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9)
- 2023(9718)
- 2022(8168)
- 2021(7574)
- 2020(6507)
- 2019(14429)
- 2018(14481)
- 2017(27835)
- 2016(14830)
- 2015(16707)
- 2014(16073)
- 2013(15655)
- 2012(13690)
- 2011(12352)
- 2010(12675)
- 2009(12043)
- 2008(11675)
- 2007(10607)
- 2006(9269)
- 2005(8163)
- 学科
- 济(63858)
- 经济(63813)
- 管理(43384)
- 业(42560)
- 企(35940)
- 企业(35940)
- 方法(29109)
- 数学(25121)
- 数学方法(24501)
- 农(16732)
- 中国(15370)
- 业经(15336)
- 理论(12698)
- 财(12425)
- 学(12038)
- 地方(11744)
- 贸(11567)
- 贸易(11562)
- 易(11219)
- 产业(11066)
- 农业(10806)
- 制(10753)
- 技术(10325)
- 和(9142)
- 银(8543)
- 银行(8530)
- 环境(8453)
- 销(8189)
- 融(8179)
- 供销(8177)
- 机构
- 学院(211021)
- 大学(207445)
- 济(85395)
- 经济(83635)
- 管理(81103)
- 理学(69966)
- 理学院(69270)
- 管理学(67542)
- 管理学院(67167)
- 研究(64598)
- 中国(48259)
- 京(43069)
- 科学(39263)
- 财(37633)
- 所(31627)
- 江(31376)
- 财经(30196)
- 中心(29475)
- 业大(28544)
- 研究所(28529)
- 农(28265)
- 范(27856)
- 师范(27605)
- 经(27101)
- 北京(26815)
- 经济学(26355)
- 州(25848)
- 技术(23681)
- 经济学院(23613)
- 院(23254)
- 基金
- 项目(138089)
- 科学(109174)
- 研究(102871)
- 基金(98705)
- 家(84699)
- 国家(84040)
- 科学基金(73426)
- 社会(65196)
- 社会科(62121)
- 社会科学(62109)
- 省(56140)
- 基金项目(50668)
- 教育(48364)
- 自然(46406)
- 划(45880)
- 自然科(45448)
- 自然科学(45438)
- 自然科学基金(44591)
- 编号(42846)
- 资助(41652)
- 成果(34321)
- 重点(30978)
- 发(30449)
- 课题(29666)
- 部(29345)
- 创(29165)
- 创新(27180)
- 项目编号(26935)
- 国家社会(26763)
- 科研(25831)
共检索到309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綦建红 张志彤 赵伟康
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面对日益攀升的对外产业转移压力,中国有必要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寻求应对方略及全球经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121个母国和186个东道国的国别—行业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和作用渠道,并进一步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二元悖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抑制了对外产业转移。究其作用机制,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对外产业转移抑制作用既源于降低相对工资、增加出口替代、加剧利益博弈等拉力渠道,也源于提升相对产能和增加行业竞争等推力渠道,且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拉力作用明显高于推力作用,拉力渠道中相对工资渠道占据主导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抑制对外产业转移的同时,有助于提高产业影响力,降低产业脆弱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链“二元悖论”的冲击,这再次彰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于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本秀 吴福象
本文基于竞争成功函数和共容利益假设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互动理论模型,从资本积累和就业极化两方面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并使用中国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能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资本积累效应和就业极化效应;进一步地,在积极应用机器人、就业政策完善的欠发达地区和创新基础薄弱的行业中,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且以不同规模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受到机器人应用的促进。本文主要揭示了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影响,可为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环境提供经验支撑与政策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夏 戴金平 汪亚楠
基于DSGE模型讨论货币政策与资本管制的搭配问题,以及进一步采用TVP-SV-VAR方法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后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显著影响了中国的利率水平、产出缺口、通货膨胀与汇率水平;随着冲击时间的后移,中国利率水平遭受的影响逐渐下降,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给中国其他经济变量带来了更大的波动性,损害了中国居民的福利水平。中国不应轻率地放开资本管制,应致力于降低金融杠杆,减小金融市场存在的价格泡沫,让非理性的资产价格逐渐回归理性,使资产价格真正围绕其标的价值上下波动;待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回归常态后,再逐渐放开资本管制措施,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民春 张瑞雪
基于浙江、广东、湖北和河南4个省份2010年~2016年的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4个省份进口工业机器人对其就业市场的冲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工业机器人对每个省份的就业市场均产生了显著冲击,导致了失业率上升,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阶段的限制,这种影响的弹性系数绝对值较小;从省际横向比较看,经济发展梯度较高的省份,其就业市场受到该冲击的影响相对要大。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就业破坏效应 就业补偿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志骏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6—2022年的市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产业链延伸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提升作用,相较于未采用该模式的地区,采用该模式的地区农民收入提升约12%。(2)异质性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北方林区和南方林区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3)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城镇化率的单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超过门槛值50.12%时,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效应会加强。(4)在机制检验方面,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完善了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概念,丰富了产业链延伸对于脱贫的作用机理,为深入探讨外生冲击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汤余平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和RAS法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缓解能源区域经济冲击的影响,并给出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产业结构水平的最优收敛路径。在当前产业结构水平下,能源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有较大的冲击效应,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能源区域经济的冲击效应将逐渐弱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茜茜 高翔 黄建忠
工业机器人凭借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广泛应用已成为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战略工具。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从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双侧视角,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对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采用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策略和进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具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般贸易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从影响机制来看,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主要通过资本深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效应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影响中的来源风险、断裂风险和行业扩散效应。本文为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助力中国制造业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子帆
文章依据1995—2013年的国际贸易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相关因素对我国产业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模式与我国产业对外转移之间是双向的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向取决于其内部因素的不同,并且各个因素之间会交叉相互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朝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催生出来的互联网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生了价值转移。本文首先阐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构成、演变过程;其次总结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转移特点;最后提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价值转移下的电商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链 电商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朝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由此催生出来的互联网产业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生了价值转移。本文首先阐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构成、演变过程;其次总结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转移特点;最后提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价值转移下的电商发展模式创新策略。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产业链 电商 发展模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谌金宇 朱学红
本文基于产业链的新视角,采用2006年8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工业行业以构建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链内在联系的SVAR模型,将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以及预防性需求冲击,考察这三种结构性冲击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各环节产出的影响效应,并通过分解上中下游行业的通胀来源,探究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冲击的主要传导路径。结果显示:供给冲击和预防性需求冲击推动的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与工业行业产出呈现负相关关系,而经济需求冲击带来的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与工业行业产出呈现同向变化;三种结构性冲击对我国工业行业通胀的影响有两条传导路径,供给冲击与预防性需求冲击带来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会产生成本推动型通胀,并且冲击作用沿着产业链的上游往下游进行正向传导,而经济需求冲击带来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会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胀,并且冲击作用沿着产业链下游往上游进行逆向传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胜兵 刘友金 向国成
科学准确地测度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是制定产业转移相关政策的必要前提。文章运用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分析四种外生因素变化对沿海产业发展的影响,测算了多种典型情景下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1)劳动力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对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民工荒"和融资困难加剧,将导致沿海产业转移潜在规模大幅增加;(2)税率下调使沿海地区总产出水平增加或产业转移潜在规模小幅下降,企业间接税下调对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比企业所得税更为明显;(3)由于产业结构不同,长三角和粤闽地区的产业发展对外生冲击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了促进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毅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即企业机构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培育人才。2013年,德国提出了面向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工业4.0战略,人力的需求也和以往截然不同,这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探讨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特征,以及新工业化时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娅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东部地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双向需求",一方面东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环节攀升,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可以将国际产业链转移模式运用到中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战略中,延伸在国内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在区域间的传递和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以产业转移来协调产业升级,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国际产业链 产业链跨区域分工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艾莉 孙新宇
本文运用2015—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二者关系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低劳动力成本地区显著,在中、高劳动力成本地区不显著;(2)产业协同集聚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存在单门槛效应,伴随产业协同集聚跨越门槛值,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3)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其中,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系数由负转正外,其余行业均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正向影响。未来中国要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应用,以产业协同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