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4)
- 2023(2672)
- 2022(2337)
- 2021(2081)
- 2020(1766)
- 2019(4132)
- 2018(3952)
- 2017(7383)
- 2016(4147)
- 2015(4769)
- 2014(4554)
- 2013(4694)
- 2012(4653)
- 2011(4256)
- 2010(4224)
- 2009(3904)
- 2008(3931)
- 2007(3550)
- 2006(3314)
- 2005(3106)
- 学科
- 济(16058)
- 经济(16036)
- 管理(10147)
- 业(8305)
- 方法(6675)
- 企(6592)
- 企业(6592)
- 学(6125)
- 数学(5724)
- 数学方法(5618)
- 中国(4717)
- 农(3868)
- 财(3554)
- 制(3434)
- 业经(3401)
- 地方(3086)
- 理论(2837)
- 环境(2746)
- 和(2706)
- 贸(2617)
- 贸易(2615)
- 易(2508)
- 农业(2503)
- 体(2313)
- 融(2311)
- 金融(2311)
- 教育(2290)
- 及其(2282)
- 划(2209)
- 策(2155)
- 机构
- 大学(64260)
- 学院(61211)
- 研究(28820)
- 济(23849)
- 经济(23283)
- 中国(20416)
- 科学(19956)
- 管理(19192)
- 所(16503)
- 农(16306)
- 理学(15997)
- 理学院(15726)
- 京(15392)
- 管理学(15210)
- 研究所(15157)
- 管理学院(15113)
- 农业(13272)
- 业大(12252)
- 中心(11877)
- 院(10777)
- 江(10516)
- 财(10509)
- 省(10027)
- 北京(9982)
- 科学院(9019)
- 室(8977)
- 范(8850)
- 师范(8647)
- 研究院(8508)
- 农业大学(8227)
- 基金
- 项目(42563)
- 科学(32555)
- 基金(30860)
- 家(29912)
- 国家(29705)
- 研究(26482)
- 科学基金(23489)
- 自然(17118)
- 自然科(16714)
- 自然科学(16705)
- 自然科学基金(16413)
- 省(15962)
- 社会(15942)
- 基金项目(15568)
- 社会科(14989)
- 社会科学(14983)
- 划(14959)
- 资助(13523)
- 教育(11963)
- 重点(10575)
- 计划(9939)
- 发(9498)
- 部(9352)
- 编号(9330)
- 科技(9074)
- 科研(8691)
- 创(8332)
- 成果(8161)
- 创新(7918)
- 专项(7631)
共检索到101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邬翌光
一、工业布局的意义和内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必需品。工业生产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到农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蔡卫平
《公共图书馆宣言》所阐明的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服务理念,构成了公共图书馆精神,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特点,并最终决定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公共图书馆规划和布局应当在公共图书馆精神指引下进行,应该坚持法治原则、民本原则、公平和效益并举原则和互补原则等基本原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庆武,武伟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工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现在,工业布局已在全国范围基本展开,几乎所有省(区、市)都有了基本适应本地省(区、市)情特色的工业系统和工业基地。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通过推动工业企业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变了现有企业的面貌,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累计已达4633亿元,为建国头30年的2.6倍,多数省、市新增工业产值中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庆红 邢华 胡汉辉
理清都市型工业的概念、基本形态等基础性问题,把握都市型工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从产业形态、布局形态和企业形态入手,将都市型工业与城市工业布局联系起来,探讨都市型工业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指出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优化城市工业布局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都市型工业 工业布局 城市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序珩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解放以来,我国水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仅河南省1984年县以上水泥厂生产水泥539万吨,比1949年全国水泥产量还多224万吨。本文从分析河南水泥工业分布现状入手,探索水泥工业宏观布局原则和影响因素、微观布局模式,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一、现有水泥厂的分布我国现有水泥工业分大水泥和小水泥。所谓小水泥一般指出地方投资、产品由地方分配,以立窑为主及部分小回转窑生产的水泥。1.大水泥厂的分布1984年河南省大水泥共生产水泥96万吨,其中洛阳水泥厂占48%;平顶山水泥厂占26%;郑州铅厂水泥分厂占26%。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祥
近年来,宁夏的工业发展引人瞩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开放搞活”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宁夏的工业更加充满了活力,工业投入增加很快,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企业,使全区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大,装备不断增强和改善,工业结构和工业部局更趋合理,工业产值持续增长。198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1.71亿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2.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产值已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66%。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文
美国工业城镇的空间集聚──兼论现代工业布局的原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文现代生产力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显著的集聚倾向,或者说,工业是集中分布。这里"集中"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含义。首先,集中是指大量的工业企业在空间布置上就近配合,集聚在一起...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WTO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GATT(General on Tariffsand Trade: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而来的。它们源于1994年的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最主要的几项原则如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中齐 田明华 刘俊昌 楼南云
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是影响一个地区林产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方法,为牡丹江林区林产工业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了区划,对各小区分类指导,为建设区域性林产工业体系奠立了基础。
关键词:
林产工业,布局,调整,区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学政,张梅
中国能源问题和中国工业布局张学政张梅(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1中国能源问题的特殊性和难点现代工业是以能源为动力的机器生产,生产伴随能源消耗,没有能源也就没有工业生产。我国能源保有储量,煤炭占70%,油气不到1%;在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文桂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布局,现有布局既有现实合理性,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优化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对河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河南工业布局,要服从全国产业分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梯度发展和点轴开发,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优先放在对解决全省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产业、关键环节和见效最快、效益最高、带动力最大的地区。
关键词:
河南 工业布局 工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剑玉
一、现状特征天津市的工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资源的掠夺而产生的,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挣扎着发展起来的,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设备落后,布局混乱。建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津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重并举,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天津的工业布局,自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下特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宏明
孙中山先生手制的《实业计划》不仅绘制了一幅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壮美蓝图,而且对各类工业建设的地域分布做出了合理的部署。《实业计划》中包含了丰富的工业布局思想,如工业分区发展的思想,工业沿交通线布局的思想,依托资源进行工业布局的思想,全国工业均衡发展的思想,国防与民生合一的思想等等。这些工业布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实业计划》 工业布局 现实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俞光远
现行预算法存在法律制度不完善、重要规定过于笼统、内容不完整及滞后于财税改革等问题,亟待修订。在修订预算法过程中,应当着力遵循法定性、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等基本原则。在具体修订的内容上,应关注解决深化分税制预算体制改革、细化和科学编制预算、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等,特别是要注意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审计监督、适当赋予地方省级人大举债权、强化法律责任等。
关键词:
财政改革 预算法修订 基本原则 修订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