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1)
- 2023(4654)
- 2022(3993)
- 2021(3334)
- 2020(2794)
- 2019(6396)
- 2018(6224)
- 2017(12769)
- 2016(6492)
- 2015(7257)
- 2014(7397)
- 2013(7605)
- 2012(7314)
- 2011(6808)
- 2010(7051)
- 2009(6815)
- 2008(6397)
- 2007(5733)
- 2006(5528)
- 2005(5159)
- 学科
- 济(58558)
- 经济(58529)
- 管理(19505)
- 方法(17446)
- 业(16527)
- 数学(15753)
- 数学方法(15703)
- 地方(15641)
- 企(12890)
- 企业(12890)
- 地方经济(12094)
- 中国(9998)
- 学(9334)
- 业经(9118)
- 农(8418)
- 经济学(7186)
- 财(7129)
- 环境(6738)
- 农业(6170)
- 制(6087)
- 发(5842)
- 贸(5686)
- 贸易(5682)
- 体(5668)
- 融(5584)
- 金融(5584)
- 产业(5489)
- 和(5451)
- 易(5370)
- 策(5213)
- 机构
- 大学(105512)
- 学院(105216)
- 济(60244)
- 经济(59348)
- 研究(40988)
- 管理(38486)
- 理学(32845)
- 理学院(32440)
- 管理学(32003)
- 管理学院(31811)
- 中国(30689)
- 财(24404)
- 科学(21781)
- 京(21386)
- 所(20718)
- 经济学(20519)
- 财经(19555)
- 研究所(18512)
- 经济学院(18121)
- 经(17710)
- 中心(16982)
- 江(15994)
- 院(14422)
- 财经大学(14306)
- 农(13942)
- 北京(13622)
- 科学院(12773)
- 范(12588)
- 师范(12514)
- 业大(12502)
- 基金
- 项目(63507)
- 科学(50978)
- 基金(48044)
- 研究(45990)
- 家(41262)
- 国家(40962)
- 科学基金(35315)
- 社会(33406)
- 社会科(31802)
- 社会科学(31796)
- 基金项目(24922)
- 省(23528)
- 自然(20800)
- 自然科(20314)
- 自然科学(20310)
- 自然科学基金(19966)
- 资助(19941)
- 教育(19833)
- 划(19101)
- 编号(16377)
- 发(15356)
- 国家社会(14706)
- 部(14681)
- 济(14362)
- 经济(14248)
- 重点(14248)
- 成果(13190)
- 发展(13170)
- 展(13019)
- 教育部(12924)
共检索到17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辉娜 郭琪 贺灿飞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优惠的工业地价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与现实途径。对于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在解释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中,工业土地投入应作为重要考察要素。利用全国2007-2011年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选取工业总产值、工业资本存量、工业劳动力数量和工业用地存量等主要观察变量,建立了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以全国城市尺度解释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全国层面的工业经济发展仍十分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等地区尤为突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映雪 戴德艺
本文运用1999~2013年中国26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工业用地供给对中国及不同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应控制工业用地增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资本、劳动力要素投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结构地区的工业用地供应实行差别化管理。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辉娜
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加入工业用地要素构建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2007~2011年、2000~2006年三个时段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28%、6.85%和3.78%。(2)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工业用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97%、17.54%、20.97%、18.69%、3.4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工业用地要素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 工业能耗 经济增长 实症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力 梅林海
工业增长是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工业也是制造环境污染的重要力量。本文引用相关调查数据,从经济增长与环境法规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强度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增长趋势的关系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更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工业经济增长 环境 环境污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丽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韬 萧艳汾
200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间,税收增长连年高于经济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仍在增长,而税收收入已出现了负增长。本文通过比较增值税税基与工业增加值的构成,分析增值税收入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对中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增值税 工业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水安
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管理领域中,我国学者都已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ee Management,HRM)的研究,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深入探讨HR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显得日趋重要。笔者通过建立H R M在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演算模型,对我国2002-2011年工业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实证分析了H R M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终得出了相应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H R M战略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卫国 马瑾 张立恒
“九五”时期我国及西部的大部分工业污染物没有随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同步增长 ;我国及西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相对不足 ;西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 ,但是 ,部分污染的比重却上升 ,尤其是西部地区单位工业总产值的污染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到三倍。西部地区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治理难度较大 ,治理技术要求较高。西部工业结构急需调整、升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工业经济 污染治理 效益分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晓萍
利用资本、能源和劳动三要素随机前沿成本模型对中国工业成本节约之源进行研究,将成本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价格调整、效率改进与规模变动效应。规模扩大是推动2000—2007年工业成本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价格调整效应。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共同推动节约型增长,前者对节约型增长的影响更广泛、深入。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实现节约型增长,是新世纪以来工业增长的重要特征。效率改进提供的额外动力使轻工业成为节约型工业增长的先导部门。
关键词:
工业 成本前沿 节约型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包含东、中、西部区域效应的国有与非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模型。比较显示,国有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非国有经济的增长则主要来自资本和劳动两要素投入的增加。同时,区域因素对国有与非国有经济的产出规模和投入要素的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继术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一年等)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如何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寻求最快的经济增长途径,以达到最显著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增加,还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进,程志明
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决策参考许进,程志明近年来,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的问题已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根据老河口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对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如何提高工业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贵良 伏洋成
生态环境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污染承载,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后者即为生态足迹。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两者间的静态联系,没有考虑到脉冲或滞后影响。文章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发展的波动在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的影响,生态足迹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二期才显现出来,此后趋于稳定。而生态足迹从第一期就受到自身波动和产业发展冲击的影响,受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第一期较弱,此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