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85)
2023(21320)
2022(18080)
2021(16703)
2020(14197)
2019(32221)
2018(31946)
2017(61064)
2016(33783)
2015(37836)
2014(37374)
2013(36634)
2012(33502)
2011(30165)
2010(29987)
2009(27722)
2008(27218)
2007(24366)
2006(21017)
2005(18260)
作者
(99039)
(82849)
(82279)
(78431)
(52418)
(39949)
(37367)
(32514)
(31226)
(29477)
(27871)
(27813)
(26330)
(26055)
(25706)
(25612)
(25366)
(24561)
(23838)
(23754)
(20807)
(20327)
(20095)
(18733)
(18691)
(18403)
(18345)
(18330)
(16763)
(16518)
学科
(131027)
经济(130877)
管理(98545)
(93328)
(77727)
企业(77727)
方法(61514)
数学(53488)
数学方法(52802)
(36348)
(35536)
中国(35479)
(30208)
业经(30188)
地方(26358)
农业(24223)
(24082)
贸易(24071)
(23888)
技术(23688)
(23354)
(22128)
财务(22041)
理论(22004)
财务管理(21994)
环境(20870)
企业财务(20843)
(20266)
(20083)
银行(19993)
机构
大学(476833)
学院(475614)
(186193)
管理(184644)
经济(182183)
理学(160807)
研究(159432)
理学院(158969)
管理学(155879)
管理学院(155028)
中国(116516)
科学(103471)
(100950)
(87058)
(84845)
(81344)
业大(77858)
研究所(74762)
中心(72740)
(69723)
农业(69017)
财经(68371)
北京(62903)
(62248)
(61670)
师范(60915)
(57791)
经济学(56331)
(56229)
技术(51827)
基金
项目(331312)
科学(258581)
基金(239264)
研究(233708)
(211952)
国家(210217)
科学基金(179046)
社会(146528)
社会科(138822)
社会科学(138781)
(131291)
基金项目(127099)
自然(119461)
自然科(116734)
自然科学(116697)
自然科学基金(114586)
(110839)
教育(108032)
资助(98434)
编号(93729)
成果(75040)
重点(74828)
(71571)
(70745)
(70401)
创新(65796)
课题(65347)
科研(64177)
计划(62778)
大学(61041)
期刊
(196660)
经济(196660)
研究(131412)
中国(88372)
学报(85478)
(78515)
科学(74258)
管理(66591)
(65856)
大学(63278)
学学(59954)
农业(53603)
教育(50586)
技术(41268)
(37431)
金融(37431)
业经(33300)
财经(32852)
经济研究(32006)
(28833)
(28166)
问题(26146)
科技(24600)
(24560)
图书(23398)
技术经济(23217)
业大(22302)
统计(21570)
商业(21198)
理论(21165)
共检索到677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蒋军锋   贾窦洁  
工业智能化提供的技术优势不仅推动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溢出、共享和重组,还影响了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结构和绿色生态。在推动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干预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本研究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地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政府干预正向调节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下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均质的,随着政府干预水平的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阶段式增强”的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亚琪  姜秀娟  高玉峰  
在各级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创新进行大量补贴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创新动机视角出发,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策略性绿色创新与实质性绿色创新,构建政府补贴影响两类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考虑区域企业R&D投入的中介效应与区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并利用2009年-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两类绿色创新均具有激励作用,且对实质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R&D投入在政府补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制度质量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区域制度质量能够负向调节政府补贴对企业R&D投入的刺激作用,正向调节企业R&D投入与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关系,负向调节其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晓华  迟子茗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非线性影响的假设,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驱动了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使用效率的调节作用还能够强化这一效果;(4)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薇   赵伟   司玉静  
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削弱了其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了其抑制作用;此外,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单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门槛前后,数字经济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而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则随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加深而增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邓荣荣   肖湘涛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以工业机器人为表征的工业智能化得以迅速发展,这为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精准决策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契机。以工业机器人发展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探究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在作用机制上,工业智能化通过技术进步、能源优化、多元化产业集聚等渠道促进了区域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工业智能化对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雄厚、财政支持力度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明显;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的绿色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各区域要加强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结合,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综合性考核指标,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间联合协作,不断畅通要素流动,增强市场活力,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俊武   陈钊雄  
绿色技术创新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参数与非参数方法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中介作用,同时探讨环境规制、科创支持、市场化程度和公众关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呈显著倒“U”型关系;(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倒“U”型关系仅在非资源型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和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体现明显;(3)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既能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又会通过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碳排放;(4)调节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关注、科创支持和市场化程度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陡峭,而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使倒“U”型曲线更平缓。据此,提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政策配套支持、完善市场机制、构建政府公众共治体系等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会新  关忠路  张淼  邢会  
文章基于2008-2017环保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为外部监督参与政府创新补助监督、促进环保企业创新提供了量化的依据。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在当期、滞后期均对环保企业创新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民营环保企业,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环保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外部监督的调节效果来看,高资质审计师监督和机构投资者监督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在实施创新补助政策时,应充分发挥高资质审计师、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范一品  张仁杰  
文章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DEA模型测度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并分析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均呈增长态势,但成果转化低效性限制了整体的绿色创新效率增长速度。工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区域差异,“高研发-高转化”省份多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多为“高研发-低转化”或“低研发-高转化”省份,存在不同阶段创新短板。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创新联系日益密切且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研发阶段溢出效应强于成果转化效率阶段。企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表现为正向影响,劳动者素质对本地绿色创新效率作用更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科技研发效率提升,对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向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悦琦   陈省宏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否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活力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选取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聚焦制造业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与绿色转型的关系,通过面板泊松分布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且积极的作用,在考虑检验内生性、更换关键变量和处理极端值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地,在零膨胀模型中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和ESG两个零膨胀因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的提高均能在工业智能化对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企业绿色转型的质量与数量均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对绿色转型效率起促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灿   李继霞   袁振龙  
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测算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强度、财政压力和绿色创新效率间关系。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省份,低—低集聚主要在西部地区省份;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验证了波特假说;而财政压力却抑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未来应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建立收支分权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均衡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灿   李继霞   袁振龙  
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测算2009—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强度、财政压力和绿色创新效率间关系。研究表明,绿色创新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高—高集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省份,低—低集聚主要在西部地区省份;环境规制强度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验证了波特假说;而财政压力却抑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未来应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建立收支分权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均衡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