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1)
- 2023(11280)
- 2022(9816)
- 2021(9374)
- 2020(7806)
- 2019(18448)
- 2018(18620)
- 2017(36908)
- 2016(20127)
- 2015(22197)
- 2014(22143)
- 2013(21810)
- 2012(20094)
- 2011(17837)
- 2010(17499)
- 2009(15858)
- 2008(15167)
- 2007(12928)
- 2006(11266)
- 2005(9515)
- 学科
- 济(78387)
- 经济(78303)
- 管理(54611)
- 业(50749)
- 企(41999)
- 企业(41999)
- 方法(35676)
- 数学(31019)
- 数学方法(30695)
- 农(20997)
- 地方(19331)
- 中国(19319)
- 业经(17714)
- 财(17460)
- 学(17020)
- 农业(14006)
- 贸(12924)
- 贸易(12918)
- 制(12816)
- 环境(12773)
- 理论(12768)
- 和(12476)
- 易(12392)
- 技术(11789)
- 务(10996)
- 财务(10937)
- 财务管理(10921)
- 划(10726)
- 企业财务(10265)
- 教育(10242)
- 机构
- 大学(269105)
- 学院(267266)
- 管理(109742)
- 济(102508)
- 经济(100127)
- 理学(95848)
- 理学院(94712)
- 管理学(93059)
- 管理学院(92586)
- 研究(88129)
- 中国(64337)
- 京(59787)
- 科学(56287)
- 财(44589)
- 所(43306)
- 农(41573)
- 业大(41320)
- 中心(40203)
- 研究所(39790)
- 北京(38039)
- 江(37889)
- 范(37083)
- 师范(36812)
- 财经(36448)
- 经(33182)
- 院(32707)
- 农业(32431)
- 州(31595)
- 师范大学(30042)
- 经济学(29422)
- 基金
- 项目(190837)
- 科学(149770)
- 研究(140711)
- 基金(137392)
- 家(118731)
- 国家(117704)
- 科学基金(101834)
- 社会(87262)
- 社会科(82431)
- 社会科学(82409)
- 基金项目(74871)
- 省(74188)
- 自然(66953)
- 自然科(65344)
- 自然科学(65329)
- 自然科学基金(64128)
- 教育(63876)
- 划(62862)
- 编号(58615)
- 资助(55700)
- 成果(46639)
- 重点(41921)
- 部(41458)
- 发(40721)
- 课题(39686)
- 创(39616)
- 创新(36786)
- 科研(36216)
- 项目编号(35750)
- 教育部(35512)
- 期刊
- 济(111391)
- 经济(111391)
- 研究(77585)
- 中国(50095)
- 学报(41659)
- 科学(39262)
- 管理(38445)
- 农(37093)
- 财(32457)
- 大学(31454)
- 教育(31208)
- 学学(29205)
- 农业(26141)
- 技术(23284)
- 融(19660)
- 金融(19660)
- 业经(19165)
- 经济研究(16993)
- 财经(16586)
- 图书(16186)
- 问题(14853)
- 经(14048)
- 理论(13693)
- 资源(13614)
- 科技(13540)
- 业(13088)
- 实践(12794)
- 践(12794)
- 技术经济(12646)
- 现代(12539)
共检索到382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雯 车娜 周丁扬 姜广辉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但工业转型对工业用地供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因此,未来需推进工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一步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以及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雯 车娜 周丁扬 姜广辉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雯 周丁扬 苏珊 田盈盈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北京市工业行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行业三个维度探讨了北京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及各行业受让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出让行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但出现由"现代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工业"转变的趋势;出让工业用地集中分布于距市中心20—40 km的近郊区,具有明显的工业园区指向性和近郊区环状集聚态势,不同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工业用地出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萍 徐跃红 沈佳庆
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工业用地的空间集聚分散变化特征,并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工业用地管理政策建议。分析产业用地区域分布的变化规律,利用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变化、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和工业用地报酬变化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工业用地集散的趋势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北京市及不同区域目前工业用地布局发展所处的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工业用地供应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同时,工业用地管理应顺应工业用地的集散分布规律。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集聚 分散 演变 动因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镇工业技术改造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帆 麻林巍 蓝钧 陈世杰 陈景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操作等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其计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6大类准则,共计25个具体指标,划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前者包括:信息基建共享类指标、管理与发展类指标、减量消耗类指标、园区环保类指标。后者包括:循环利用类指标和产业共生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蕴涵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已成为推进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借鉴,也可作为国家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鹏 郝晋珉 周宁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安然
电影院作为一种文化设施,存在着空间分配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对电影院进行分类赋值,结合GIS缓冲区分析法,得出了北京市电影院的空间分布和街道供给能力情况,旨在为电影院空间布局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北京市 电影院 空间分布 供给能力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唐鑫
在城区老工业区发展转型过程中,主导产业选择是关键,既要遵循一般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又要结合本地特点采用符合实际发展要求的方法。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全国城区老工业区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对其主导产业选择在采用产业贡献率和区位商进行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既坚持相关基准,又进行辩证思考,强调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贡献率相统一、区内产业发展与区外产业协同相统一、工业遗产继承与产业发展创新相统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俊骋 那鲲鹏
现有工业用地更新重视工业景观的保护利用,忽略了附着在工业用地上企业网络的演化。通过北京市西城区普天德胜科技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业用地更新基础上园区企业横纵向网络的演化过程,并发现延续下的企业网络对新入驻的同类型企业有一定吸引力,但吸引力有限。区位和租金仍是企业入驻的核心考虑因素。提出需要重视工业用地更新后企业网络的继承延续,推动工业用地更新后形成各类园区孵化所需的"制度厚实",促进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用地更新 企业网络 演化 地方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傅晓霞 魏后凯 吴利学
本文在比较工业搬迁与企业迁移异同的基础上,根据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指出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和工业搬迁的一般机制,并以北京市1985年以来的工业搬迁情况为例,分析了城市发展、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以及搬迁目的、搬迁方式和搬迁政策等对搬迁效果的影响。本文尝试性的情况梳理、因素分析和经验总结.可以为北京和其他城市政府促进产业合理转移,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也可以为今后对于我国工业搬迁和企业迁移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企业迁移 工业搬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洪亚敏 王文
研究目的:正确把握城市热点区域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内在动因及其对城市科学供地、合理用地的影响,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实证参考。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因果分析。研究结果:城市热点地区存量划拨工业用地申请补办出让的目的并非基于现状用途,而是期望通过补办出让—转让获取额外收益。研究结论:现行直接办理协议出让的简单处置方式,可能会影响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有序发展。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更为适宜的处置方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丽彬 陈怡安 刘璐宁
针对目前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本文采用计量方法构建模型对微观层面高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失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收入水平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首要因素;职业资格认证导向作用不显著同样也是影响高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因素;户籍、年龄和性别对于人才职业资格证书的拥有均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婚姻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型 高技能人才 供给失衡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郎大鹏
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从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出发,结合社会保障供给的研究,分析了北京市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北京市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创新持续推进,基金规模增加、待遇标准提高。北京市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衔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系,并对人口老龄化作出制度安排。北京市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规模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财政对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缺乏稳定投入,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狭窄、资金收益率低,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仍缺乏实质性的提高。建议北京市在稳步增加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的同时,实现
关键词:
社会保障 财政责任 财政投入 保障管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学杰 王丽娟
近年来,北京市郊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开展创新性探索,创造了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新模式。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的核心是建立乡镇统筹平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的收益的均衡分配,体现了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思想。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为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乡镇统筹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