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5)
2023(10459)
2022(8947)
2021(8033)
2020(6421)
2019(14641)
2018(14606)
2017(27437)
2016(14437)
2015(16284)
2014(16412)
2013(16377)
2012(15701)
2011(14523)
2010(14732)
2009(13671)
2008(13103)
2007(11696)
2006(10940)
2005(10383)
作者
(43008)
(36028)
(35952)
(34115)
(23144)
(17278)
(16249)
(13933)
(13921)
(13128)
(12442)
(12132)
(11958)
(11620)
(11230)
(11177)
(10645)
(10468)
(10306)
(10198)
(9375)
(8883)
(8680)
(8552)
(8219)
(8122)
(7894)
(7880)
(7278)
(7061)
学科
(85291)
经济(85230)
管理(36760)
(34760)
地方(27941)
(24130)
企业(24130)
中国(24040)
方法(23078)
(21648)
数学(19926)
数学方法(19781)
业经(17777)
地方经济(16384)
农业(15657)
(15221)
环境(12694)
(12601)
(12489)
金融(12487)
(12394)
(11913)
银行(11903)
(11660)
(11228)
贸易(11215)
(10956)
(10629)
(9975)
技术(9861)
机构
学院(212211)
大学(210235)
(97138)
经济(95144)
研究(82245)
管理(75930)
中国(63477)
理学(63044)
理学院(62211)
管理学(61210)
管理学院(60790)
科学(48216)
(47361)
(41771)
(41118)
研究所(37394)
中心(37058)
(34541)
(33970)
财经(31643)
北京(30990)
(30560)
经济学(30302)
师范(30267)
(29837)
业大(28876)
(28416)
(27954)
经济学院(26768)
农业(25968)
基金
项目(133655)
科学(104829)
研究(100454)
基金(94412)
(81404)
国家(80678)
科学基金(68759)
社会(64746)
社会科(61324)
社会科学(61312)
(53355)
基金项目(49917)
教育(44537)
(44508)
自然(41714)
自然科(40668)
自然科学(40660)
编号(40521)
自然科学基金(39878)
资助(38250)
(35981)
成果(32984)
重点(30514)
课题(29747)
发展(29529)
(29051)
(28362)
(27433)
国家社会(26748)
创新(25808)
期刊
(125831)
经济(125831)
研究(71783)
中国(51536)
(32541)
管理(31504)
(30270)
科学(29138)
学报(28826)
教育(23449)
(23371)
金融(23371)
大学(22382)
农业(22292)
技术(22082)
学学(20821)
经济研究(20235)
业经(19802)
问题(16192)
财经(16128)
(14186)
技术经济(12431)
世界(11703)
资源(11687)
(11628)
(11598)
国际(10802)
现代(10670)
(10619)
图书(10470)
共检索到353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士玉  张福平  王新华  
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是复杂系统的反馈结构,擅长于处理非线性时变的多重反馈问题,比较适合于长期、动态、战略性的研究,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的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工具。本文采用该方法,建立了青岛市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模型由工业经济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子系统和区域经济环境子系统组成,通过模拟仿真进行工业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仿真值和真实值误差较小,模型能较好的反映青岛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并选择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和投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以工业生产总值和区域GDP为监测变量建立三种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建光  朱赛君  
针对新疆绿洲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呈现出的某些不协调状态,为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让新疆的绿洲经济得到更加优质的发展,构建了绿洲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主要包括经济、人口、环境、水资源四个子系统。在系统模型中,通过调控模型中的关键变量,依据模型的正负反馈机制进行影响分析,再根据新疆绿洲经济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文件设定不同的路径方案,对比分析得出最优发展路径,为新疆未来的绿洲经济协调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康  王茂春  
文章在剖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经济与物流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贵州省2007—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比较数据后,从物流自增长系数、产业结构政策、区域GDP政策三方面进行政策实验。研究表明:GDP、物流需求及物流供给能力与物流自增长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物流供需系统与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动态耦合系统;当产业结构朝着理想的"三二一"格局发展时,物流供需比的降低将刺激区域内物流需求量的增长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当GDP增长量提高10%时,区域内物流需求量在未来几年将以同比增幅上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晟晨  王远  高倩  石磊  陆根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模可以充分揭示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特征,从而对环境约束下的城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预测。在分析了苏州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苏州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围绕三产固定资产比重、三产劳动力比重、万元工业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和环保投资比重等调控参数设计了3种发展模式,得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为最优方案。通过对不同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比较,提出苏州市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二是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增大环保投资,同时控制单位产值污染物的排放。必须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鹏  潘秋鸿  
以青岛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就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与就业拉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业  袁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环境库兹涅茨数理模型,并结合经济计量工具对我国的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工业经济政策建议。 一、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矿产资源综合回采率低,损失浪费大。我国矿产种类较为齐全,但共伴生矿床比重大,占80%左右;特别是金属矿产中,综合矿多,单一矿少。而我国共生伴生矿综合开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  史修松  
本文以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分析了1978-2009年间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变迁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1978-2009年区域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趋势,三大经济带对差异的贡献不同,东部地区是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昶生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石油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信息反馈结构,绘出其系统动力学流图,并根据中国近十一年的数据,建立了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人-机对话式的社会经济模型。通过模型检验并运用模型对胜利油田进行了仿真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绪英  曾菊新  吴宜进  
从系统分析的视角出发,根据滠水河流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构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主要参数包括人口、GDP、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水资源可利用量、水环境容量等。通过模型正负反馈环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互动与制约关系,进行子系统划分,并确定人口平均增长率、服务业废水率、工业废水率以及水土流失率为敏感性因素,以敏感因素为核心,设计3种不同情景,得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情景为最优方案。通过对不同发展情景的分析与比较,提出滠水河流域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该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德钦  李红艳  陈丹  陈义超  张静  李福恩  
通过拟合历史数据,建立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量化定义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模拟预测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互动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结果表明,二者不协调矛盾日益突出。动态调整建筑业发展参数发现,建筑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协调发展,要求建筑业具备自动调节生产规模能力和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测算建筑业现有发展模式发现,建筑业生产方式僵化,依赖外部投入拉动经济增长,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博  刘新梅  郑响理  
在分析青岛市城市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这两大因素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4年期间,青岛市城市资源、基础设施与其经济社会各年度的协调发展度均大于0.8。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而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则呈现出波浪型态势,说明后者的发展尚不够稳定;另外,除了2002年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外,其余年份都是滞后的。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青岛市城市资源与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的力度,以满足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春梅  
本文采用1994-2006年中国工业数据,就工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污染排放;中国工业行业的结构正在由污染型的结构向清洁型的结构转变,同时,经济增长带来的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大大降低了污染排放。因此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技术进步,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延爱  
工业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间的差距经过了先缩小再扩大又缩小的过程。在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除了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外,地区物质资本的投入、国外直接投资、工业基础设施和市场开放程度等都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峰  
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经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指明方向,提供政策上的指导。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城市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大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①评价是静态的,不能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跟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净  
根据新时代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内涵、特征及目标,从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经济结构、拓展空间4个方面构建动能转换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测算,以青岛市为例进行新旧动能转换评价。结果表明:创新性和效率性对动能转换的推动力较大,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的推动力次之;创新投入、高技术人才、金融支持、新经济水平、信息化程度等具体因素对动能转换影响较大。青岛市科技创新引领带动能力相对薄弱,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面临诸多挑战,动能转换整体上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必须推动技术变革以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以打造经济新增长点,深化改革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拓展发展空间以挖掘动能转换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