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6366)
- 2022(5074)
- 2021(4455)
- 2020(3876)
- 2019(8755)
- 2018(8605)
- 2017(17159)
- 2016(9182)
- 2015(9962)
- 2014(9902)
- 2013(10025)
- 2012(9026)
- 2011(7736)
- 2010(7994)
- 2009(7725)
- 2008(8014)
- 2007(7340)
- 2006(6554)
- 2005(6296)
- 学科
- 业(67217)
- 企(65214)
- 企业(65214)
- 济(49554)
- 经济(49497)
- 管理(48112)
- 业经(23896)
- 方法(20956)
- 农(19083)
- 财(18842)
- 务(16782)
- 财务(16779)
- 财务管理(16773)
- 企业财务(15867)
- 技术(14148)
- 数学(13906)
- 数学方法(13870)
- 农业(13553)
- 企业经济(11712)
- 策(11645)
- 划(11279)
- 经营(10576)
- 和(10217)
- 技术管理(9777)
- 制(9632)
- 理论(9181)
- 体(8711)
- 决策(8354)
- 体制(7969)
- 计划(7833)
- 机构
- 学院(139374)
- 大学(131202)
- 济(64732)
- 经济(63743)
- 管理(62452)
- 理学(53465)
- 理学院(53073)
- 管理学(52690)
- 管理学院(52442)
- 研究(39207)
- 中国(34497)
- 财(29511)
- 京(27313)
- 农(24928)
- 财经(23611)
- 江(22687)
- 科学(21721)
- 经(21450)
- 业大(20078)
- 农业(19938)
- 所(19384)
- 商学(18862)
- 商学院(18705)
- 经济学(18528)
- 中心(18282)
- 经济管理(17669)
- 财经大学(17196)
- 州(17102)
- 研究所(17051)
- 经济学院(16855)
- 基金
- 项目(86232)
- 科学(70695)
- 基金(64871)
- 研究(64452)
- 家(54833)
- 国家(54289)
- 科学基金(49551)
- 社会(43455)
- 社会科(41414)
- 社会科学(41402)
- 省(35075)
- 基金项目(34716)
- 自然(32028)
- 自然科(31340)
- 自然科学(31333)
- 自然科学基金(30850)
- 业(27616)
- 教育(27522)
- 划(27266)
- 编号(25786)
- 资助(25584)
- 创(21940)
- 创新(19460)
- 部(19291)
- 发(18846)
- 制(18596)
- 重点(18435)
- 国家社会(18026)
- 成果(17897)
- 人文(17150)
共检索到210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若鸿 许晏君
化解产能过剩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地价管制政策带来的冲击,考察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用地价格在最低价标准附近存在“群聚”现象,地价管制政策提高用地成本进而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提高。机制检验发现,地价管制政策主要通过抑制投资过度扩张和促进创新活动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但对杠杆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这种“群聚”现象在经济增长目标加码程度较高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为中央政府制定地价管制政策、规范地方政府供地行为提供了参考,并对化解产能过剩和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林凯 吴万宗 余典范 苏婷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存争议,其背后原因在于可靠产能利用率数据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实证研究缺乏。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理论,进一步扩展成本函数法的产能测度框架,试图解决要素价格水平变化、成本函数形式单一以及内生性问题导致的测度偏差;同时,借鉴生产率分解框架对产能利用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需引起重视的结论主要有:(1)并非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尚存在89个四位代码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这类典型过剩行业,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政府认定的过剩行业中只有国有企业存在明显过剩;(2)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能扩张行为均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增长,这与现有认识相悖,意味着政府长期在这类行业中推行的产能管制政策需要进一步审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过剩行业的相关事实,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金洋 张睿
准确衡量产能利用率是理解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利用企业层面资本折旧率和产能利用率的对应关系,本文在生产函数估计框架中引入了产能利用率的作用,发展出同时估计产能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方法。该方法清晰界定了产能利用率的概念,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利用该方法估计了中国工业企业1998—2007年以及2011—2013年间的产能利用率,结果显示:1)忽略产能利用率的变化在总体上低估了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2)在2007年以前,中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经历了一个整体上升的过程,但是在随后有所下降;3)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生产率较高、人均资本存量较低、出口产出比更高以及利润率更高的企业往往有着更高的产能利用率。
关键词:
产能利用率 生产率 产能过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野 陈梁 刘满凤
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进行匹配,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传统行业和瓶颈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但对新兴行业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内向型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内企业产能利用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叶
文章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动态松弛变量模型(DSBM模型)估计了我国制造业企业2007—2016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并从行业、地区、规模与所有制层面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呈现"W"型变化轨迹,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9%。分行业看,不少重工业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分规模看,大型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更为严重;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均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所有制看,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最严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贤亮
本文在Melitz经典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异质性厂商贸易模型,对出口如何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给定企业规模与生产率,出口参与能提高其产能利用率;给定企业规模与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高的企业更可能参与出口,并出口到更多国外市场。进一步地,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出口参与对提升中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实际效果。分析表明,出口参与能提高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达2.310个百分点,占企业样本产能利用率标准差的22%;政府持股比例越大,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市场竞争越强,企业产能利用率越低。本文首次在Merlitz经典理论模型框架下研究出口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对化解目前产能过剩现状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
出口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对于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视角,文章考察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市场整合有助于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区域市场整合能够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即存在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地,那些高税收基础、高就业贡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区域市场整合的敏感性更高;区域市场整合对重工业部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轻工业部门;且区域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进 匡霞 邵文波
本文率先从企业层面考察了产能利用率的决定因素,并基于企业柔性的视角,论证了信息化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微观机制: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获得需求信息,并提高"事前"投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在"事后"有效地对需求冲击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产能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地级市共12 400家企业调查数据,检验了信息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将产能利用率估算到企业层面,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或地区层面的信息化投资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
关键词:
信息化 产能过剩 企业柔性 基础设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赵瑞丰
产能利用率提升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尽管当前关于国际贸易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网络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深入考察了贸易网络深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网络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这一结论在处理潜在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稳健。贸易网络深化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搜寻成本、提高外部知识获取能力和加剧市场竞争渠道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贸易网络深化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非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同时,本文还区分进口和出口贸易网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进出口贸易网络深化均能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数字中国对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化解作用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互联网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贸易网络深化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果越强。最后,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同行业和下游行业中心度均能够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本文研究为我国促进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提升贸易质量和水平以有效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洪金明 吕学振
运用市场化机制改善企业产能利用率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手工收集银行业竞争数据实证考察银行业竞争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能够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和增加创新投入,从而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业竞争能够改善产能过剩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促进外部融资需求高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提高高管无金融背景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胡红燕
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难点,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文章基于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市场化视角,探讨了其去产能效应。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和监督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过剩程度较高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以及经济发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同时,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导致产能扩张的潮涌现象和恶性竞争明显减少。文章的研究为当前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的具体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产业健康发展和经济高质量腾飞的重要环节。尽管有关出口贸易化解产能过剩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尚未从贸易方式转变(即出口企业从间接出口转向直接出口)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匹配法和倍差法深入考察了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渠道检验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促进企业提升生产率、增加出口和提高管理效率,进而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出口贸易方式转变对进口企业、低契约密集度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企业有更强的产能利用率提升效应;基于行业视角的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出口贸易方式转变比例的上升能够有效促进行业市场再配置,使得落后产能企业退出市场,产能利用率更高的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促进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本研究为我国通过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以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付建栋
企业面临的营商环境在其提升产能利用率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政企关系和商业关系的双重关系视角,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在构建企业层面营商环境指数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表现。研究结果显示: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其内在机制在于,营商环境优化改善了企业面临的政企关系和商业关系,进而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且政企关系的作用大于商业关系。上述结论存在于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非产能过剩行业和沿海地区的企业中,但在国有企业中不存在;在中小规模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内陆地区的企业中,商业关系中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的营商环境优化和过剩产能化解有所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雪松 赵宸宇 聂菁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4年数据,从企业角度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在考虑异质性效应和内生性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边际处理效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考察了对外投资对中国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融资成本较低、所得税率较低及规模较小的企业,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对外投资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平均处理效应为4.1个百分点,总体上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越倾向于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提升其产能利用率的边际处理效应越高;然而,那些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企业如果选择对外投资,反而可能会降低其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龙丰 马忠 胡蕴赟
基于客户集中度对产能投资与处置非对称影响的视角,以2008—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高客户集中度会降低企业产能利用率;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地位或处于景气度较高的行业时,高客户集中度降低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会减弱。高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产能投资与产能处置之间此长彼消的循环关系产生了抑制作用,使产能投资与产能处置之间呈现非对称性关系,从而造成闲置产能积压并降低产能利用率。研究结论从客户关系角度丰富了产能过剩决定机理的理论解释,扩展了客户集中度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也为企业通过优化客户关系开展产能治理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