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67)
- 2023(19278)
- 2022(16269)
- 2021(14748)
- 2020(12340)
- 2019(27903)
- 2018(27363)
- 2017(52486)
- 2016(28715)
- 2015(31764)
- 2014(31384)
- 2013(30628)
- 2012(27537)
- 2011(24631)
- 2010(24122)
- 2009(22017)
- 2008(21221)
- 2007(18234)
- 2006(15891)
- 2005(13483)
- 学科
- 济(114902)
- 经济(114775)
- 管理(83197)
- 业(76930)
- 企(63022)
- 企业(63022)
- 方法(55606)
- 数学(49113)
- 数学方法(48515)
- 农(31062)
- 中国(31037)
- 财(28465)
- 业经(26142)
- 学(25240)
- 地方(23217)
- 环境(21568)
- 农业(20930)
- 贸(19986)
- 贸易(19980)
- 易(19354)
- 务(18631)
- 财务(18552)
- 财务管理(18518)
- 制(18342)
- 技术(18127)
- 理论(17970)
- 企业财务(17608)
- 和(17508)
- 划(16685)
- 银(15867)
- 机构
- 大学(402401)
- 学院(400810)
- 管理(159187)
- 济(157318)
- 经济(154038)
- 理学(139905)
- 理学院(138369)
- 管理学(135659)
- 管理学院(134966)
- 研究(132375)
- 中国(95511)
- 科学(85648)
- 京(84682)
- 农(70481)
- 财(68920)
- 业大(65862)
- 所(65393)
- 研究所(60536)
- 中心(60511)
- 财经(57324)
- 江(56031)
- 农业(55748)
- 经(52511)
- 北京(52238)
- 范(51755)
- 师范(51131)
- 院(48742)
- 经济学(47943)
- 州(45761)
- 经济学院(43627)
- 基金
- 项目(290949)
- 科学(228504)
- 基金(212508)
- 研究(204558)
- 家(188120)
- 国家(186626)
- 科学基金(160395)
- 社会(130606)
- 社会科(123970)
- 社会科学(123935)
- 省(113420)
- 基金项目(113174)
- 自然(107010)
- 自然科(104567)
- 自然科学(104538)
- 自然科学基金(102622)
- 划(96135)
- 教育(93601)
- 资助(86978)
- 编号(81305)
- 重点(65529)
- 成果(63083)
- 部(62778)
- 发(61488)
- 创(60337)
- 创新(56449)
- 科研(56376)
- 课题(55405)
- 国家社会(54634)
- 计划(54287)
- 期刊
- 济(159687)
- 经济(159687)
- 研究(108793)
- 学报(70987)
- 中国(67540)
- 农(62775)
- 科学(62068)
- 管理(55407)
- 大学(53129)
- 财(51001)
- 学学(50522)
- 农业(43261)
- 教育(38202)
- 技术(33533)
- 融(29552)
- 金融(29552)
- 业经(27679)
- 财经(27090)
- 经济研究(26141)
- 经(23153)
- 问题(22561)
- 业(22478)
- 科技(20610)
- 版(20096)
- 图书(19601)
- 业大(18795)
- 统计(18636)
- 技术经济(18496)
- 资源(18442)
- 理论(17782)
共检索到553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邓荣荣 肖湘涛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以工业机器人为表征的工业智能化得以迅速发展,这为我国城市污染治理的精准决策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契机。以工业机器人发展作为工业智能化发展的代表性指标,探究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显著促进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在作用机制上,工业智能化通过技术进步、能源优化、多元化产业集聚等渠道促进了区域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工业智能化对绿色生态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雄厚、财政支持力度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明显;工业智能化发展对城市的绿色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各区域要加强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结合,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建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综合性考核指标,加强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间联合协作,不断畅通要素流动,增强市场活力,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晓华 迟子茗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非线性影响的假设,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驱动了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使用效率的调节作用还能够强化这一效果;(4)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使用效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琦 蒋军锋 贾窦洁
工业智能化提供的技术优势不仅推动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溢出、共享和重组,还影响了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结构和绿色生态。在推动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融合过程中,政府干预扮演的角色愈加突出,本研究对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地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政府干预正向调节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不同政府干预水平下工业智能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并不是均质的,随着政府干预水平的提高,工业智能化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阶段式增强”的特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悦琦 陈省宏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能否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活力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选取2011—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聚焦制造业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与绿色转型的关系,通过面板泊松分布固定效应和负二项分布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渗透度对绿色创新具有显著且积极的作用,在考虑检验内生性、更换关键变量和处理极端值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地,在零膨胀模型中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和ESG两个零膨胀因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和ESG的提高均能在工业智能化对绿色转型的正向促进作用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对企业绿色转型的质量与数量均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对绿色转型效率起促进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韩永辉
在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智能化生产作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为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本研究基于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和合理化水平具有促进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区域层面体现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在德国"工业4.0"概念提出后,而在产业领域上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生产率并且创造新兴产业就业岗位,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熙 刘啟仁 冯桂媚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白珊 范建红 刘柏君
基于2010-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实证分析产业智能化对省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异质性,并探究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产业集聚与绿色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智能化正向影响省域生态效率;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智能化对省域生态效率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在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产业集聚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U型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在产业智能化影响省域生态效率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孝武 焦骜
与一般性投资相比,企业智能化投资往往面临更高风险。以我国省际机器人进口数量作为企业智能化投资的代理变量,利用不确定性增长期权理论,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智能化投资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工业机器人进口规模显著扩大。异质性研究表明,在创新环境更优越(财政科技支出更高、专利申请授权数更多、发明型专利占比更高)、产业结构中汽车和计算机产出占比更高、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度更低的地区,这种促进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替换主要变量、考虑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企业转换成本降低,增长期权价值提高,企业投资工业机器人的动机增强。因此,智能化投资是企业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改善区域创新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更有利于企业增加智能化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泳梅 李钢 向奕霓
工业化与环境保护能否协调发展一直是在理论上有争议的话题。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保护主体区域,水源保护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1%,总面积为3157平方公里;在水源保护工作带动下,西峡县的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与此同时,西峡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效。西峡县的环境保护成果除了得益于自身较好的气候环境外,以下原因也十分重要:(1)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配套政策;(2)西峡县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3)当地企业通过产品升级等多种手段进行环境保护。西峡县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地方工业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从全面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工业发展是保...
关键词:
工业化 环境保护 绿色经济 县域经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骏 龚熠 刘涛雄
作为智能的柔性生产设备,工业机器人可以灵活调整产量规模,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的外部冲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获取竞争优势。本文利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工业机器人报告公布的2014—2019年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存量数据以及1710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中国企业层面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指标衡量中国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运用程度,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缓解模型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本文进一步从是否为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和技术水平三个维度考察了企业特性对“工业机器人提升运营效率”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及技术水平越低的企业中,企业机器人渗透度的提高对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最后为政府和企业在“如何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效果”问题上提出了可行建议,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高自身运营效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思路。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渗透度 企业运营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艳秋 陶思佳
“30·60”的双碳目标提出后,工业智能化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多维度实证分析了工业智能化对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发展能够提升工业碳排放效率;(2)工业智能化能够依靠技术进步和抑制能源强度提升工业碳排放效率;(3)空间效应上,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能够提升本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但对周边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溢出、扩散效应还未显现;(4)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发展能够带动东部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而对中西部地区工业碳排放影响较小。研究结果有效补充了有关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有关工业智能化的研究,为工业智能化驱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同时为工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夏蕾
利用2013—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制造业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负影响,工业机器人渗透度提升1单位将导致制造业就业总量下降3.35个百分点。针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实证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东部、西部地区有显著的负影响,对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对制造业细分行业、低技能劳动者和男、女劳动者就业均存在普遍的负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就业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深入研究后发现,工业机器人替代不是导致制造业就业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制造业就业岗位的补充与延伸。政府在制定针对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时,应根据地方制造业劳动供给与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制造业就业 机器人渗透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晓锋
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有利于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优化制造业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并且通过人力资本中介效应对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起明显提振作用,但当前作用比较微弱。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化,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对制造业平均工资的提升作用逐渐强于人力资本存量,但对制造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当前应扎实推进智能制造,提高智能制造产业安全边际,提升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效率,实现产业升级与工资增长同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志勇 辛沛祝 晁玉方 朱晓红
高管绿色认知是企业通过绿色行为获得绿色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已有研究尚未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文章基于绿色行为和绿色绩效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构建了在政策激励调节作用下,高管绿色认知、企业绿色行为和绿色绩效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山东轻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在高管绿色认知和企业绿色绩效之间起正向完全中介作用;政策激励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以及末端治理行为向绿色绩效转化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李娜
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转型对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智能化转型程度差异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转型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作用,且其调节效应边际递增。当考虑异质性问题时,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相比,东部地区的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更明显;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更易实现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智能化转型以及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提供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