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1)
- 2023(17737)
- 2022(15198)
- 2021(14082)
- 2020(12069)
- 2019(27109)
- 2018(27016)
- 2017(52192)
- 2016(28382)
- 2015(31767)
- 2014(31203)
- 2013(30930)
- 2012(28236)
- 2011(25357)
- 2010(25695)
- 2009(24203)
- 2008(24115)
- 2007(21876)
- 2006(19647)
- 2005(17641)
- 学科
- 济(114504)
- 经济(114331)
- 业(109689)
- 管理(96712)
- 企(91298)
- 企业(91298)
- 农(49077)
- 方法(48831)
- 数学(38830)
- 数学方法(38417)
- 财(37200)
- 业经(36054)
- 农业(32652)
- 中国(30104)
- 制(28050)
- 务(25511)
- 财务(25443)
- 财务管理(25404)
- 企业财务(24119)
- 技术(23320)
- 地方(21434)
- 学(21022)
- 理论(20971)
- 体(20394)
- 和(19964)
- 贸(19767)
- 贸易(19751)
- 策(19289)
- 易(19196)
- 划(19175)
- 机构
- 学院(403034)
- 大学(399757)
- 济(165551)
- 管理(164779)
- 经济(162074)
- 理学(141576)
- 理学院(140153)
- 管理学(138139)
- 管理学院(137388)
- 研究(130094)
- 中国(102659)
- 京(85016)
- 财(79134)
- 科学(77595)
- 农(73761)
- 所(64490)
- 江(62260)
- 财经(61754)
- 业大(61562)
- 中心(60207)
- 研究所(57646)
- 农业(56433)
- 经(56071)
- 北京(53360)
- 范(49579)
- 州(49200)
- 师范(49190)
- 经济学(48238)
- 院(46740)
- 财经大学(45331)
- 基金
- 项目(266180)
- 科学(211141)
- 研究(199650)
- 基金(193957)
- 家(166847)
- 国家(165320)
- 科学基金(144044)
- 社会(127562)
- 社会科(120665)
- 社会科学(120634)
- 省(105008)
- 基金项目(103282)
- 自然(91837)
- 自然科(89704)
- 自然科学(89684)
- 教育(89551)
- 自然科学基金(88145)
- 划(86055)
- 编号(82203)
- 资助(78011)
- 成果(66400)
- 部(58892)
- 创(58883)
- 重点(58421)
- 发(56746)
- 课题(55111)
- 创新(54310)
- 制(53270)
- 国家社会(52212)
- 教育部(50843)
- 期刊
- 济(193558)
- 经济(193558)
- 研究(120717)
- 中国(83197)
- 农(73042)
- 管理(64587)
- 财(64186)
- 学报(59331)
- 科学(56727)
- 农业(49043)
- 大学(46776)
- 学学(44152)
- 教育(42061)
- 融(39918)
- 金融(39918)
- 业经(36377)
- 技术(36059)
- 财经(30739)
- 经济研究(28130)
- 经(26280)
- 业(25782)
- 问题(25347)
- 技术经济(21757)
- 科技(20380)
- 版(19810)
- 现代(19611)
- 理论(19326)
- 图书(18389)
- 商业(18199)
- 世界(18069)
共检索到61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奇 王会 陈海丹 詹贤达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相比较于大型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成本较低的状况为二者进行排污权交易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分析面源污染具有涉及个体多、发生不确定性强、减排结果监测困难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的两种机制:基于污染产生的"农户统一行动交易机制"和基于污染治理的"农业公共治理设施建设交易机制"。最后,针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农业面源 工业点源 机制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敏 朱建春 刘小童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于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来说交易成本高、涉及个体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减排效果难以量化。借鉴点源污染排污权交易理论,构建适合我国的新型农业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提出应建立区域农户合作组织,发展有机农业,杜绝滥用化肥农药,积极引导工业点源治理企业参与面源污染治理并合理分配初始化交易比例,最终形成政府适当引导下农户有组织参与的市场化运作的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排污权交易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敏 朱建春 刘小童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于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来说交易成本高、涉及个体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减排效果难以量化。借鉴点源污染排污权交易理论,构建适合我国的新型农业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提出应建立区域农户合作组织,发展有机农业,杜绝滥用化肥农药,积极引导工业点源治理企业参与面源污染治理并合理分配初始化交易比例,最终形成政府适当引导下农户有组织参与的市场化运作的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排污权交易 制度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敏 朱建春 刘小童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于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来说交易成本高、涉及个体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减排效果难以量化。借鉴点源污染排污权交易理论,构建适合我国的新型农业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提出应建立区域农户合作组织,发展有机农业,杜绝滥用化肥农药,积极引导工业点源治理企业参与面源污染治理并合理分配初始化交易比例,最终形成政府适当引导下农户有组织参与的市场化运作的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排污权交易 制度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支海宇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全球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并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常用的税费、补贴、押金—退款等经济手段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探讨排污权交易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和操作办法,得出点源与农业面源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减少工业和农业的治污成本,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农业面源之间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增强农民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面源污染 排污权交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贻旺
排污权交易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排污进行"总量控制"的策略,即无论排污权在排污者之间如何交易,区域内的排污总量不会增加,环境质量也不会恶化,是对环境保护机制的大胆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利飞 彭莹莹
排污权交易谋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污染,通过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规制,达到环境容量优化配置,其实质是环境容量产权明晰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排污权初始配置方式与价值评估、排污权定价机制、排污权交易制度下厂商行为、政府管制及交易制度的社会福利分析,构成了当前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的基本内容。现行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在排污总量控制的科学性、排污权定价的约束性、初始分配的公平性、市场交易的完备性、监督机构的权威性等方面积累探索经验。
关键词:
排污权 排污权交易 碳交易 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卜国琴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规制理论与政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采用规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双向拍卖与分散交易两种不同交易制度对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高低存在影响,同时交易费用对市场运行效果也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今后排污权交易实验研究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群飞
我国排污权管理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与市场角色错位;全国性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没有形成,交易制度不健全;市场化交易中排污主体和污染物指标覆盖有限;价格市场化信号弱,交易价格构成要素抽象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推动与新修订环保法配套法规的完善,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作用;建立全国性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完善市场化交易制度;实现污染物指标和排污主体梯度覆盖,建立目录清单制;强化总量管理,推动政府管理下市场化价格确定等具体对策。发挥市场化机制在节能减排、环境改善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市场化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文捷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云峰 陆根法
当前城市生活污染已呈超过工业污染之势,城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与此同时,一大批致力于生活污染源头控制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却得不到转化和应用。针对这一目前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新矛盾,本文在借鉴工业排污权交易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生活排污权交易制的设想,并就生活排污权交易制的理论基础、运作模式以及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勇辉 袁旭宏 吴朝霞
文章基于企业行为和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发现:排污权制度是将环境产权市场化的制度,对环境产权进行市场化配置的再分配是排污权制度的基础;交易机制在初始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并提高了地区减排效率,其中排污权价格决定的制度遵从成本是促使企业创新和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污染排放浓度越高的企业受到规制的影响越大;在排污权制度产生的排序效应下,成本与收益是排污权制度规制下企业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排污权制度 企业行为 技术创新 迁移决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钢 王慧敏 仇蕾
针对湖域工业点源初始排污权定额配置问题,以"公平、效率、可行"为配置原则,通过引入权重系数的字典序最小化最大值方法,构建了基于多主体多种初始排污权多期配置的字典序定额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进而以江苏省太湖流域27类主要工业行业的初始氨氮排污权单期配置为例,从行业初始排污权短缺率与行业治污效益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基于等短缺率定额模型、等环境容量比例定额模型、字典序定额模型计算得到的3种定额配置方案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另外两种定额模型,字典序定额模型所得配置方案可实现平均行业短缺率最小(46.13%),平均行业治污效益最大。研究也表明在"公平、效率、可行"配置原则下,字典序定额配置方法能够更为有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斯丽娟 曹昊煜
研究目标:考察排污权交易制度下,污染减排和工业发展的实际成效,并测度"环境-工业"系统间的依赖关系和工业绿色发展的时空分异。研究方法:基于我国2003~2017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耦合协调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下,我国实现了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减排和工业发展,基本符合"强波特假说"的理论阐述;"环境-工业"系统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依赖关系,在多数年份中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但在考虑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耦合协调度仅在最后3年达到较高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工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存在时空差异。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西部地区的区域内分异程度最大。研究创新:构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下,污染减排和工业发展的理论模型。从系统间的依赖关系和区域差异两类视角出发,识别了"环境-工业"系统间的依赖模式和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来源。研究价值:为进一步加快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本土化,协调环境质量与工业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