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6)
2023(14875)
2022(12691)
2021(11574)
2020(9891)
2019(22603)
2018(22092)
2017(41997)
2016(23034)
2015(25527)
2014(25387)
2013(24877)
2012(22786)
2011(20518)
2010(20134)
2009(18466)
2008(17999)
2007(15914)
2006(13617)
2005(11605)
作者
(69064)
(57728)
(57561)
(54570)
(36429)
(27923)
(26254)
(22816)
(21874)
(20255)
(19475)
(19405)
(18243)
(18030)
(17940)
(17771)
(17754)
(17146)
(16683)
(16495)
(14493)
(14010)
(13813)
(13141)
(13125)
(12756)
(12690)
(12615)
(11676)
(11588)
学科
(93606)
经济(93509)
管理(65551)
(61278)
(49725)
企业(49725)
方法(46682)
数学(41992)
数学方法(41483)
中国(24957)
(24274)
(24034)
(20063)
业经(19535)
地方(18322)
(17847)
贸易(17844)
(17354)
农业(16163)
(15788)
财务(15746)
财务管理(15708)
环境(15266)
企业财务(14902)
(14901)
技术(13973)
(13844)
理论(13289)
(12533)
银行(12467)
机构
大学(327691)
学院(326335)
(131530)
经济(128828)
管理(127175)
理学(111467)
理学院(110169)
研究(109291)
管理学(108060)
管理学院(107467)
中国(79996)
科学(72149)
(68668)
(63518)
(56861)
业大(56402)
(55615)
研究所(51446)
中心(51350)
农业(50905)
(47286)
财经(46685)
(42576)
北京(41660)
(40927)
经济学(40388)
师范(40328)
(39633)
(37289)
经济学院(36829)
基金
项目(233846)
科学(183610)
基金(171821)
研究(159374)
(153846)
国家(152661)
科学基金(130435)
社会(102301)
社会科(97190)
社会科学(97160)
基金项目(91960)
(91563)
自然(88705)
自然科(86752)
自然科学(86723)
自然科学基金(85143)
(78270)
教育(73234)
资助(69667)
编号(62272)
重点(53194)
(50698)
(49439)
(48644)
成果(48012)
科研(46386)
计划(46132)
创新(45640)
国家社会(43281)
教育部(42725)
期刊
(130693)
经济(130693)
研究(84283)
学报(60684)
中国(57142)
(54858)
科学(52817)
(44838)
大学(44237)
管理(43190)
学学(42141)
农业(37132)
技术(27640)
教育(26375)
(23560)
金融(23560)
财经(22287)
业经(21767)
经济研究(21456)
(20441)
问题(19271)
(19134)
(17132)
统计(16957)
技术经济(16160)
科技(15948)
业大(15905)
资源(15800)
(15609)
图书(15439)
共检索到455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大楷  汪若君  
利用2002~2008年中国113个重点城市的数据分别考察了丰水区和缺水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水价对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有正向作用;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对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没有影响;缺水区的水价对于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黄丽萍  
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测算和对比分析各省每年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并建立回归方程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提高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鼓励循环用水、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工业结构、根据区域差异制定有区别的管理方案和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志伟  温孝卿  
笔者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运用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了本世纪第1个10年工业用水削减相对成本和绝对成本的省际演进差异。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省份工业用水削减相对成本的模拟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工业产出快速增长的作用下,工业用水削减绝对成本呈现上升态势。此外,无论是工业用水削减的相对成本还是绝对成本,都呈现明显区域性分布特征,并与水资源丰裕程度呈现反向关系。工业用水削减相对成本主要受经济外向型程度、水资源利用结构和节水投资力度三方面因素影响,作用于工业用水削减绝对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禀赋、重工业产值、工业技术水平和节水投资力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霍景东  黄群慧  
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失衡,出现了服务经济悖论,其重要原因就是工业部门服务内置化。2009年,山东、浙江等工业大省相继出台了推动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意见,取得了一些效果。本文使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了我国22个工业部门的服务外包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影响工业部门服务外包的因素。检验结果表明,工业部门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外向度、生产率以及税收、金融制度对工业部门服务外包具有重要影响;推动工业服务外包的思路是实行工业强国战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围绕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业,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提升服务业效率;完善税收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降低服务外包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学渊  赵连阁  
本文利用1997—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灌溉用水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远低于生产技术效率,平均农业用水效率仅为0.49,这意味着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目前的产量可减少一半的用水量;而且农业用水效率与生产技术效率相比地区间差异更大;西北地区是全国最具节水潜力的区域。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减少水密集型作物的种植、新建和改造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用水供给系统、加强农业水资源需求管理、采取有利于增加农民节水积极性的经济措施,对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波  杨勇  
受企业资本结构研究的启发,本文对产业负债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我国36个工业行业1994~2003年360个观察值,通过面板数据静态回归发现: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中的税率、盈利性、风险、规模、资产结构以及成长性等因素同样能解释产业负债的形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不同期限负债的内部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利用1992-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FDI规模正相关,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明显;劳动力成本与FDI规模反向变动,且东部影响较弱、中西部影响较强;基础设施与FDI规模正相关;对外开放度对东部FDI有正影响,对中部为负影响,而对西部的影响并不显著;沿海区位优势是东部FDI高于中西部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米运生  
帕累托式的FDI空间配置有利于区域协调增长。本文研究表明,中国FDI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在动态趋势方面,东部优势减弱,中部综合优势明显。在国家、区域间和区域内3个层面上,FDI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国家层面上,市场、公共资本等因素权重较大。在区域间,区位、知识与技术、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较关键。在区域内部,各因素重要性各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度,均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外资进入恶化了中国的环境质量,区域层面"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据此提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许友  张陈俊  
文章利用多层次LMDI方法,分解2002—2013年安徽省工业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及其部门用水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强度远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并且居高不下;(2)规模结构效应、部门结构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技术进步效应阻碍了工业用水强度下降,主要由于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强度太高,拉高了工业用水强度,但是规模以上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有利于工业用水强度的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技术进步效应反转是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除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之外,剩下36个行业的用水强度全部下降,对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杨武  柳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一方面,非农建设和环境污染侵占了大量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单位面积耕地具备更大的产出能力。因此,对耕地的集约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和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西部次之。然后,依据已测度的结果,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永安  
使用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产出数据,传统的DEA方法与超效率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中国城市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重点探讨各种城市条件因素对城市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较低且空间差异明显,各城市效率类型不但统计特征十分明显,而且地域分布上存在很明显的集聚特征。各种城市条件因素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一步地综合作用于城市效率,并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蓓蕾  耿雷华  卞锦宇  刘恒  赵志轩  贾仁甫  
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7-2010年的工业发展规模、资源环境、工业结构、技术投入、环境以及经济杠杆等方面的指标数据为分析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工业用水效率驱动因素进行筛选分析,认为水资源条件和高耗水行业的比重对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呈现负向作用,且水资源条件约束性是持久性的,高耗水行业比重的负向作用呈现出加强的趋势;工业科技投入和技术进步对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具有正向作用,且从时间上看,推进作用持续明显。根据2010年全国及各省区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在聚类分析法基础上,将全国划分成5个区域:区域Ⅰ资源压力是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小;区域Ⅱ工业产业规模和资源压力是主要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