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5)
- 2023(11132)
- 2022(9603)
- 2021(8984)
- 2020(7910)
- 2019(18581)
- 2018(18566)
- 2017(35014)
- 2016(18757)
- 2015(21230)
- 2014(21351)
- 2013(21112)
- 2012(19297)
- 2011(17188)
- 2010(16787)
- 2009(15531)
- 2008(15238)
- 2007(13313)
- 2006(11064)
- 2005(9749)
- 学科
- 济(79941)
- 经济(79842)
- 管理(55078)
- 业(53770)
- 企(44263)
- 企业(44263)
- 方法(42886)
- 数学(38696)
- 数学方法(38258)
- 财(22855)
- 农(20299)
- 贸(19536)
- 贸易(19534)
- 易(19094)
- 中国(18598)
- 业经(15636)
- 务(14177)
- 财务(14135)
- 学(14118)
- 财务管理(14100)
- 地方(13900)
- 农业(13379)
- 企业财务(13375)
- 出(13118)
- 制(13000)
- 技术(11888)
- 和(11491)
- 理论(11253)
- 环境(11112)
- 银(10867)
- 机构
- 大学(267685)
- 学院(266172)
- 济(114852)
- 经济(112771)
- 管理(108405)
- 理学(94787)
- 理学院(93854)
- 管理学(92322)
- 管理学院(91829)
- 研究(82442)
- 中国(62710)
- 京(54003)
- 财(51377)
- 科学(49269)
- 财经(42112)
- 农(40900)
- 中心(40001)
- 所(39836)
- 业大(38799)
- 经(38413)
- 江(37801)
- 研究所(36338)
- 经济学(36241)
- 经济学院(33083)
- 北京(32972)
- 范(32781)
- 师范(32443)
- 农业(32360)
- 财经大学(31523)
- 院(29831)
- 基金
- 项目(184500)
- 科学(146866)
- 基金(137203)
- 研究(133435)
- 家(118682)
- 国家(117744)
- 科学基金(102634)
- 社会(86654)
- 社会科(82391)
- 社会科学(82369)
- 基金项目(72842)
- 省(71043)
- 自然(67074)
- 自然科(65603)
- 自然科学(65584)
- 自然科学基金(64426)
- 教育(62434)
- 划(59899)
- 资助(56390)
- 编号(53659)
- 部(42308)
- 成果(41928)
- 重点(41111)
- 发(38673)
- 创(38529)
- 教育部(36913)
- 国家社会(36505)
- 科研(36292)
- 创新(36054)
- 人文(35880)
共检索到372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海涛 杨灿宇 张洁
工业机器人的加速渗透将通过国际投入产出关联深刻影响各国消费者福利。本文构建包含工业机器人与投入产出关联的理论模型,将工业机器人的福利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估计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和投入产出系数等外生参数,量化评估工业机器人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2014~2020年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变化引致大多数国家消费者福利上升,直接效应起主导作用,中国消费者福利上升3.97%。若不考虑中间投入品,各国消费者福利变化幅度与基准情形差别大都超过40%;若不考虑投入产出关联,各国消费者福利变化幅度与基准情形差别大都超过10%。若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0%,则中国消费者福利上升0.54%,世界各国消费者福利平均上升0.006%。若美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0%,则中国消费者福利下降0.10%,世界各国消费者福利平均下降0.02%。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86%即可抵消美国工业机器人使用程度上升10%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为工业机器人的福利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福利效应的精确评估,为政策选择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消费者福利 投入产出关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立君
制造业是一国生产力提升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依托,服务业则是吸纳劳动者、实现消费多样化的部门,因此研究这两个部门间互动融合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服务业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将服务业分为为物质产品生产服务的中间服务、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的最终服务和纯粹非生产性耗费服务。之后使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不同"去工业化"模式的产业关联特征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进行因素分解。无论从产业直接与间接分工模式、产业平均关联度变化模式,还是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模式看,都呈现"中国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燕 胡日东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1995年、1997年以及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1995~2000年间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分析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提出各项需求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赵勇 任保平
基于图论最大权重生成树原理的投入产出定性分析和网络关系动态演化模型可以分别从比较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刻画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基于1995年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基础树,比较静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并采用主体调整网络演化模型,估计这15年间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关键生产部门没有发生变化,农林牧渔和采矿业、化学工业在产业体系中仍居于关键地位;中国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部门关联度加深,产业波及源对相关产业的波及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技术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亚伟 陈洪章
本文基于全国投入产出表和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42个产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8大区域17个产业部门的区域间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主导产业仍集中在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农业的消费需求生产诱发系数较高,而从投资和出口需求来看,第二产业的生产诱发效应比较明显;北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中部区域在带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区域内的乘数效应要远远大于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溢出效应又高于反馈效应,表明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关联性还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本地产业部门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关联效应 跨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齐亚伟 陈洪章
本文基于全国投入产出表和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42个产业部门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和8大区域17个产业部门的区域间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主导产业仍集中在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农业的消费需求生产诱发系数较高,而从投资和出口需求来看,第二产业的生产诱发效应比较明显;北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中部区域在带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区域层面还是产业层面,区域内的乘数效应要远远大于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溢出效应又高于反馈效应,表明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关联性还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增长主要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关联效应 跨区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王明雁
在对流通业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以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历年相关数据,揭示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演变趋势。从产业关联视角看,流通业在中间需求结构方面呈现出中间产品属性逐渐减弱、最终消费属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目前其中间产品属性仍高于最终消费属性;在中间投入结构方面的演变趋势呈现出行业分化的态势,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逐渐递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金铎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很多,但如何把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的三个方面纳入到同一个分析框架下,是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难题。本文试图构造一个经济发展方式投入产出模型,把需求结构、要素投入以及产业结构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以行业部门为载体,通过对中国42个行业2002~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相关投入产出系数的计算,考察各行业的内需诱发作用、进出口诱发作用、投资乘数、劳动力就业带动作用、能源消耗系数、环境排放系数以及技术溢出效应,以此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各行业的发展驱动类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琉璐 杨建州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能够客观反映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森林生态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Super-NSBM模型测算全国范围内183个地级市样本2012—2021年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及其分阶段效率。研究发现:从时序变化上看,当前全国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分阶段效率中森林经济价值实现效率远高于森林福利价值实现效率;从空间变化上看,全国区域间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差异较大,极化现象较为突出;从价值实现冗余度看,各地在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方面有较大改进空间。对此,需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转化协作机制,因地制宜地调整森林生态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关键词: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价值实现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成韦 赵炳新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本文运用国家2005、2010和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金融集聚背景下的城市关联网络,借用社会网络方法测度城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2005-2015,金融集聚城市关联格局逐渐由部分省会城市构成的"轴辐"式布局向东、中部城市"全域"式网络布局发展;少数关键城市发挥着以最短路径承载金融要素在城市间流通的中介作用,且多数城市倾向与核心城市进行直接金融要素交流,逐渐减少对中介城市的依赖;大多数城市的金融辐射力较小、围绕少数关键城市形成相对紧密的关联网络,且城市对网络的影响力逐步拉大;逐步形成"分界线"轴带、东部沿海轴带和长江经济带轴带;城市组团格局在金融集聚进程中趋于均衡化和泛化、且子群内部自组织性和强度均在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心愉
自1936年瓦西里·列昂惕夫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来,投入产出表已经在各国广泛地编制和应用。①在通常的投入产出分析中,投入产出表中的各种变量(中间消耗、最终需求、总产出或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都被考虑为非随机的,即为常变量。但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实际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上,列出的各种数据都是实际观察的结果;不同年份的直接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