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9)
2023(5209)
2022(4573)
2021(4313)
2020(3581)
2019(8467)
2018(8405)
2017(16073)
2016(8834)
2015(9846)
2014(9770)
2013(9751)
2012(9274)
2011(8336)
2010(8066)
2009(7204)
2008(7279)
2007(6146)
2006(5549)
2005(4949)
作者
(24767)
(20701)
(20472)
(19394)
(13381)
(10174)
(9622)
(7992)
(7917)
(7405)
(7276)
(6887)
(6863)
(6482)
(6430)
(6422)
(6187)
(6098)
(6018)
(5819)
(5218)
(4985)
(4980)
(4885)
(4617)
(4617)
(4612)
(4543)
(4201)
(4128)
学科
(38282)
经济(38228)
管理(20837)
(19492)
(14610)
企业(14610)
地方(13776)
方法(13407)
数学(11541)
(11366)
数学方法(11336)
中国(8761)
业经(8555)
(8158)
农业(8066)
(7305)
地方经济(6990)
(6199)
环境(6136)
(5798)
贸易(5793)
理论(5672)
(5496)
(5294)
土地(4878)
(4837)
(4767)
金融(4764)
技术(4289)
(4272)
机构
大学(119476)
学院(118858)
(46474)
经济(45334)
管理(43939)
研究(43372)
理学(37631)
理学院(37077)
管理学(36358)
管理学院(36119)
中国(32611)
科学(27679)
(26941)
(22095)
(20628)
(20315)
中心(20303)
研究所(20109)
(18903)
(18456)
师范(18287)
业大(18252)
北京(16928)
(16181)
农业(16025)
财经(15870)
(15270)
师范大学(15097)
(14223)
经济学(13682)
基金
项目(81999)
科学(63691)
研究(61013)
基金(57732)
(50778)
国家(50335)
科学基金(42423)
社会(37491)
社会科(35312)
社会科学(35301)
(32483)
基金项目(31471)
(27732)
教育(27506)
自然(27314)
自然科(26574)
自然科学(26571)
自然科学基金(26047)
编号(25380)
资助(22985)
成果(20577)
(19077)
重点(18541)
课题(17952)
(17809)
(16787)
创新(15717)
科研(15423)
国家社会(15227)
发展(15222)
期刊
(55683)
经济(55683)
研究(35826)
中国(26143)
(18735)
学报(17578)
科学(17363)
(15648)
管理(15535)
教育(14511)
大学(13139)
农业(12765)
学学(12072)
技术(11329)
(9336)
金融(9336)
业经(8955)
资源(8267)
经济研究(7677)
问题(7665)
(7489)
财经(6867)
图书(6833)
(6340)
(5994)
技术经济(5671)
(5671)
现代(5661)
科技(5473)
(5308)
共检索到182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亮  张立新  朱道林  陈庚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价格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产生的长期综合收益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现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比值在不同城市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且城市内部的价格比值也存在较大波动;相比住宅用地而言,工业用地的出让能够产生更多的长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在调整工业用地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土地出让收入、税收及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不宜盲目提高工业用地的价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效益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效益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一种动态的检测体系,作为评判开发区相对于城市发展水平的标杆。通过对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效益比较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还有近半数的国家级开发区空间效益水平低于城市,违背其设立的初衷,最后从城市和开发区两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开发区相对于城市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景思琦  朱道林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笔者认为合理住宅地价水平应与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利用H-P滤波后的个体固定效应方程得到2006年~201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3个主要监测城市住宅地价理论"均衡值",引入偏离度概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其合理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住宅地价水平总体上处于合理水平,住宅地价变化与其经济发展相协调,政策调控对市场发展走向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在探讨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利用经济效率的内涵后,利用DEA方法、GIS空间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系统研究了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特征,检验了经济、城镇化、产业、政府管理等因素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具有"南高北低"的特点,多数城市2003年前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处于上升状态,2003年后出现一定程度下降;21996—2008年长三角地区和江苏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差异程度呈增大趋势,2003年之后浙江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的差异逐渐缩小,并且长三角地区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大于建设用地配置的不均衡;3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镇化和政府影响力能对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产生负向影响,土地城镇化过快是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法林  尹立杰  张郴  
传统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过度强调旅游发展环境和旅游发展业绩,已无法满足旅游发展转型、旅游政策改革、产业提档升级的战略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当前转型发展需要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指标突出强调城市旅游的发展力和创新力,包括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城市旅游发展要素、城市旅游发展业绩和城市旅游发展潜力4个方面。以长三角地区16个地市为例,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由传统模型得出的结果具有相对一致性和部分差异性,证实了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在新形势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春艳  吴群  
文章通过利用1996-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向,三者均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主要推动因素;不同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速度存在差异;体制因素是城市用地规模盲目扩张的深层次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需立足中国实际,完善现有的财政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保持官员任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深化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打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两大发达地带的交汇部,是我国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区域。坐拥上海、杭州、南京等一批大中城市的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具有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不仅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而且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普遍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是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要求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率先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俊梁  林影  史欢欢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科学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寻求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保障。文章在梳理学术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的5个维度,拓展出18个具体评价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苏浙皖3个省份的40地市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分析比较。研究认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特色小镇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红利,为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利江  郑丽波  柳云龙  俞立中  贾正长  
以浙江宁波三七市镇的一块面积为256.2 hm2的农田为研究区域,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对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的C0/(C0+C)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梁双波  
以1986、1994、2005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长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交通网络及其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呈现如下特征:①综合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不断提升,且第二阶段(1994-2005)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一阶段(1986-1994);三时间断面上海及环太湖地区均为可达性最优区域,1986及1994年可达性较优区域大致由沪宁沿线和沪杭沿线构成">"形,而2005则大致由沪宁沿线(含沿江地区)、沪杭沿线及杭甬沿线构成"Z"形;②可达性提升中节点获益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初始值越高的节点其值下降幅度越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变化率中部地区低于南北边缘地区,但变化值及变化率在不同阶段均呈现不同特征;③从分省市角度,上海可达性最优,江苏板块次之,浙江板块较差,但上海的优势地位逐步下降,浙江板块与江苏板块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④综合交通可达性系数标准方差逐步下降,表明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发育日益成熟,但不同交通方式具有不同发展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鑫  陈志刚  
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的决策行为对于一个城市工业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地方官员的个体差异及其行为特征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建立地方官员特征指标与城市工业污染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200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异质性(主要体现为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的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因素对于城市工业污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地方官员年龄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2)地方官员任期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呈先减后增的趋势;(3)本地晋升官员相对于外地晋升官员,其执政下的城市工业污染程度会有所缓减。最后就有效管控城市工业污染,从完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健全地方官员环境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黄小康  
从工业绿色转型的角度,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要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形成示范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可侠  夏琦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与内陆地区新一轮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作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比较探讨。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通过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比较,论证了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并给出加快发展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琪  曹卫东  
运用熵值法测度了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并通过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分析了三大效益的差异变动及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经济效益在整体上不断提升,且城市间发展逐渐均衡;环境效益在整体上不断降低,且城市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效益在整体上先降后升,且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呈显著的空间相似性集聚特征,而环境效益自2006年起逐渐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散分布特征;经济效益高值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箭头"形、小"Z"形、大"Z"形,且逐渐由单中心极化发展向多中心均衡化发展的格局转变;社会效益的集聚格局大致与经济效益相似,而环境效益的"破碎化"分布格局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的认识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许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一些学者否认产业同构现象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学者则认为存在产业结构趋异现象。关于产业同构问题的成因则有经济发展水平观、行政管理体制观、区域资源禀赋观、市场开放程度观等。关于产业同构现象的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的对策措施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