赵玉林 刘春晖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环境规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炳涛 葛力铭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选取代表工业经济发展的8个指标和代表环境污染的6个指标,在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的综合得分情况,将其划分为强可持续、弱可持续、弱不可持续和强不可持续四类,并针对各类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工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力 梅林海
工业增长是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工业也是制造环境污染的重要力量。本文引用相关调查数据,从经济增长与环境法规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强度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增长趋势的关系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工业经济增长 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力菲 张晓涛
当代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威胁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提出多年,但却并没有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在肯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均衡、要素分配的不均衡、地区分工的差异性和人均收入的不均衡都将制约环境污染防范、控制、治理的效率。采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回归方程,对中国30个省份1995~2012年人均GDP和5类环境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环境污染规律与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义 徐宝亮
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
关键词:
影子经济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义 徐宝亮
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之后表现为正,说明现行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遏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从区域层面来看,环境规制正向净影响的区域呈现空间聚集,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南部和西北地区等三大区域。
关键词:
影子经济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冠杰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无论是经济、社会活动,还是环境影响,地域联系都越来越紧密。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结果显示,从省域自身来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显著助推当地环境污染减少;但从省域间外部性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却存在"倒U型"规律,低环境规制强度可能对周边环境质量带来负外部性,而当环境规制达到一定强度后,这种负外部性可能会向正外部性转变。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环境规制强度 环境污染外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歆
我国政府已经把减少污染物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到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政策是中国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在总量管制的情况下,通过污染物排放权的分配,最终实现该区域总的排污量削减。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基础,并与行政强制性减排以及环境税减排进行了效率比较,结果表明排污权交易比单纯的行政强制性排污和环境税约束具有更高的市场效率以及灵活性,同时并不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污染物排放效果。此外,从市场势力的影响、市场信息的影响、交易规则的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刘金全
工业污染始终是人类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为解决中国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之间的协调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率(solid_t)、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率(liquid_t)、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率(gas_t)和工业经济增长率(iav_t)构建"solid_t-iav_t"、"liquid_t-iav_t"和"gast-iav_t"三种"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运用非线性MS-VAR模型,测度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内在关联机制的周期性。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潜存着在"低速增长区制"和"快速增长区制"之间相互转移的结构性突变迹象,并且具有非线性周期变化特征;(2)"工业污染与工业经济"系统处于"低(快)速增长区制"时,solid_t与iav_t呈负(正)相关关系,liquid_t与iav_t呈正(负)相关关系,gast与iav_t呈正相关关系;(3)"solid_t-iav_t"系统和"gast-iav_t"系统处于"低(快)速增长区制"时的可能性大(小)、持续性强(弱),"liquid_t-iav_t"系统处于"快(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大(小)、持续性强(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