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2)
2023(19198)
2022(15991)
2021(14687)
2020(12279)
2019(27636)
2018(27560)
2017(52730)
2016(28818)
2015(31756)
2014(31615)
2013(31364)
2012(28447)
2011(25483)
2010(25393)
2009(23807)
2008(23576)
2007(21226)
2006(18885)
2005(16667)
作者
(84615)
(70481)
(70038)
(66342)
(44536)
(33815)
(31491)
(27690)
(26708)
(25065)
(23874)
(23679)
(22371)
(22163)
(21583)
(21491)
(21043)
(20849)
(20278)
(20157)
(17800)
(17194)
(17169)
(16167)
(15844)
(15825)
(15601)
(15579)
(14159)
(13957)
学科
(117801)
经济(117652)
(105509)
管理(91092)
(87030)
企业(87030)
方法(50151)
(49005)
数学(40251)
数学方法(39891)
业经(36354)
中国(33221)
(32719)
农业(32582)
地方(23814)
技术(23309)
(23200)
(22799)
财务(22730)
财务管理(22705)
(22689)
企业财务(21525)
理论(20911)
(20766)
贸易(20752)
(20140)
(19771)
(18655)
(18520)
环境(17897)
机构
学院(412010)
大学(407637)
(165945)
管理(165645)
经济(162465)
理学(143215)
理学院(141692)
管理学(139454)
管理学院(138715)
研究(135844)
中国(103522)
(86913)
科学(85945)
(83672)
(73189)
业大(68526)
(68338)
农业(64898)
研究所(62270)
中心(62076)
(61905)
财经(58818)
北京(54020)
(53626)
(51739)
师范(51183)
(49591)
(48809)
经济学(48597)
经济管理(44697)
基金
项目(281822)
科学(221655)
基金(204266)
研究(203683)
(179198)
国家(177579)
科学基金(152851)
社会(130043)
社会科(123004)
社会科学(122970)
(111993)
基金项目(109473)
自然(99862)
自然科(97588)
自然科学(97560)
自然科学基金(95834)
(93037)
教育(91062)
编号(82636)
资助(81715)
成果(64937)
重点(62576)
(61936)
(61232)
(60754)
创新(57281)
课题(56028)
(53667)
国家社会(53350)
科研(53295)
期刊
(188497)
经济(188497)
研究(117255)
(81640)
中国(79057)
学报(68394)
管理(62703)
科学(62636)
(56461)
农业(55017)
大学(51786)
学学(49355)
教育(39990)
业经(36656)
(36646)
金融(36646)
技术(35436)
(29286)
财经(28512)
经济研究(27934)
问题(26630)
(24477)
科技(21971)
技术经济(21718)
(21225)
现代(20005)
商业(19266)
业大(18581)
理论(18310)
图书(18109)
共检索到603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兰冰   刘泽宇  
推进农民工城市创业是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市民化难题以及应对工业智能化对就业冲击的重要举措。基于2013-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工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城市创业决策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质量提升效应还有待提高;就业替代与非认知能力提升、知识溢出以及消费需求拉动是其重要作用渠道;工业智能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收入较高、省际间流动、流入时长超5年、完成宅基地退出和土地流转的农民工城市创业促进效应较大;城市外部营商环境和公共服务可及性在工业智能化促进农民工城市创业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利用工业智能化技术变革红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才凤伟  
农民工创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与以往重视结构性作用的研究不同,本文主要从主体性视角讨论了影响农民工城市创业的诸多因素。基于实证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个人的客观条件和内在动机构成了创业发生的必备要素。从客观条件看,个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都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同时个人拥有的资源也会影响其创业与否的选择;从内在动机来看,对自身处境的重视和对子女未来的考虑成为农民工创业的双重推动力。在具体时空背景下,研究中对主观性的强调并不排斥结构性因素的作用,某一方面因素的重要性在特定的情境可能会被突显,因而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乐  陶建平  
基于当前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这一现实背景,利用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并从创业、创新和互联网使用三个维度探索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具有“替代效应”和“智能化效应”,其中“替代效应”占主导地位,致使产业智能化通过降低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社会保障水平,阻碍高质量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第一代和外地农民工、社会资本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从事常规性特征工作的农民工、处于东部以及劳动力保护较弱地区的农民工,其就业质量受产业智能化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提出促进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提升互联网使用技能可以推进农民工把握新就业形态,从而缓解产业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抑制作用、助力高质量就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新  林令臻  孙凯丽  
基于山东省东营市10个农村368份农民工个案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态度、社会性动机、成就性动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政策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生存性动机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具有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实质上是农民工外出务工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特质在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应该引导农民工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营造尊重知识和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激发农民工的成就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探索农民工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长峰  庄晋财  
作为创业活动的最初阶段,创业行业选择对创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引导农民工创业者选择合适的行业是其创业成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利用江西、安徽两省141位农民工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创业初期行业选择影响因素。调查表明:先前经验、创业资本、社会资本、资本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制度环境因素对农民工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进行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性别、年龄、学历水平以及社会网络环境等因素影响不显著。因此,为农民工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网络环境、根据地区产业优化和升级需要调整行业环境、设立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途径应成为政府部门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聪  庄晋财  程李梅  
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双重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创业成长。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民工创业面临着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偏离的困境,农民工的网络能力就成为其克服创业资源约束的关键。本文将网络能力划分为网络开发能力和网络经营能力,以141家农民工创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创业所需的人力资本与网络开发能力相关,与网络经营能力关系不显著;交易性资源与网络经营能力相关,但与网络开发能力关系不显著;创业机会资源则受网络开发和网络经营两种能力的影响。这些说明我国农民工在创业中通过网络获取的资源还很有限,尤其是人力资源和交易性资源的获取困难,使农民工创业成长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必须致力于提高农民工创业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广帅  谭宇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认为政府支持、创业资本和创业动机是影响农民工创业的三个关键变量,并利用2010年7月在湖北省恩施州获得的858份返乡农民工数据对这一理论框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创业资本和创业动机均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获取政府支持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创业动机变量明显提高了政府支持变量和创业资本变量影响农民工创业的概率。另外,我们还发现性别、年龄等控制变量对农民工创业也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政治面貌变量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新民  张衡  于文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创新创业人员注入动力与活力,进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以特质激发理论为基础,实证研究了务工城市双创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务工城市双创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倒U关系;务工城市双创环境与农民工机会型返乡创业呈现倒U关系,却显著促进了农民工生存型返乡创业;对于省外流动农民工,远乡务工城市的双创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倒U关系,而对于省内流动农民工,近乡务工城市双创环境显著促进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认知能力在务工城市双创环境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往研究关注农民工创业与农村双创环境的“同源性”,本文关注重点在于外出务工城市双创环境的“异源性”影响,探索了一条连通城市环境与乡村创业的城市反哺农村路径,并据此为农民工外出务工与返乡创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锡萍  
对于农民工创业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学者更重视其返乡创业,而调查显示创业成功与制度环境、创业机会、个人素质等方面具有直接关系,而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能促进和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并实现创业。本文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创业的社会支持,从政府支持、社区支持、民间团体支持以及个人网络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肖芳  
基于河南省379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研究相对区位和绝对区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区位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家乡区位的地形、与县城之间的距离、与乡镇之间的距离、家乡地居民创业的积极性、政府的支持等显著影响农民工选择机会创业的动机。因此,政府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其禀赋特质差异,结合地域分层意愿,采取针对性创业引导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肖芳  
基于河南省379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t模型,研究相对区位和绝对区位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区位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家乡区位的地形、与县城之间的距离、与乡镇之间的距离、家乡地居民创业的积极性、政府的支持等显著影响农民工选择机会创业的动机。因此,政府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其禀赋特质差异,结合地域分层意愿,采取针对性创业引导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说,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城市规模每扩大1%,农民工创业概率会提高7.0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研究还发现: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低技能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效应也更明显;城市规模对消费性服务业农民工创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生产性服务业则不具有统计显著影响。减少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性障碍,将有助于农民工创业,使农民工更好地受益于大城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芮正云  
除了返乡创业,城市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消费需求使得留城创业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现实选择。在背井离乡的条件下,能否嵌入城市社会网络来克服创业困难,不仅关系到创业成败,也关系到农民工留城创业的幸福感。本文基于206份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均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嵌入对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留城创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留城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规模和质量,还要努力开发高价值的创业机会,在追求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政府应当加强创业教育和动员,提高农民工创业激情,还要根据两代农民工的特点为其留城创业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芮正云  
除了返乡创业,城市丰富的信息渠道和消费需求使得留城创业成为农民工创业者的现实选择。在背井离乡的条件下,能否嵌入城市社会网络来克服创业困难,不仅关系到创业成败,也关系到农民工留城创业的幸福感。本文基于206份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创业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均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激情可以增强社会网络嵌入对机会开发和组织合法性的促进作用;农民工留城创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代际差异。留城创业的农民工不仅要加强城市社会网络嵌入规模和质量,还要努力开发高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