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3)
- 2023(7777)
- 2022(6888)
- 2021(5986)
- 2020(5249)
- 2019(12251)
- 2018(11941)
- 2017(23610)
- 2016(12719)
- 2015(14572)
- 2014(14975)
- 2013(15197)
- 2012(14594)
- 2011(13655)
- 2010(13849)
- 2009(13079)
- 2008(12902)
- 2007(11913)
- 2006(10578)
- 2005(9676)
- 学科
- 济(81600)
- 经济(81542)
- 管理(34182)
- 方法(31322)
- 业(30849)
- 数学(28308)
- 数学方法(28133)
- 企(23749)
- 企业(23749)
- 地方(19105)
- 中国(16319)
- 农(15749)
- 学(15491)
- 财(13634)
- 业经(13417)
- 地方经济(13223)
- 贸(11079)
- 贸易(11076)
- 制(10704)
- 易(10642)
- 农业(10583)
- 和(10459)
- 环境(10302)
- 融(9296)
- 金融(9293)
- 银(8820)
- 经济学(8805)
- 银行(8798)
- 行(8421)
- 发(8125)
- 机构
- 大学(201875)
- 学院(200033)
- 济(97463)
- 经济(95679)
- 管理(73973)
- 研究(72839)
- 理学(63039)
- 理学院(62316)
- 管理学(61360)
- 管理学院(60976)
- 中国(54458)
- 科学(42965)
- 京(42132)
- 财(40848)
- 所(38005)
- 研究所(34425)
- 农(33864)
- 财经(32898)
- 中心(32611)
- 经济学(32235)
- 江(30714)
- 经(29696)
- 经济学院(28949)
- 业大(28897)
- 农业(26756)
- 北京(26720)
- 院(25301)
- 范(25279)
- 师范(25057)
- 财经大学(24115)
- 基金
- 项目(125621)
- 科学(98182)
- 基金(91394)
- 研究(91062)
- 家(79213)
- 国家(78599)
- 科学基金(66395)
- 社会(59786)
- 社会科(56768)
- 社会科学(56750)
- 省(48451)
- 基金项目(48016)
- 自然(41051)
- 教育(40749)
- 划(40471)
- 自然科(40038)
- 自然科学(40023)
- 自然科学基金(39308)
- 资助(38275)
- 编号(36199)
- 成果(29681)
- 发(28869)
- 部(28623)
- 重点(28455)
- 国家社会(25262)
- 创(25189)
- 课题(24742)
- 教育部(24456)
- 科研(24013)
- 创新(23765)
共检索到30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咏馨 田鹏许 林陵娜 李恬 高荣
工业用地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他要素的配置结构直接影响其经济贡献效率,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法研究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旨在探讨工业用地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和方向。研究表明:(1)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存在地区差异,工业用地的投入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对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面效应;(2)工业用地的经济贡献率是工业用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管理制度相互作用的关键,珠三角地区工业用地资源供给已过剩,目前科学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促进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需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国土规划的协调机制。建议构建空间用途管制与协调制度、建设相应的信息联动与预警平台,这对于提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辉娜
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工业用地要素构建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2007~2011年、2000~2006年三个时段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8%、6.85%和3.78%。(2)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7%、17.54%、20.97%、18.69%、3.4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元
国有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国有工业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中国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国有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劳动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得出国有工业企业在就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西明
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2—2003年期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增长速度方程 指标选择 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黄丽,金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安永景 陈刚 蔡沐阳 尹涛
以广州市为研究样本,分析科技创新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变化情况。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公式法和经验参数法对2001—2019年广州市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测算和评估。研究发现,受加入WTO、创新资源基数较低以及制度红利等因素影响,广州在2001—2008年间科技创新贡献率有较大提升。2013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对新技术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且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依靠外资技术外溢性带来的技术推动开始向依靠自主创新的生产模式转变,而转变过程中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冲击、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制度性因素限制增强以及自主创新自时滞性较长等诸多因素影响,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在短期内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但从长期看推动作用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关键词:
广州 生产模式 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贡献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莹
本文在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索洛余值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选取1978—2006年宏观经济基础数据作为实证样本,对计算过程涉及的经济指标和参数尤其是资本存量进行了详尽的讨论,通过对经济增长三大重要因素的分解分析,证实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从而为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和路径选择提出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智勇 黄鹤羽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指出,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2%,在15%~25%取值区间内。
关键词:
贡献率 科技进步 经济评价 营林产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永宝
1993—2004年间中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55%、0·643%、0·453%、1·859%、4·038%、1·922%。总体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行政推进力度,加快教育整体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体系的同时,努力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提高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率;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平衡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理性消费,实现高中阶...
关键词:
教育经济 教育发展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毅 谭界忠
针对崔玉林"排除法"和杭永宝"权数分配法"这两种计算模型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用"指数增量法"作为确定各类教育占总教育指数年均增长率百分比的权数改进计算模型。用改进模型计算2001~2008年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指数增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包迪鸿 盛乐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把人力资本投资描述为“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活动”,可见,投资是一种增加未来收入(物质和非物质)的活动。作为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同样也可会产生收益,这种收益放大到社会层面,即个体的人力资源增加,将提高人力资源对信息、知识、技术的获取、运用和转化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的增长正是源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贡献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兆洲 黎中彦
经济增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的构成进行分析,通过1991~2009年这三种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贡献率的测算,分析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贡献与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蔡伟 肖亚超
文章利用1981~2012年统计数据,把外需分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两部分,分别考察各自历年的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影响。本文利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测来确定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自身的因果关系,据此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模型表明:整体来看,在2005年以前,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度是超过其他贸易进口贡献度;在2005年之后,其他贸易进口的贡献度大于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其他贸易出口持相反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