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68)
- 2023(20098)
- 2022(17251)
- 2021(16035)
- 2020(13598)
- 2019(31045)
- 2018(30271)
- 2017(57120)
- 2016(31390)
- 2015(35048)
- 2014(34552)
- 2013(34121)
- 2012(31248)
- 2011(28318)
- 2010(27949)
- 2009(25549)
- 2008(24884)
- 2007(21494)
- 2006(18768)
- 2005(16204)
- 学科
- 济(126091)
- 经济(125958)
- 管理(86611)
- 业(80851)
- 企(65685)
- 企业(65685)
- 方法(58307)
- 数学(51317)
- 数学方法(50612)
- 农(34308)
- 中国(34094)
- 财(30536)
- 学(29356)
- 业经(27603)
- 地方(26945)
- 贸(23734)
- 贸易(23723)
- 农业(23170)
- 易(23075)
- 环境(21898)
- 制(20940)
- 和(19681)
- 理论(19354)
- 技术(19080)
- 务(18968)
- 财务(18893)
- 财务管理(18855)
- 企业财务(17893)
- 银(17828)
- 银行(17751)
- 机构
- 大学(445777)
- 学院(442530)
- 济(175899)
- 经济(172355)
- 管理(170701)
- 研究(155294)
- 理学(149254)
- 理学院(147493)
- 管理学(144524)
- 管理学院(143757)
- 中国(113619)
- 科学(101161)
- 京(95372)
- 农(81704)
- 所(79229)
- 财(76411)
- 研究所(73477)
- 业大(73028)
- 中心(69763)
- 农业(64547)
- 江(63042)
- 财经(62670)
- 北京(59674)
- 范(59127)
- 师范(58427)
- 经(57344)
- 院(56541)
- 经济学(53401)
- 州(50753)
- 经济学院(48335)
- 基金
- 项目(316005)
- 科学(247241)
- 基金(229425)
- 研究(222155)
- 家(204436)
- 国家(202830)
- 科学基金(171949)
- 社会(140310)
- 社会科(132953)
- 社会科学(132913)
- 省(123482)
- 基金项目(121490)
- 自然(114614)
- 自然科(111952)
- 自然科学(111914)
- 自然科学基金(109868)
- 划(105155)
- 教育(102002)
- 资助(94898)
- 编号(88041)
- 重点(72192)
- 成果(70230)
- 部(69023)
- 发(67764)
- 创(65176)
- 科研(61313)
- 课题(61231)
- 创新(61020)
- 计划(59884)
- 国家社会(58379)
- 期刊
- 济(183396)
- 经济(183396)
- 研究(123093)
- 学报(81328)
- 中国(81191)
- 农(72955)
- 科学(71613)
- 大学(60340)
- 管理(59684)
- 学学(57053)
- 财(56157)
- 农业(50812)
- 教育(45907)
- 技术(37048)
- 融(32973)
- 金融(32973)
- 经济研究(30152)
- 业经(30004)
- 财经(29593)
- 业(27214)
- 经(25440)
- 问题(23981)
- 版(22867)
- 科技(22707)
- 图书(22253)
- 资源(21952)
- 业大(21538)
- 统计(21102)
- 技术经济(20882)
- 贸(19352)
共检索到63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文章首先通过区分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将工业生态效率分解为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以此来构建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2005-2010年中国中部和东部各省工业生态效率;其次分别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外资利用、研发投资和污染治理投资四因素对源头消减效率和末端治理效率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以源头消减为核心、转变工业结构、积极引进外资、加大科研投入和加强政府主导等中部地区提升工业生态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黄丽萍
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测算和对比分析各省每年的工业用水效率值,并建立回归方程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应提高节水意识和节水技术、鼓励循环用水、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工业结构、根据区域差异制定有区别的管理方案和制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用水效率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SFA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艾莎莎
利用综合污染密集指数方法识别污染密集型产业,结合中国国情对污染密集型产业进行分层研究。通过测算中东部9省的绝对地理集中指数、产业平均集中度以及产业份额偏离系数,确认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空间梯度转移。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梯度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财政分权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集聚的首位诱因;地区经济水平、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市场化程度和环境治理强度等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污染密集型产业 产业空间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宁 杨洋 党韡
促进资本高效率配置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资本配置效率的流动性内涵出发,构建行业层面云南资本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的面板计量模型,并应用2011-2016年间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云南的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云南的资本配置效率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来看,都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资本配置有效性严重不足且逐渐恶化的特征非常显著,由信贷偏向所致的金融扭曲和由政府干预所致的政策扭曲是抑制云南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原因,同时,产业发展的稳定性具有促进云南资本配置效率改善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金融市场结构完善、持续深化以市场化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未来促进云南资本配置效率优化的关键所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广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 陈小霞
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函数理论方法测算了中部6省1998~2008年的能源效率,并从技术进步、能源价格、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等角度分析了中部各省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R&D投入、能源价格对中部地区能源效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全要素生产函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建朝 王海铖
为进一步探索工业用电效率提升路径,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采用共同前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1995—2016年间的工业用电效率值。通过全局莫兰指数检验和莫兰散点图分析发现,中国工业用电效率值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知识溢出、人均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作用发现,知识溢出对工业用电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人均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工业用电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业结构、电力价格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用电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永安
使用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投入产出数据,传统的DEA方法与超效率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中国城市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差异,重点探讨各种城市条件因素对城市效率的影响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较低且空间差异明显,各城市效率类型不但统计特征十分明显,而且地域分布上存在很明显的集聚特征。各种城市条件因素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一步地综合作用于城市效率,并且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恒 石时 刘洪涛
本文基于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到2008年的区域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在区域层面探究了各个因素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机理及结果。研究结果发现燃料价格与能源强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热度日和冷度日的影响效果只有在南部地区显著,人均收入、投资资本比率等因素在不同阶段对能源强度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更进一步的解释了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内在影响因素,有助于系统深入的分析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对节能减排政策的制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区域经济 面板回归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白珊 范建红 刘柏君
基于2010-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实证分析产业智能化对省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异质性,并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产业集聚与绿色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智能化正向影响省域生态效率;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智能化对省域生态效率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业集聚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U型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米运生
帕累托式的FDI空间配置有利于区域协调增长。本文研究表明,中国FDI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明显。在动态趋势方面,东部优势减弱,中部综合优势明显。在国家、区域间和区域内3个层面上,FDI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国家层面上,市场、公共资本等因素权重较大。在区域间,区位、知识与技术、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较关键。在区域内部,各因素重要性各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天军 唐娟莉 霍学喜 朱玉春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高低是政府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结构、制定合理的公共物品投资目标的决策依据。研究利用2000—2009年陕西省10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进行了测度,并且对影响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外生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影响地区效率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人均GDP、人口规模、财政分权度、公共物品供给政策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工业布局变动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模型的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相关性与中国苹果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中国省域开放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