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8)
2023(9817)
2022(7862)
2021(7345)
2020(6305)
2019(14158)
2018(13862)
2017(26287)
2016(13901)
2015(15657)
2014(15405)
2013(15562)
2012(14225)
2011(12625)
2010(12740)
2009(12330)
2008(12835)
2007(11529)
2006(10160)
2005(9685)
作者
(39326)
(32740)
(32590)
(31010)
(21093)
(15445)
(14817)
(12557)
(12315)
(11769)
(11263)
(10939)
(10835)
(10302)
(10284)
(9877)
(9868)
(9489)
(9254)
(9037)
(8064)
(7903)
(7880)
(7449)
(7373)
(7221)
(7215)
(7108)
(6578)
(6361)
学科
(75906)
(73124)
经济(73048)
(71636)
企业(71636)
管理(59119)
方法(33442)
业经(26192)
数学(25755)
数学方法(25561)
(25252)
(21499)
(20184)
财务(20173)
财务管理(20161)
企业财务(19119)
中国(18332)
技术(16074)
农业(15733)
(14419)
(14397)
(14343)
贸易(14334)
(14056)
(13910)
(12895)
企业经济(11988)
理论(11773)
(11754)
经营(11490)
机构
学院(212030)
大学(207479)
(103815)
经济(102426)
管理(87799)
理学(75068)
理学院(74425)
管理学(73678)
管理学院(73269)
研究(68618)
中国(58146)
(47561)
(43690)
财经(37989)
科学(35833)
(34678)
(33738)
经济学(32478)
(30870)
(30550)
中心(30068)
研究所(29971)
经济学院(29395)
北京(28237)
财经大学(27996)
商学(26657)
商学院(26428)
业大(25778)
(24403)
经济管理(24328)
基金
项目(130487)
科学(106058)
基金(99153)
研究(98284)
(84443)
国家(83687)
科学基金(74397)
社会(66974)
社会科(63811)
社会科学(63797)
基金项目(51356)
(48358)
自然(46143)
自然科(45204)
自然科学(45192)
自然科学基金(44502)
教育(43539)
资助(41358)
(39671)
编号(37466)
(32516)
(30770)
(30319)
国家社会(29065)
成果(29009)
重点(28578)
(28061)
创新(27438)
教育部(27176)
中国(26795)
期刊
(117479)
经济(117479)
研究(65410)
(41398)
管理(39621)
中国(39502)
(28753)
科学(26862)
学报(23787)
技术(21425)
(20595)
金融(20595)
农业(20328)
财经(20237)
大学(19690)
经济研究(19510)
学学(18928)
业经(18654)
(17688)
(15377)
问题(15328)
技术经济(14988)
世界(14348)
(14343)
国际(14257)
教育(13905)
财会(11940)
现代(11260)
统计(11049)
会计(10584)
共检索到32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殿春  卢霄  
本文使用2009—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从投资决策和投资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主要促进了中国企业对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投资概率和投资强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两条渠道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投资于高收入国家(地区)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低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基于投资动机的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高收入国家(地区)开展商贸服务型及研究开发型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当地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未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肯定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对促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及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立敏  
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发展失衡还是渐趋平衡?本文从投资规模、投资产业、投资形式和投资政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丹  卜文超  
本文利用2006~2013年中国企业污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采用“巴蒂克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方法,考察了机器人使用对我国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机器人使用显著抑制了企业污染排放。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机器人使用主要通过人工替代、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增设末端处理设备和增强排污处理能力等渠道降低企业污染排放。本文的研究为客观评估机器人使用对中国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有助于中国制定机器人使用的配套政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晋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乔晋民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投资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占居主导地位与国内目前投资体制改革形成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相适应,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也包括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遇芳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检验了1990-2007年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虽然1990-2007年从国外溢入中国的研发投入量总体是在增加的,但是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FDI不仅没有对国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正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目前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因为其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否定其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聂名华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企业面临的传统风险和非传统风险呈现日益增加的态势。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的国家政治风险、恐怖主义与民族主义风险、政策与法律变动风险、汇率变动与汇兑风险、投资决策与经营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体制与道德风险,以便帮助企业科学识别这些风险,大幅度提升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林  汪五一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较为分散的特点,引入关键风险的概念,并对关键风险的特征加以描述,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共性的,对投资成败和企业经营绩效起着关键影响的关键风险,并结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风险加以验证。本研究对于中国企业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关键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二豆  薛军  
立足于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服务业的现实背景,利用1998—200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上,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有效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倾向的提高和出口规模的扩大;(2)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高管理效率企业、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投资多种不同服务行业的企业中;(3)与显著促进企业出口的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不同,生产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对企业出口产生影响,该差异凸显了在通过"走出去"战略引导企业出口过程中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地位;(4)贸易成本下降和研发创新水平提升是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企业出口的可能渠道。研究结论从投资行业角度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互补关系提供了经验解释,同时对于客观评估中国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成效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寒  严兵  
文章以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探究产业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结论表明:第一,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且这种促进作用对市场寻求型OFDI更大,集聚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开拓市场,并没有造成"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第二,集聚区内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越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高,表明地区-行业内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小于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作用,并且对民企和中等规模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集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第四,生产率提升是现阶段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作用渠道,中国产业集聚可能存在国内产业转移、国外寻求市场的发展道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金平  张夏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戴金平  张夏  
基于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数据,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水平并不能影响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汇率水平带来的"财富效应"与"成本效应"对中国企业是相互抵消的。同时,企业层面的有效汇率波动反而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说明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着显著的风险偏好特点。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会考虑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道国的市场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志艳  贾海彦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中国地价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实证分析了用地成本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用地成本上涨显著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表现为对外直接投资概率的提高,还体现为海外绿地投资规模的增加。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用地成本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此外,用地成本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以及目的国层面的差异。文章为土地要素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活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王陆舰   杜毓琦  
专利出海作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本文选取2003—2021年中国专利出海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专利出海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专利出海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其动态滞后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在考虑多维专利出海质量、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利出海通过技术领先效应和声誉传递效应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专利出海对数字化企业、顺向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中国企业向投资网络社区内东道国、高知识产权保护东道国的投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依托创新全球化布局推动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微观依据,对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荆全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本质要求中国企业顺应潮流 ,抓住机遇 ,适时适量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战略为 :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应选择发展中国家 ,同时巩固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投资产业首选制造业 ,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融资方式 ,在投资中要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